建筑毕业实习报告
建筑毕业实习报告(一)
我们这学期的前四周是毕业实习时间,之前我们分别进行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建筑施工与管理实训,这次是毕业实习。我们都很重视这次实习,因为这是我们在校期间最后一次有学校组织的实习了。我们专业一共分为八组,我就在第八组,有胡老师带领,老师说实习的工地可以自己找,我在同学的介绍下,在焦东塔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的一个旧房改造工地上实习。实习期间我经常和老师保持联系,每周都有回报实习进展和心得。在老师的热心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们实习期间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在实习中当遇到不懂得地方,我们都及时问指导老师,所以在实习中我们都感到收获很大,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20xx年2月28号我去了工地,见到了项目经理―刘经理,他很乐意接受我这个实习生,他给我安排了我的工作内容,我的工作是项目部里的施工技术员。本工程是一个旧房改造工程,工程是焦东塔东社区的医院综合楼,本楼房的楼房层数是三层,本楼是建于50年前,三层中没有构造柱和圈梁,只是楼板是现浇的混凝土楼板,这一点让我很惊讶,在50年前的设计师就已经利用了现浇混凝土楼板了。本工程为加固工程,是由焦作广成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是由河南征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施工的;监理方是河南建达工程建设监理公司进行监理施工的。本工程的合同工期为2011年3月1号至2011年9月1号。这次实习对我老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因为我之前还没有接触过旧房改造工程呢,因此我很重视这次实习。
这次实习对我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帮助,之前我实习过砖混结构、实习过框架结构的高层、实习过修公路;这次实习旧房加固改造,我还是第一次,对我这方面的知识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让我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加深,为我的以后工作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实习中我经常看图纸和图集,因为我一开始对房屋加固的施工几乎是一窍不通,但经过我的努力,一个星期后我就能看懂是怎么一回事了,其实还是很简单的嘛,只要把施工的细节搞清楚就行了。
现在把在工地学到的知识简单的叙述一下:
1、砖混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简介:
从结构抗震机理出发,抗震加固可以分为减小地震作用加固法、增大结构抗震能力加固法和多道防线抗震加固法。减小地震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大结构周期或加大结构阻尼来实现,一般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的抗震加固;增大结构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如增大墙体抗震性能的外包钢筋混凝土面层、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增大结构整体性的压力灌浆加固法、增设圈梁(构造柱)加固法、拉结钢筋加固法;通过增设抗震墙来降低抗震能力薄弱构件所承受地震作用的增设墙体法等,这些方法施工相对简单,大量应用于多层的砖混结构当中,尤其是民用建筑中。多道抗震防线加固是建筑物采用多重抗侧力体系,第一道防线的的抗侧力构件在强烈的地震作用下遭到破坏后,后备的第二道乃至第三道防线的抗侧力构件立即接替,抵挡后续的地震冲击,可保证建筑物安最低限度的全,免于倒塌。
从结构抗震加固方法上来讲,抗震加固施工方法主要有外加固法,内加固法,夹板墙加固法。外加固法一般结合砖混结构的层数及抗震鉴定的结果,需要在建筑外侧增加不同数量的构造柱,圈梁,以及保证构造柱、圈梁和抗震墙体协同工作的拉杆。这种方法一般不占用室内建筑面积,用于住宅楼,对住户影响较小,但对建筑立面造型影响较大;内加固法基本原理同外加固法,也需要增设构造柱,圈梁及拉杆,必要时,如原有墙体抗震不足,需加设抗震墙体或提高原墙体抗震能力,内加固法不会改变建筑立面造型,一般适用于公共建筑,特别是临街建筑;夹板墙加固法为在加固原有墙体抗震的基础上提高抗震性能,目前最常用的是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即在要加固墙体的单面或双面加设钢筋网,用锚筋、插入短筋、拉结筋等方法把钢筋网四周与楼板或大梁、柱或墙体连接。
2、如何增设圈梁和构造柱。
(1)增设圈梁:
1)加固依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7.3.3条规定:外墙及内纵墙在每层楼盖处设置圈梁,内横墙在每层楼盖处设置圈梁。
2)加固方法:圈梁有外作、内作和在墙体上做,内作外作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和使用,所以选择在墙体上作。根据规范第7.3.4条规定纵筋不小于4φ10,箍筋不小于φ6@250,截面高度不小于120mm。
如果板下皮距门、窗口上皮间距为300mm,也符合砖的模数,则圈梁高度取300mm,符合抗震规范要求。
纵向筋取4φ12,符合抗震规范要求。
箍筋若按规定取φ6@250,箍筋穿透墙体则需每隔250mm在墙上打孔一个,这样既破坏了墙体的整体性,施工也困难。采用加大箍筋直径和间距的方法,实配箍筋φ12@600,为保证上下皮纵筋位置,在墙两侧加φ6@300的附加钢筋(见图一中④号钢筋)。
3)施工方法:a、墙两侧去除抹灰层,全长开槽,深30mm,高度300mm;b、每隔600mm上下各打一孔,直径为30mm-50mm,用于穿过③号钢筋;c、墙侧在放置②号钢筋处,去掉抹灰,将砖缝剔凿,深10-20mm;d、放置②号纵筋,穿过③号箍筋与②号纵筋绑扎,同时绑扎内侧④号钢筋,②、③、④号钢筋就位后,将孔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牢;e、放置①号纵筋并与③箍筋及④筋绑扎;③号箍筋搭接焊牢,焊缝长度lw=120mm,焊缝高度hf=5mm;f、内外两侧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将墙上的槽抹平,再装饰恢复。
外墙圈梁圈梁高度、配筋均同内墙圈梁,施工时,在外墙内侧均剔凿砖缝10-20mm,放置纵筋,其他施工方法均同内墙圈梁。
4)纵横墙交接处处理:
在横墙上,与纵墙圈梁纵筋对应部位,打孔30-50mm,将横墙圈梁纵筋穿过并水平弯折,弯折长度为30d,与纵墙圈梁纵筋绑扎,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塞实。
(2)增设构造柱
根据规范(GB50011-2001)第7.3.2条,构造柱最小截面尺寸240mm×180mm,纵筋不小于4φ12,箍筋不小于φ6@250,本工程补做构造柱采用350×180mm,纵筋6φ12,箍筋采用φ6@200。
补做构造柱的难点是:一是与原有墙体的可靠连接;二使如何穿过原有楼板。下面就是这两点分别阐述:
1)构造柱与原有墙体的连接。
构造柱均放置在内外墙、纵横墙交角处或楼梯拐角处,本工程采用销键法与捆绑法相结合,使新加构造柱与原内外墙形成整体。
销键法是在原墙体上开燕尾槽,内大外小,形成一锲体,在槽内放置钢筋,并浇筑C25高强自流平细石混凝土。锲体外口做120mm×120mm,内膛做180×180mm,深180mm,放置2φ10∪形钢筋,锲体沿高度方向每隔1000mm做一个。
捆绑法就是通过在墙上打孔,穿钢筋,与新加构造柱的纵筋绑扎在一起,本工程是在内外墙上每隔1000mm,打孔穿φ12环形钢筋与构造柱纵筋绑扎,浇筑C25高强自流平细石混凝土。
2)构造柱穿楼板。
为保证构造柱在高度方向为一整体,构造柱须穿过一、二、三层楼板,具体做法如下:
一、二层楼板处,对应构造柱纵筋位置,在楼板上钻孔径为φ30,共六个,如为预应力空心板,所以打孔时应避开板肋,在每个孔内穿-φ14钢筋,板上、板下均露出550mm(搭接长度),穿好后,用C30干硬性自流平混凝土将孔塞实,填塞灌注时应尽可能充盈原板孔洞内,塞好后与构造柱纵筋绑扎,浇筑混凝土。构造柱主筋顶部锚入三层楼板或梁混凝土内。
3)构造柱不单独做基础,下部应伸至室内地面以下500mm(规范第7.3.2-4条)。
3、新开门洞墙体加筋砂浆层加固外加钢筋砂浆层加固砌体墙,采用单面或双面加固。
(1)工艺要求:
面层砂浆强度M10。
钢筋网砂浆面层厚度35mm,钢筋外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钢筋网片与墙体的空隙不小于5mm。
钢筋网的钢筋直径Φ6,网格尺寸实心墙为300*300mm,空斗墙为200*200mm。
单面加面层采用Φ6的L形锚筋,双面采用Φ6的S形穿墙筋;L形锚筋间距600mm,S形穿墙筋间距900mm,梅花形布置。
钢筋网的横向钢筋遇门窗洞口时,单面加固宜将钢筋弯入窗洞侧锚固,双面加固宜将两侧钢筋在洞口闭合。
(2)施工顺序:
原墙面装饰层凿除――钻孔并用水冲刷――铺设钢筋网并安设锚筋――浇水湿润墙面――抹水泥砂浆并养护。
(3)施工控制要点:
原墙面腐蚀严重时,应先清除松散部分,并用1:3水泥砂浆抹面,原松动的勾缝砂浆应剔除。
墙面钻孔,按方案划线标出锚筋位置,并用电钻钻孔。穿墙孔直径比S锚筋大2mm,锚筋孔直径宜为锚筋直径的2倍,孔深宜为100mm,锚筋插入孔洞后,应用水泥砂浆填实。
铺设钢筋网时竖向钢筋应靠墙面。
抹水泥砂浆前,先在墙面耍水泥浆一道,再分层抹灰,每层厚度不超过15mm。
面层应浇水养护。
4、原有窗户的加固。
窗户的加固在整个房屋的加固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施工工序
首先要准备钢支架;其次是在窗户的上梁上每隔20公分掏出高为180公分、宽度为80公分的空洞,因为钢支架的尺寸是长为墙厚减50公分、宽度为80公分、高为180公分;接着是把钢支架放入墙空洞中,由于钢支架是空心的,所以紧接着就是把钢筋放进去,支上模板就可以浇注窗户的过梁了,下一步就是浇注窗框的混凝土了,这就是窗户的加固的方法。
实习的时间过的很快呀,一转眼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在这次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从中我收获很大,实习的心得体会很多。
首先,我懂得在我们学习的时候不能太单一。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建筑施工上,我们要尽量多学点知识,比如这次的旧房加固工程实习,让我学到了不一样的知识,让我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使我以后在这方面的工作不至于很陌生,新建一个砖混结构的房子和对一个老房子进行加固是两个不同的施工工艺,一开始我还以为这很简单,不就是砖混结构嘛,当我真正实习的时候才知道不是我想象的那样,里面有许多知识和细节是我们没见过的,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掌握的。这次的实习填充了我这方面的空白,我会好好记住这次实习的,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艺多不压身,我们要好好学习,是自己的知识更充实,为以后我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组织管理上我收获很大。我以前的几次实习都是只参与施工,还从来没有参与组织管理中,而这次的实习我在项目部是施工技术员,所以在施工中我的地位很重要,每周的例会项目部中只有我和项目经理我们两个去参加,在工地上我要为施工队提供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他们的施工。在施工组织管理上,一开始我并不懂怎样去管理施工,在学校虽然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进入工地后就出现问题了,一系列的施工组织都不甚了解。例如刚开始我并不了解它的流程,在师傅的指引下通过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熟读和理解,了解到它的规则是渐进式的环环相扣,为了常握这一规则,我认真的参加项目部发出的每一项施工组织指令,而且拟制施工指令,经过亲身实践,这一规则很快被我所掌握,但是在这次实习中,我准备的施工组织指令建议都没有被工程师和施工队所采纳,他们说我的指令建议在工程进度的完成效率和工程质量的达标程度上,只重视质量忽视了施工进度,考虑不全面,工程进度和质量要齐头并进,加强锻炼和学习,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经过这次实习,我对施工组织管理上有了很好的掌握,这对我以后实习和工作更好的去参与组织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我还学到了怎么去填资料,在帮助资料员做资料的过程中,我学到了怎么去做资料,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资料,需什么人签字等。这次实习让我学会了怎样去做资料,我发现做资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这些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
在工地上实习的这一个月,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安全问题。在工地身为项目部的一员,自己必须要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因为工地的安全问题是很重要的,实习中我们经常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我在工地总结了一些安全问题:第一,进入工地必须保护好头部,就是说必须戴安全帽;第二,同样要保护好脚下,因为在工地里很容易踩到钉子;第三,在外脚手架上行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踩空,有时扎丝没把竹片固定好,很容易划掉,这一点也是经常安排在外脚手架上工作的工人们;第四,注意高空坠物,特别是同一个垂直面都在工作的时候,这一点在安全教育中也是多次提起,一定让工人注意;第五,就是工地中的安全用电,在工地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用电,不要把三相与两相线搞错了,还有就是不要乱接和乱搭电线,在外的电闸一定要注意安装电箱,防止下雨淋到电线;第六,就是在工地一定要在危险的地方安放提示牌,这一点好多工地为了省钱,就不把它当回事,其实这点也很重要,因为工地的周围的居民,这点不可忽视。
我们快要毕业了,这也是我们的毕业实习,我们的最后一次实习,我们之前也有过很多次的实习,其实我认为实习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自我认为在学校里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还没有上升到实践,对于一个技术要求很高的专业,实习是检验学习水平好坏的一个过程。在实习中我们能发现很多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但是我们的毕业实习时间太短了,希望学校以后能对我们专业安排毕业实习的时间有所加长。
建筑毕业实习报告(二)
我由于属于在校外做设计,因此我的实习工作主要是同我所要从事的工作有关联。在实习期间我主要是接触一些工程进行检测,以及加固改造工作。通过这些日子的实习,使我发现在一些在设计及施工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向所在单位专家的请教,明白了一些工程中易存在和发生的一系列建筑通病的产生原理及相应的检测,处理措施。现将我所接触到的一些问题总结。
我的毕业设计作的是混凝土框架结构,因此对于混凝土机构的了解要更有针对性。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对结构物的安全,也对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3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温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在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如果是设计造成的缺陷,一般有设计承载力或设计工作条件与实际不符造成裂缝、变形、侵蚀等破坏;如果是使用造成的缺陷,一般有超载、侵蚀、火灾、冻融、风化破坏等。
混凝土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观裂缝是本身物理力学性质决定的,但它的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程度的标准是根据使用条件决定的。目前世界各国的规定不完全一致,但大致相同。如从结构耐久性要求、承载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严格的允许裂缝宽度为0.1mm。近年来,许多国家已根据大量试验与泵送混凝土的经验将其放宽到0.2mm。当结构所处的环境正常,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无侵蚀介质,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可放宽至0.4mm;在湿气及土中为0.3mm;在海水及干湿交替中为0.15mm。沿钢筋的顺筋裂缝有害程度高,必须处理。
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应用范围逐渐推广到更多的结构领域,如大跨超长、超厚及超静定框架结构,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提高至C50。在采用泵送条件下,其收缩与水化热大大增加,约束应力裂缝很难避免,张拉前开裂,张拉后又不闭合,裂缝控制的难度更加困难。预应力结构裂缝允许宽度是严格的,预应力筋腐蚀属“应力腐蚀”并有可能脆性断裂,预兆性较小,裂缝扩展速度快。裂缝深度h与结构厚度H的关系如下:h≤0.1H表面裂缝;0.1H<h<0.5H浅层裂缝;0.5H≤h<1.0H纵深裂缝;h=H贯穿裂缝。
应当尽量避免贯穿性及纵深裂缝,如出现该种裂缝应采取化学灌浆处理来保证强度,即贯缝抗拉强度必须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
早期裂缝一般出现在一个月之内,中期裂缝约在6个月之内,其后1――2年或更长时间属于后期裂缝。
在修补裂缝前应全面考虑与之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仔细研究产生裂缝的原因,裂缝是否已经稳定,若仍处于发展过程,要估计该裂缝发展的最终状态。在日本混凝土协会“混凝土裂缝的调查和修补指南”中,对调查的原则、普查、详查方法均作了详细规定,主要有:
裂缝的现状调查(裂缝类型和宽度);有无病害(漏水、钢筋锈蚀);产生裂缝的经过(发生时间和过程);设计书的检查;施工记录的检查;根据混凝土钻芯检查构件的强度、厚度;荷载调查;中性化试验;钢筋调查(钢筋位置、细筋数量及有无锈蚀);地基调查;混凝土分析;荷载试验;振动试验。
裂缝的处理
1、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
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填充法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0.3mm),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2、灌浆法
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
2、结构补强法
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可采取结构补强法。包括断面补强法、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等混凝土裂缝处理效果的检查包括修补材料试验;钻心取样试验;压水试验;压气试验等。
工程实例:
某大厦5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约2万m2。施工中发现4月22日浇筑的某工段2层梁、板混凝土,至4月26日混凝土强度上升一直不明显,且拆除模板后现浇板多处出现不规则裂缝。
质检部门对该工程混凝土质量进行了现场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的均质性满足规范要求。
根据现场检查,该大厦现浇板多处出现不规则裂缝,其中某工段2层现浇板西南角较严重,个别裂缝长度约1200mm,宽度约0.6mm,框架梁身混凝土未见裂缝。
根据对裂缝检测的分析,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1)混凝土早期强度上升慢
(2)混凝土收缩
(3)混凝土养护不到位
该裂缝为非结构受力裂缝,虽然对结构受力无较大影响,但裂缝的存在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影响很大,应根据裂缝情况进行必要的处理。
宽度较小裂缝的处理
对宽度小于0.3mm的裂缝进行封缝处理。可沿裂缝用环氧树脂胶泥对其进行表面封闭,环氧树脂胶泥配比为:环氧树脂 二丁脂 乙二胺 水泥=1000――300(重量比),该配比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施工注意事项:
(1)封闭前,应对裂缝表面进行处理,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然后再用毛刷蘸丙酮、酒精等有机溶液,把沿裂缝两侧20――30mm处擦洗干净并保持干燥。
(2)裂缝处理好后,先在裂缝两侧宽20――30mm范围内涂一层环氧树脂基液,然后抹一层厚1mm左右的环氧树脂胶泥。抹胶泥时应防止产生小孔和气泡,表面需要刮平整,保证封闭严密。
(3)较宽裂缝的处理对宽度大于0.3mm的裂缝进行化学压力灌浆处理。采用环氧树脂浆液进行灌注。环氧树脂浆液配合比为:环氧树脂 丙酮 糠醛 乙二胺=100――25――25 ――20(重量比),该配比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施工注意事项:
(1)对裂缝表面进行处理,沿裂缝用钢钎凿成“V”形槽,槽宽与槽深可根据裂缝深度和有利于封缝来确定,一般为20mm×20mm。凿槽时先沿裂缝打开,再向两侧加宽,(www.huamate.com)凿完后用钢丝刷及压缩空气将混凝土碎屑粉尘清除干净。
(2)埋设灌浆嘴的间距可根据裂缝的深度确定,一般为350――500mm。埋设时,先将灌浆嘴的底盘上抹一层厚约1mm的环氧胶泥,将灌浆嘴的进浆孔骑缝粘贴在预定的位置上。
(3)裂缝封闭后,应进行压气试漏,检查密闭效果。试漏须待封缝胶泥有一定强度后进行。
(4)灌浆机具、器具、及管子在灌浆前应进行检查,运行正常时方可使用。灌浆结束后,应立即拆除管道,并用丙酮冲洗管道和设备。
(4)灌浆结束后,应检查补强效果和质量,发现缺陷应及时补救,确保工程质量。
综上所述,只要在混凝土生产以及施工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商品混凝土早期塑性裂缝的产生,使建筑物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结构稳定性。
在外面实习有两个月的实间了,这些日子里通过亲身经历,使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实践。而且对于实际的设计工作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为毕业设计提供了现实资料。从而避免了在设计过程中出现设计与实际施工相脱节的现象。
我们这学期的前四周是毕业实习时间,之前我们分别进行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建筑施工与管理实训,这次是毕业实习。我们都很重视这次实习,因为这是我们在校期间最后一次有学校组织的实习了。我们专业一共分为八组,我就在第八组,有胡老师带领,老师说实习的工地可以自己找,我在同学的介绍下,在焦东塔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的一个旧房改造工地上实习。实习期间我经常和老师保持联系,每周都有回报实习进展和心得。在老师的热心的关心和指导下,我们实习期间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在实习中当遇到不懂得地方,我们都及时问指导老师,所以在实习中我们都感到收获很大,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20xx年2月28号我去了工地,见到了项目经理―刘经理,他很乐意接受我这个实习生,他给我安排了我的工作内容,我的工作是项目部里的施工技术员。本工程是一个旧房改造工程,工程是焦东塔东社区的医院综合楼,本楼房的楼房层数是三层,本楼是建于50年前,三层中没有构造柱和圈梁,只是楼板是现浇的混凝土楼板,这一点让我很惊讶,在50年前的设计师就已经利用了现浇混凝土楼板了。本工程为加固工程,是由焦作广成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是由河南征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施工的;监理方是河南建达工程建设监理公司进行监理施工的。本工程的合同工期为2011年3月1号至2011年9月1号。这次实习对我老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因为我之前还没有接触过旧房改造工程呢,因此我很重视这次实习。
这次实习对我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帮助,之前我实习过砖混结构、实习过框架结构的高层、实习过修公路;这次实习旧房加固改造,我还是第一次,对我这方面的知识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让我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加深,为我的以后工作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实习中我经常看图纸和图集,因为我一开始对房屋加固的施工几乎是一窍不通,但经过我的努力,一个星期后我就能看懂是怎么一回事了,其实还是很简单的嘛,只要把施工的细节搞清楚就行了。
现在把在工地学到的知识简单的叙述一下:
1、砖混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简介:
从结构抗震机理出发,抗震加固可以分为减小地震作用加固法、增大结构抗震能力加固法和多道防线抗震加固法。减小地震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大结构周期或加大结构阻尼来实现,一般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的抗震加固;增大结构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如增大墙体抗震性能的外包钢筋混凝土面层、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增大结构整体性的压力灌浆加固法、增设圈梁(构造柱)加固法、拉结钢筋加固法;通过增设抗震墙来降低抗震能力薄弱构件所承受地震作用的增设墙体法等,这些方法施工相对简单,大量应用于多层的砖混结构当中,尤其是民用建筑中。多道抗震防线加固是建筑物采用多重抗侧力体系,第一道防线的的抗侧力构件在强烈的地震作用下遭到破坏后,后备的第二道乃至第三道防线的抗侧力构件立即接替,抵挡后续的地震冲击,可保证建筑物安最低限度的全,免于倒塌。
从结构抗震加固方法上来讲,抗震加固施工方法主要有外加固法,内加固法,夹板墙加固法。外加固法一般结合砖混结构的层数及抗震鉴定的结果,需要在建筑外侧增加不同数量的构造柱,圈梁,以及保证构造柱、圈梁和抗震墙体协同工作的拉杆。这种方法一般不占用室内建筑面积,用于住宅楼,对住户影响较小,但对建筑立面造型影响较大;内加固法基本原理同外加固法,也需要增设构造柱,圈梁及拉杆,必要时,如原有墙体抗震不足,需加设抗震墙体或提高原墙体抗震能力,内加固法不会改变建筑立面造型,一般适用于公共建筑,特别是临街建筑;夹板墙加固法为在加固原有墙体抗震的基础上提高抗震性能,目前最常用的是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即在要加固墙体的单面或双面加设钢筋网,用锚筋、插入短筋、拉结筋等方法把钢筋网四周与楼板或大梁、柱或墙体连接。
2、如何增设圈梁和构造柱。
(1)增设圈梁:
1)加固依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7.3.3条规定:外墙及内纵墙在每层楼盖处设置圈梁,内横墙在每层楼盖处设置圈梁。
2)加固方法:圈梁有外作、内作和在墙体上做,内作外作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和使用,所以选择在墙体上作。根据规范第7.3.4条规定纵筋不小于4φ10,箍筋不小于φ6@250,截面高度不小于120mm。
如果板下皮距门、窗口上皮间距为300mm,也符合砖的模数,则圈梁高度取300mm,符合抗震规范要求。
纵向筋取4φ12,符合抗震规范要求。
箍筋若按规定取φ6@250,箍筋穿透墙体则需每隔250mm在墙上打孔一个,这样既破坏了墙体的整体性,施工也困难。采用加大箍筋直径和间距的方法,实配箍筋φ12@600,为保证上下皮纵筋位置,在墙两侧加φ6@300的附加钢筋(见图一中④号钢筋)。
3)施工方法:a、墙两侧去除抹灰层,全长开槽,深30mm,高度300mm;b、每隔600mm上下各打一孔,直径为30mm-50mm,用于穿过③号钢筋;c、墙侧在放置②号钢筋处,去掉抹灰,将砖缝剔凿,深10-20mm;d、放置②号纵筋,穿过③号箍筋与②号纵筋绑扎,同时绑扎内侧④号钢筋,②、③、④号钢筋就位后,将孔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牢;e、放置①号纵筋并与③箍筋及④筋绑扎;③号箍筋搭接焊牢,焊缝长度lw=120mm,焊缝高度hf=5mm;f、内外两侧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将墙上的槽抹平,再装饰恢复。
外墙圈梁圈梁高度、配筋均同内墙圈梁,施工时,在外墙内侧均剔凿砖缝10-20mm,放置纵筋,其他施工方法均同内墙圈梁。
4)纵横墙交接处处理:
在横墙上,与纵墙圈梁纵筋对应部位,打孔30-50mm,将横墙圈梁纵筋穿过并水平弯折,弯折长度为30d,与纵墙圈梁纵筋绑扎,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塞实。
(2)增设构造柱
根据规范(GB50011-2001)第7.3.2条,构造柱最小截面尺寸240mm×180mm,纵筋不小于4φ12,箍筋不小于φ6@250,本工程补做构造柱采用350×180mm,纵筋6φ12,箍筋采用φ6@200。
补做构造柱的难点是:一是与原有墙体的可靠连接;二使如何穿过原有楼板。下面就是这两点分别阐述:
1)构造柱与原有墙体的连接。
构造柱均放置在内外墙、纵横墙交角处或楼梯拐角处,本工程采用销键法与捆绑法相结合,使新加构造柱与原内外墙形成整体。
销键法是在原墙体上开燕尾槽,内大外小,形成一锲体,在槽内放置钢筋,并浇筑C25高强自流平细石混凝土。锲体外口做120mm×120mm,内膛做180×180mm,深180mm,放置2φ10∪形钢筋,锲体沿高度方向每隔1000mm做一个。
捆绑法就是通过在墙上打孔,穿钢筋,与新加构造柱的纵筋绑扎在一起,本工程是在内外墙上每隔1000mm,打孔穿φ12环形钢筋与构造柱纵筋绑扎,浇筑C25高强自流平细石混凝土。
2)构造柱穿楼板。
为保证构造柱在高度方向为一整体,构造柱须穿过一、二、三层楼板,具体做法如下:
一、二层楼板处,对应构造柱纵筋位置,在楼板上钻孔径为φ30,共六个,如为预应力空心板,所以打孔时应避开板肋,在每个孔内穿-φ14钢筋,板上、板下均露出550mm(搭接长度),穿好后,用C30干硬性自流平混凝土将孔塞实,填塞灌注时应尽可能充盈原板孔洞内,塞好后与构造柱纵筋绑扎,浇筑混凝土。构造柱主筋顶部锚入三层楼板或梁混凝土内。
3)构造柱不单独做基础,下部应伸至室内地面以下500mm(规范第7.3.2-4条)。
3、新开门洞墙体加筋砂浆层加固外加钢筋砂浆层加固砌体墙,采用单面或双面加固。
(1)工艺要求:
面层砂浆强度M10。
钢筋网砂浆面层厚度35mm,钢筋外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mm,钢筋网片与墙体的空隙不小于5mm。
钢筋网的钢筋直径Φ6,网格尺寸实心墙为300*300mm,空斗墙为200*200mm。
单面加面层采用Φ6的L形锚筋,双面采用Φ6的S形穿墙筋;L形锚筋间距600mm,S形穿墙筋间距900mm,梅花形布置。
钢筋网的横向钢筋遇门窗洞口时,单面加固宜将钢筋弯入窗洞侧锚固,双面加固宜将两侧钢筋在洞口闭合。
(2)施工顺序:
原墙面装饰层凿除――钻孔并用水冲刷――铺设钢筋网并安设锚筋――浇水湿润墙面――抹水泥砂浆并养护。
(3)施工控制要点:
原墙面腐蚀严重时,应先清除松散部分,并用1:3水泥砂浆抹面,原松动的勾缝砂浆应剔除。
墙面钻孔,按方案划线标出锚筋位置,并用电钻钻孔。穿墙孔直径比S锚筋大2mm,锚筋孔直径宜为锚筋直径的2倍,孔深宜为100mm,锚筋插入孔洞后,应用水泥砂浆填实。
铺设钢筋网时竖向钢筋应靠墙面。
抹水泥砂浆前,先在墙面耍水泥浆一道,再分层抹灰,每层厚度不超过15mm。
面层应浇水养护。
4、原有窗户的加固。
窗户的加固在整个房屋的加固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施工工序
首先要准备钢支架;其次是在窗户的上梁上每隔20公分掏出高为180公分、宽度为80公分的空洞,因为钢支架的尺寸是长为墙厚减50公分、宽度为80公分、高为180公分;接着是把钢支架放入墙空洞中,由于钢支架是空心的,所以紧接着就是把钢筋放进去,支上模板就可以浇注窗户的过梁了,下一步就是浇注窗框的混凝土了,这就是窗户的加固的方法。
实习的时间过的很快呀,一转眼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在这次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从中我收获很大,实习的心得体会很多。
首先,我懂得在我们学习的时候不能太单一。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建筑施工上,我们要尽量多学点知识,比如这次的旧房加固工程实习,让我学到了不一样的知识,让我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使我以后在这方面的工作不至于很陌生,新建一个砖混结构的房子和对一个老房子进行加固是两个不同的施工工艺,一开始我还以为这很简单,不就是砖混结构嘛,当我真正实习的时候才知道不是我想象的那样,里面有许多知识和细节是我们没见过的,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掌握的。这次的实习填充了我这方面的空白,我会好好记住这次实习的,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艺多不压身,我们要好好学习,是自己的知识更充实,为以后我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组织管理上我收获很大。我以前的几次实习都是只参与施工,还从来没有参与组织管理中,而这次的实习我在项目部是施工技术员,所以在施工中我的地位很重要,每周的例会项目部中只有我和项目经理我们两个去参加,在工地上我要为施工队提供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他们的施工。在施工组织管理上,一开始我并不懂怎样去管理施工,在学校虽然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进入工地后就出现问题了,一系列的施工组织都不甚了解。例如刚开始我并不了解它的流程,在师傅的指引下通过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熟读和理解,了解到它的规则是渐进式的环环相扣,为了常握这一规则,我认真的参加项目部发出的每一项施工组织指令,而且拟制施工指令,经过亲身实践,这一规则很快被我所掌握,但是在这次实习中,我准备的施工组织指令建议都没有被工程师和施工队所采纳,他们说我的指令建议在工程进度的完成效率和工程质量的达标程度上,只重视质量忽视了施工进度,考虑不全面,工程进度和质量要齐头并进,加强锻炼和学习,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经过这次实习,我对施工组织管理上有了很好的掌握,这对我以后实习和工作更好的去参与组织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我还学到了怎么去填资料,在帮助资料员做资料的过程中,我学到了怎么去做资料,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资料,需什么人签字等。这次实习让我学会了怎样去做资料,我发现做资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这些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
在工地上实习的这一个月,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安全问题。在工地身为项目部的一员,自己必须要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因为工地的安全问题是很重要的,实习中我们经常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我在工地总结了一些安全问题:第一,进入工地必须保护好头部,就是说必须戴安全帽;第二,同样要保护好脚下,因为在工地里很容易踩到钉子;第三,在外脚手架上行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踩空,有时扎丝没把竹片固定好,很容易划掉,这一点也是经常安排在外脚手架上工作的工人们;第四,注意高空坠物,特别是同一个垂直面都在工作的时候,这一点在安全教育中也是多次提起,一定让工人注意;第五,就是工地中的安全用电,在工地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用电,不要把三相与两相线搞错了,还有就是不要乱接和乱搭电线,在外的电闸一定要注意安装电箱,防止下雨淋到电线;第六,就是在工地一定要在危险的地方安放提示牌,这一点好多工地为了省钱,就不把它当回事,其实这点也很重要,因为工地的周围的居民,这点不可忽视。
我们快要毕业了,这也是我们的毕业实习,我们的最后一次实习,我们之前也有过很多次的实习,其实我认为实习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自我认为在学校里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还没有上升到实践,对于一个技术要求很高的专业,实习是检验学习水平好坏的一个过程。在实习中我们能发现很多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但是我们的毕业实习时间太短了,希望学校以后能对我们专业安排毕业实习的时间有所加长。
建筑毕业实习报告(二)
我由于属于在校外做设计,因此我的实习工作主要是同我所要从事的工作有关联。在实习期间我主要是接触一些工程进行检测,以及加固改造工作。通过这些日子的实习,使我发现在一些在设计及施工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向所在单位专家的请教,明白了一些工程中易存在和发生的一系列建筑通病的产生原理及相应的检测,处理措施。现将我所接触到的一些问题总结。
我的毕业设计作的是混凝土框架结构,因此对于混凝土机构的了解要更有针对性。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对结构物的安全,也对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3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温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在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如果是设计造成的缺陷,一般有设计承载力或设计工作条件与实际不符造成裂缝、变形、侵蚀等破坏;如果是使用造成的缺陷,一般有超载、侵蚀、火灾、冻融、风化破坏等。
混凝土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观裂缝是本身物理力学性质决定的,但它的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程度的标准是根据使用条件决定的。目前世界各国的规定不完全一致,但大致相同。如从结构耐久性要求、承载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严格的允许裂缝宽度为0.1mm。近年来,许多国家已根据大量试验与泵送混凝土的经验将其放宽到0.2mm。当结构所处的环境正常,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无侵蚀介质,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可放宽至0.4mm;在湿气及土中为0.3mm;在海水及干湿交替中为0.15mm。沿钢筋的顺筋裂缝有害程度高,必须处理。
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应用范围逐渐推广到更多的结构领域,如大跨超长、超厚及超静定框架结构,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提高至C50。在采用泵送条件下,其收缩与水化热大大增加,约束应力裂缝很难避免,张拉前开裂,张拉后又不闭合,裂缝控制的难度更加困难。预应力结构裂缝允许宽度是严格的,预应力筋腐蚀属“应力腐蚀”并有可能脆性断裂,预兆性较小,裂缝扩展速度快。裂缝深度h与结构厚度H的关系如下:h≤0.1H表面裂缝;0.1H<h<0.5H浅层裂缝;0.5H≤h<1.0H纵深裂缝;h=H贯穿裂缝。
应当尽量避免贯穿性及纵深裂缝,如出现该种裂缝应采取化学灌浆处理来保证强度,即贯缝抗拉强度必须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
早期裂缝一般出现在一个月之内,中期裂缝约在6个月之内,其后1――2年或更长时间属于后期裂缝。
在修补裂缝前应全面考虑与之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仔细研究产生裂缝的原因,裂缝是否已经稳定,若仍处于发展过程,要估计该裂缝发展的最终状态。在日本混凝土协会“混凝土裂缝的调查和修补指南”中,对调查的原则、普查、详查方法均作了详细规定,主要有:
裂缝的现状调查(裂缝类型和宽度);有无病害(漏水、钢筋锈蚀);产生裂缝的经过(发生时间和过程);设计书的检查;施工记录的检查;根据混凝土钻芯检查构件的强度、厚度;荷载调查;中性化试验;钢筋调查(钢筋位置、细筋数量及有无锈蚀);地基调查;混凝土分析;荷载试验;振动试验。
裂缝的处理
1、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
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填充法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0.3mm),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2、灌浆法
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
2、结构补强法
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可采取结构补强法。包括断面补强法、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等混凝土裂缝处理效果的检查包括修补材料试验;钻心取样试验;压水试验;压气试验等。
工程实例:
某大厦5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约2万m2。施工中发现4月22日浇筑的某工段2层梁、板混凝土,至4月26日混凝土强度上升一直不明显,且拆除模板后现浇板多处出现不规则裂缝。
质检部门对该工程混凝土质量进行了现场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的均质性满足规范要求。
根据现场检查,该大厦现浇板多处出现不规则裂缝,其中某工段2层现浇板西南角较严重,个别裂缝长度约1200mm,宽度约0.6mm,框架梁身混凝土未见裂缝。
根据对裂缝检测的分析,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1)混凝土早期强度上升慢
(2)混凝土收缩
(3)混凝土养护不到位
该裂缝为非结构受力裂缝,虽然对结构受力无较大影响,但裂缝的存在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影响很大,应根据裂缝情况进行必要的处理。
宽度较小裂缝的处理
对宽度小于0.3mm的裂缝进行封缝处理。可沿裂缝用环氧树脂胶泥对其进行表面封闭,环氧树脂胶泥配比为:环氧树脂 二丁脂 乙二胺 水泥=1000――300(重量比),该配比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施工注意事项:
(1)封闭前,应对裂缝表面进行处理,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然后再用毛刷蘸丙酮、酒精等有机溶液,把沿裂缝两侧20――30mm处擦洗干净并保持干燥。
(2)裂缝处理好后,先在裂缝两侧宽20――30mm范围内涂一层环氧树脂基液,然后抹一层厚1mm左右的环氧树脂胶泥。抹胶泥时应防止产生小孔和气泡,表面需要刮平整,保证封闭严密。
(3)较宽裂缝的处理对宽度大于0.3mm的裂缝进行化学压力灌浆处理。采用环氧树脂浆液进行灌注。环氧树脂浆液配合比为:环氧树脂 丙酮 糠醛 乙二胺=100――25――25 ――20(重量比),该配比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施工注意事项:
(1)对裂缝表面进行处理,沿裂缝用钢钎凿成“V”形槽,槽宽与槽深可根据裂缝深度和有利于封缝来确定,一般为20mm×20mm。凿槽时先沿裂缝打开,再向两侧加宽,(www.huamate.com)凿完后用钢丝刷及压缩空气将混凝土碎屑粉尘清除干净。
(2)埋设灌浆嘴的间距可根据裂缝的深度确定,一般为350――500mm。埋设时,先将灌浆嘴的底盘上抹一层厚约1mm的环氧胶泥,将灌浆嘴的进浆孔骑缝粘贴在预定的位置上。
(3)裂缝封闭后,应进行压气试漏,检查密闭效果。试漏须待封缝胶泥有一定强度后进行。
(4)灌浆机具、器具、及管子在灌浆前应进行检查,运行正常时方可使用。灌浆结束后,应立即拆除管道,并用丙酮冲洗管道和设备。
(4)灌浆结束后,应检查补强效果和质量,发现缺陷应及时补救,确保工程质量。
综上所述,只要在混凝土生产以及施工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商品混凝土早期塑性裂缝的产生,使建筑物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结构稳定性。
在外面实习有两个月的实间了,这些日子里通过亲身经历,使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实践。而且对于实际的设计工作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为毕业设计提供了现实资料。从而避免了在设计过程中出现设计与实际施工相脱节的现象。
- 电厂毕业实习报告
- 大专毕业实习报告
- 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