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最近上映的《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是一部重大题材、农村题材电影。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遭遇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为背景。1961年,周恩来乘专列来到革命老区河北邯郸武安伯延考察调研,在四个昼夜与当地村里农民之间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电影通过不同的人物性格、语言动作,将村民们的真诚、质朴,对国家和党的热爱体现得淋漓尽致。
已经很久没进电影院了,现在网络这么方便,想看什么只需在网上一搜索就能找到,不过看电影跟网上看还是差别很大,电影银幕那种情景逼真、让人震撼的效果是电脑无法比拟的。我被这部电影中许多似曾相识的“公共食堂”场景深深打动,把我的记忆拉回到那个不寻常的年代……
我所经历的那个年代,其实比电影中的情景要苦难得多, 那时候谁身上没有几块补丁?哪个人不是面带菜色?除了极个别干部,哪里能见到这么多面色红润、精神焕发的社员!当然,电影是艺术,艺术总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不能去吹毛求疵。电影对周总理形象的塑造基本是成功的,体现了党和人民血肉相连、鱼水相亲的关系,这无疑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大力弘扬的。
现在回顾那个年代,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当时的情景,公共食堂是大跃进、人民公社的产物,起始于1958年,刚开始时是办得非常红火的,以生产队(即现在的组)为单位开办的食堂,所有社员统一就餐,原来分析居住农户也全部搬迁,集中到一个大院 生活住所谓的“居民点”我们生产队没有条件扩建居民点,而是挤住在别的社员家。1958年是个农业大丰收年,但由于青壮劳力大多被无偿外派修水利、修铁路、炼钢铁,所以生产队劳力严重不足,许多庄稼来不及收割烂在地里,特别是作为大半年主食的红薯,几乎没有收回。到1959年下半年,粮库基本空虚,社员只能维持半饥半饱的生活,加上当干部的贪污粮食成风,老百姓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由于饥饿,社员无力干农活,尽管天天被干部逼迫下地干活,但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要想获得好收成根本不可能。到1960年,饿死人的事情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能吃的野菜、树皮、草根都吃光了,有的地方甚至吃观音土,再后来,公共食堂只剩下一个空壳,食堂难为无米之炊,已经是不解散的解散了。
至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食堂过的第一个春节 ,生产队60口人,杀了头36斤的年猪,满满的坐了6桌,大人们都把几片肉省给孩子们吃,孩子们到是无忧无虑打打闹闹过得很开心。以后的春节那就没那么幸福了,没有好菜不说,饭也是杂粮的,每人定量一小碗,两、三口就能扒光,根本填不饱肚子。
其实那个年代除了贫穷与饥饿,最让人无法忍受的,还是部分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的霸道,生产队的干部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有时简直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比如看到哪个人不顺眼、“不听话”顶撞了他,一句“不准给饭吃”就断了人家伙食,看谁敢违抗!而他们自己,虽然不可能花天酒地,却也绝对不会饿肚子,所以“饱汉不知饿汉饥”,高兴整谁就整谁,干群关系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回过头看大跃进,公共食堂,当时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严重脱离了农村经济极端落后的实际,还有就是过高估计了干部社员的思想觉悟。政策失误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央急于求成,以为实现共产主义也像打几个大战役那样容易实现。好在中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了错误,否则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历史是一面镜子,任何一段历程都有它发生的前因后果,后来人总是那么智慧地点评当年的历史,其实,换了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你未必就是“诸葛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目的,是在于提高现代人的科学决策能力,避免重复过去的错误,避免在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为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所谓政绩而扼腕叹息!
最近上映的《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是一部重大题材、农村题材电影。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遭遇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为背景。1961年,周恩来乘专列来到革命老区河北邯郸武安伯延考察调研,在四个昼夜与当地村里农民之间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电影通过不同的人物性格、语言动作,将村民们的真诚、质朴,对国家和党的热爱体现得淋漓尽致。
已经很久没进电影院了,现在网络这么方便,想看什么只需在网上一搜索就能找到,不过看电影跟网上看还是差别很大,电影银幕那种情景逼真、让人震撼的效果是电脑无法比拟的。我被这部电影中许多似曾相识的“公共食堂”场景深深打动,把我的记忆拉回到那个不寻常的年代……
我所经历的那个年代,其实比电影中的情景要苦难得多, 那时候谁身上没有几块补丁?哪个人不是面带菜色?除了极个别干部,哪里能见到这么多面色红润、精神焕发的社员!当然,电影是艺术,艺术总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不能去吹毛求疵。电影对周总理形象的塑造基本是成功的,体现了党和人民血肉相连、鱼水相亲的关系,这无疑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大力弘扬的。
现在回顾那个年代,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当时的情景,公共食堂是大跃进、人民公社的产物,起始于1958年,刚开始时是办得非常红火的,以生产队(即现在的组)为单位开办的食堂,所有社员统一就餐,原来分析居住农户也全部搬迁,集中到一个大院 生活住所谓的“居民点”我们生产队没有条件扩建居民点,而是挤住在别的社员家。1958年是个农业大丰收年,但由于青壮劳力大多被无偿外派修水利、修铁路、炼钢铁,所以生产队劳力严重不足,许多庄稼来不及收割烂在地里,特别是作为大半年主食的红薯,几乎没有收回。到1959年下半年,粮库基本空虚,社员只能维持半饥半饱的生活,加上当干部的贪污粮食成风,老百姓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由于饥饿,社员无力干农活,尽管天天被干部逼迫下地干活,但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要想获得好收成根本不可能。到1960年,饿死人的事情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能吃的野菜、树皮、草根都吃光了,有的地方甚至吃观音土,再后来,公共食堂只剩下一个空壳,食堂难为无米之炊,已经是不解散的解散了。
至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食堂过的第一个春节 ,生产队60口人,杀了头36斤的年猪,满满的坐了6桌,大人们都把几片肉省给孩子们吃,孩子们到是无忧无虑打打闹闹过得很开心。以后的春节那就没那么幸福了,没有好菜不说,饭也是杂粮的,每人定量一小碗,两、三口就能扒光,根本填不饱肚子。
其实那个年代除了贫穷与饥饿,最让人无法忍受的,还是部分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的霸道,生产队的干部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有时简直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比如看到哪个人不顺眼、“不听话”顶撞了他,一句“不准给饭吃”就断了人家伙食,看谁敢违抗!而他们自己,虽然不可能花天酒地,却也绝对不会饿肚子,所以“饱汉不知饿汉饥”,高兴整谁就整谁,干群关系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回过头看大跃进,公共食堂,当时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严重脱离了农村经济极端落后的实际,还有就是过高估计了干部社员的思想觉悟。政策失误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央急于求成,以为实现共产主义也像打几个大战役那样容易实现。好在中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了错误,否则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历史是一面镜子,任何一段历程都有它发生的前因后果,后来人总是那么智慧地点评当年的历史,其实,换了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你未必就是“诸葛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目的,是在于提高现代人的科学决策能力,避免重复过去的错误,避免在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为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所谓政绩而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