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凯恩观后感
公民凯恩观后感:谁的玫瑰花蕾
1941年公映的好莱坞经典电影《公民凯恩》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人称“美国忽必烈”的报业巨子查尔斯・福斯特・凯恩,在76岁时于自己宛若宫殿一般的庄园中孤寂地死去,临终前唇角翕动,一句仿佛悄不可闻的“玫瑰花蕾”随着手中砰然滚落的水晶球一起,消失在这座富丽堂皇又冰冷寂寞的宫殿深处,音声渐息,无人知晓。
作为业界头筹的新闻大佬,凯恩坐拥着一个超出凡人想象的庞大报业集团,资产千万,风月无边,一生名利兼得,本应无所遗憾,然而他临终时念念不忘的竟是一句“玫瑰花蕾”,不得不让人疑窦丛生。
伴随着新闻大亨凯恩的离去,“玫瑰花蕾”究竟意指何物成了新闻记者调查的要点。它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惊天秘密?凯恩临终时这声饱含哀伤的叹息是在祭奠当年求而未得的情感,还是为未能弥补对谁人的亏欠而做的终极忏悔?
随着记者调查的深入,围绕着凯恩身边人的采访逐渐展开,妻子好友同事仆人,他们一个接一个的诉说了关于凯恩的种种往事,凯恩曾经的生活轨迹旋即缓缓展现在记者眼前。
凯恩曾制造舆论使国家卷入一八九七年美西战争;重金挖走竞争对手的全部班底;曾迎娶总统的侄女社交名媛艾米丽为妻;曾展露自己的政治野心参与选举;曾仰仗丰厚的财力力推自己毫无天分的情人登上歌剧舞台……最重要的是,他制造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报业帝国。在这个帝国的昌盛时期,凯恩曾经控制着37家报纸,13家杂志和一个无线电广播网,他的报业帝国是帝国中的帝国。
这样富可敌国的凯恩先生,临终前念念不忘的“玫瑰花蕾”究竟是什么?重重调查之后的记者依旧没有得到准确明晰的答案。他最终下定结论说,凯恩先生是一个获得了他想拥有的一切然后又失去了这一切的人,也许玫瑰花蕾是某种他没能得到或是失去了的东西。他猜测玫瑰花蕾也许就是拼图上的一块,遗失的一块。
如果从这个层面上来理解,凯恩的一生是矛盾的一生――风光无限世人皆知,孤单落寞无人相守。他不断得到,同时又不断失去,那些看似令人着迷的、光鲜亮丽的光彩浮华,在他的生命里来了又去,却始终都是过客,在生命最终的尽头,竟然什么都没有留下。金钱或许能够换取权势,权势或许能够招致名利,但这些都换不来真挚的情感。亲人爱人友人情人,他们无一例外的离开了他,他在追逐事业与名利的同时,不断抛弃着这些实际更为珍贵的感情。因此,从某方面来说,凯恩的辉煌帝国是以牺牲最珍贵的东西为代价才换取的,他的玫瑰花蕾,最终只能盛放在天国的彼端。
影片的最后为我们揭示了谜底――当仆人们哀叹着将凯恩生前所有珍藏的异宝一件一件的抛进熊熊燃烧的熔炉中时,那件曾属于童年凯恩的小雪橇,在烈焰的炙烤下褪去了层层掩饰的油彩,终于在趋于毁灭之前,短暂的露出了当年的模样。“ROSE BUD”几个字格外醒目,原来,这才是所谓“玫瑰花蕾”的真相。
破碎的童年使得凯恩的成长经历异于常人,一面是旁人难以企及的富贵荣华,一面是被父母抛弃的孤独落寞,这种经历是暗藏的隐痛,仿佛一颗深埋地下的炸弹,虽被极力掩埋,但依旧存在着,并且往往在最脆弱的时候引爆,不断的折磨着他的心灵。童年的残缺使得凯恩难以获得真正的安全感,因此他孜孜不倦的追寻着已然逝去的童年,和与童年有关的一切。他的第一任妻子,温婉贤良的大家闺秀艾米丽并不能带给他一直缺失的安全感,因此当他遇见孩子气的苏珊时,就无可救药的迅速陷入了爱河。苏珊那活泼伶俐而又无忧无虑的性格,仿佛童年玩伴一样,带给他不能替代的欢乐和平静。她能弥补他心灵的缺失,她的天真烂漫是他最好的慰藉。然而这本不是爱的正常形态。或许由于童年时没有在亲生父母身边长大,凯恩并不懂得如何去爱一个人,他将苏珊当做笼中的鹦鹉、枕边的娃娃,一味的满足着苏珊那不实际的愿望,并在苏珊感到痛苦时仍不停止毫无意义的歌剧演出,最终导致了苏珊的服药自杀。在苏珊侥幸被救回之后,他与苏珊深居简出,将自己囚禁在宫殿一般的城堡庄园里,过着孤寂冰冷与世隔绝的日子。当苏珊厌倦了这样的日子,坚决的离开他后,他像一头发怒的狮子一般砸毁了苏珊屋子里所有的物品,最终留下的,就是他临终前依旧握在手中的水晶球。
其实,无论是苏珊、水晶球还是“玫瑰花蕾”,凯恩所念念不忘、执着追求却最终未得的始终是一份纯真而温暖的情感。这种缺失从他的童年开始,仿佛受了诅咒一般,如同一个难以逃脱的梦魇,不断的吞噬着他的灵魂,使其不得安宁。
凯恩的故事以报业大亨赫斯特为原型,其中掺杂了赫斯特一生的对手普利策的逸事,以及导演兼主演奥逊・威尔斯的部分经历,因此显得十分离奇而精彩。查尔斯・福斯特・凯恩作为融合了上世纪初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两大报人的艺术形象,极为生动,他的故事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当时美国报业的繁盛与隐藏的弊端,也给今天的新闻人带来思考和警示。怎么做新闻,做什么样的新闻,在新闻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丰富多彩的答案。当业界的操守和底线一次又一次被挑战的时候,新闻人最初的初心也仿佛一枚在风中摆动的“玫瑰花蕾”,枝影倾覆间,知未可见。
实际上,做事和做人一样,都是需要有些不切实际的信仰的。如果太过于纠缠现实,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拘泥于分毫的较量,把重点放在不择手段的生存上,即使这个媒体暂时获得了立足之地,也终将失去受众的信任。新闻人应该是有梦的人,在这个时代仍然不失做梦的勇气,能做梦并且敢做梦,梦里的初心不能忘。又或许每个新闻人都有一个关于“玫瑰花蕾”的梦,只不过有人在迷惘中坚守,有人已永远失去,而有的人,还在寻找。
谁的“玫瑰花蕾”已经不再重要,新闻人做出的选择不管多么相异,都将交与历史检验。在多少年后,当后人回望前人来时路的时候,相信他们会给前人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
1941年公映的好莱坞经典电影《公民凯恩》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人称“美国忽必烈”的报业巨子查尔斯・福斯特・凯恩,在76岁时于自己宛若宫殿一般的庄园中孤寂地死去,临终前唇角翕动,一句仿佛悄不可闻的“玫瑰花蕾”随着手中砰然滚落的水晶球一起,消失在这座富丽堂皇又冰冷寂寞的宫殿深处,音声渐息,无人知晓。
作为业界头筹的新闻大佬,凯恩坐拥着一个超出凡人想象的庞大报业集团,资产千万,风月无边,一生名利兼得,本应无所遗憾,然而他临终时念念不忘的竟是一句“玫瑰花蕾”,不得不让人疑窦丛生。
伴随着新闻大亨凯恩的离去,“玫瑰花蕾”究竟意指何物成了新闻记者调查的要点。它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惊天秘密?凯恩临终时这声饱含哀伤的叹息是在祭奠当年求而未得的情感,还是为未能弥补对谁人的亏欠而做的终极忏悔?
随着记者调查的深入,围绕着凯恩身边人的采访逐渐展开,妻子好友同事仆人,他们一个接一个的诉说了关于凯恩的种种往事,凯恩曾经的生活轨迹旋即缓缓展现在记者眼前。
凯恩曾制造舆论使国家卷入一八九七年美西战争;重金挖走竞争对手的全部班底;曾迎娶总统的侄女社交名媛艾米丽为妻;曾展露自己的政治野心参与选举;曾仰仗丰厚的财力力推自己毫无天分的情人登上歌剧舞台……最重要的是,他制造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报业帝国。在这个帝国的昌盛时期,凯恩曾经控制着37家报纸,13家杂志和一个无线电广播网,他的报业帝国是帝国中的帝国。
这样富可敌国的凯恩先生,临终前念念不忘的“玫瑰花蕾”究竟是什么?重重调查之后的记者依旧没有得到准确明晰的答案。他最终下定结论说,凯恩先生是一个获得了他想拥有的一切然后又失去了这一切的人,也许玫瑰花蕾是某种他没能得到或是失去了的东西。他猜测玫瑰花蕾也许就是拼图上的一块,遗失的一块。
如果从这个层面上来理解,凯恩的一生是矛盾的一生――风光无限世人皆知,孤单落寞无人相守。他不断得到,同时又不断失去,那些看似令人着迷的、光鲜亮丽的光彩浮华,在他的生命里来了又去,却始终都是过客,在生命最终的尽头,竟然什么都没有留下。金钱或许能够换取权势,权势或许能够招致名利,但这些都换不来真挚的情感。亲人爱人友人情人,他们无一例外的离开了他,他在追逐事业与名利的同时,不断抛弃着这些实际更为珍贵的感情。因此,从某方面来说,凯恩的辉煌帝国是以牺牲最珍贵的东西为代价才换取的,他的玫瑰花蕾,最终只能盛放在天国的彼端。
影片的最后为我们揭示了谜底――当仆人们哀叹着将凯恩生前所有珍藏的异宝一件一件的抛进熊熊燃烧的熔炉中时,那件曾属于童年凯恩的小雪橇,在烈焰的炙烤下褪去了层层掩饰的油彩,终于在趋于毁灭之前,短暂的露出了当年的模样。“ROSE BUD”几个字格外醒目,原来,这才是所谓“玫瑰花蕾”的真相。
破碎的童年使得凯恩的成长经历异于常人,一面是旁人难以企及的富贵荣华,一面是被父母抛弃的孤独落寞,这种经历是暗藏的隐痛,仿佛一颗深埋地下的炸弹,虽被极力掩埋,但依旧存在着,并且往往在最脆弱的时候引爆,不断的折磨着他的心灵。童年的残缺使得凯恩难以获得真正的安全感,因此他孜孜不倦的追寻着已然逝去的童年,和与童年有关的一切。他的第一任妻子,温婉贤良的大家闺秀艾米丽并不能带给他一直缺失的安全感,因此当他遇见孩子气的苏珊时,就无可救药的迅速陷入了爱河。苏珊那活泼伶俐而又无忧无虑的性格,仿佛童年玩伴一样,带给他不能替代的欢乐和平静。她能弥补他心灵的缺失,她的天真烂漫是他最好的慰藉。然而这本不是爱的正常形态。或许由于童年时没有在亲生父母身边长大,凯恩并不懂得如何去爱一个人,他将苏珊当做笼中的鹦鹉、枕边的娃娃,一味的满足着苏珊那不实际的愿望,并在苏珊感到痛苦时仍不停止毫无意义的歌剧演出,最终导致了苏珊的服药自杀。在苏珊侥幸被救回之后,他与苏珊深居简出,将自己囚禁在宫殿一般的城堡庄园里,过着孤寂冰冷与世隔绝的日子。当苏珊厌倦了这样的日子,坚决的离开他后,他像一头发怒的狮子一般砸毁了苏珊屋子里所有的物品,最终留下的,就是他临终前依旧握在手中的水晶球。
其实,无论是苏珊、水晶球还是“玫瑰花蕾”,凯恩所念念不忘、执着追求却最终未得的始终是一份纯真而温暖的情感。这种缺失从他的童年开始,仿佛受了诅咒一般,如同一个难以逃脱的梦魇,不断的吞噬着他的灵魂,使其不得安宁。
凯恩的故事以报业大亨赫斯特为原型,其中掺杂了赫斯特一生的对手普利策的逸事,以及导演兼主演奥逊・威尔斯的部分经历,因此显得十分离奇而精彩。查尔斯・福斯特・凯恩作为融合了上世纪初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两大报人的艺术形象,极为生动,他的故事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当时美国报业的繁盛与隐藏的弊端,也给今天的新闻人带来思考和警示。怎么做新闻,做什么样的新闻,在新闻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丰富多彩的答案。当业界的操守和底线一次又一次被挑战的时候,新闻人最初的初心也仿佛一枚在风中摆动的“玫瑰花蕾”,枝影倾覆间,知未可见。
实际上,做事和做人一样,都是需要有些不切实际的信仰的。如果太过于纠缠现实,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拘泥于分毫的较量,把重点放在不择手段的生存上,即使这个媒体暂时获得了立足之地,也终将失去受众的信任。新闻人应该是有梦的人,在这个时代仍然不失做梦的勇气,能做梦并且敢做梦,梦里的初心不能忘。又或许每个新闻人都有一个关于“玫瑰花蕾”的梦,只不过有人在迷惘中坚守,有人已永远失去,而有的人,还在寻找。
谁的“玫瑰花蕾”已经不再重要,新闻人做出的选择不管多么相异,都将交与历史检验。在多少年后,当后人回望前人来时路的时候,相信他们会给前人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