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电影观后感
龙种观后感(一)
近日,一部由美国好莱坞米高梅电影公司于1944年投资拍摄,讲述中国百姓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黑白电影《DragonSeed》(龙种)走红网络。这 部电影由四次摘得奥斯卡影后桂冠的凯瑟琳・赫本挑大梁主演,片中除了极个别亚洲面孔作为群演出现外,主演都是高鼻梁、深眼窝的外国演员。但这部“穿越”味 十足的电影,在近70年后的今天,还是令众多大众影评网网友大呼亮点很多,甚至将该电影封为“抗日神片”。
据记者了解,这部《龙种》于1944年7月20日在美国上映,讲述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年轻而勇敢的女民兵小玉带领村民与侵略者展开英勇斗争 的故事。许多网友表示,一开始之所以会打开观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出于好奇: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头戴斗笠、穿着中式布褂在田间插秧耕作,生活环境也是中国乡 间的情景,故事题材还设定为抗日,觉得不可思议。
看完整部电影后,大家纷纷表示完全超乎了自己的想象,大众影评网某网友感叹:“从布景到服饰妆容都很到位!”而“村野大叔”则说:“那个年代 好莱坞很少能找到华人演员,为了符合剧情需要,高鼻深目的西方演员都被特意化装成接近东方面孔,再搭配整体造型,抓住了那个年代中国普通农民的外貌特 点。”而“蛋塔”则说:“一开始以为是一部恶搞片,结果看完之后觉得此片确实秒杀当今不少国内的抗战片。除了英文对白,很难回过神感觉出这是外国人演绎的 抗日片。”
此外,剧中灵魂人物女民兵小玉由凯瑟琳・赫本出演,她被公认为美国电影界标志性人物,至今保持四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记录,对于她的演绎,网友 “坡坡”评价说:“赫本对中国村姑小玉的形象刻画入木三分,面对侵略者勇敢抵抗,劝父亲放弃土地和家园全力反抗敌人,甚是精彩。”
针对这部大众影评网千万以上网友给予“好评”的老电影,昨日记者电话采访影剧评人李星文,他说:“国内有些抗日题材的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不是说达不到这样的观 众反馈,只是一开始为了抢市场就故意做雷做傻,导致最后被大家吐槽。其实无论是什么人来拍抗日剧,只要抱着对历史敬畏,对艺术尊重的心,就一定能获得观众 认可。”
斯大林格勒观后感(二)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着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70 周年,京城电影院线热播俄罗斯首部3D 巨幕 大片《斯大林格勒》。 俄罗斯是英雄强悍的民族,在 二战中 付出了千万人的生命,打败了横扫欧洲不可一时的希特勒法西斯。今天的俄罗斯战争题材的文学艺术,无论如何表现都不为过。
此片由俄罗斯国宝级导演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执导,这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影片之一。 《斯大林格勒》 全片的基调为暗色调,影片油画般的质感,粗旷豪放厚重。在3D 特技场景渲染下,气势恢宏,悲怆感人。影片开始于日本大地震,一位俄罗斯救灾人员发现废墟下的俄罗斯同胞,由“五个父亲”的身世,引出了二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一组苏联士兵和一群德国士兵,加两个俄罗斯女人的故事。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整个二战乃至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也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故事发生于 1942 年秋斯大林格勒,影片以大见小,描述了伏尔加河畔一座老房子里,苏联红军与德军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一支 苏联红军向伏尔加河左岸的德军发起反攻后失利,几名苏联士兵在这次行动中得以到达伏尔加河左岸,并潜进了一座被德军占领的房屋与德军形成对峙,在这里他们遇到了电影的女主角,一位年轻漂亮的19 岁俄罗斯少女卡嘉,危机重重之中他们相互守候,互为依托。 导演以1 :1 的比例建造斯大林格勒街景,在拍摄电影开场的伏尔加河登陆战时,将搭建的心血全部被炸掉,真实再现宏大战争背景,衬托出战争中小人物的生死。影片穿越历史硝烟,反思战争。
让人最震撼的镜头是, 影片利用3D高科技技术,大炮的强攻,飞机的狂轰乱炸,机枪的扫射都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冲击。德军发现了苏军的企图,主动引爆油库。顿时火海一片,腾空烈焰燃烧着阵地,前线排山倒海进攻的苏军士兵葬身于火海,德军在战壕里庆幸。让人没曾想到的是,突然间许多浑身燃烧着烈火的苏军士兵跃上敌人的壕沟, 披裹着满身油迹的火焰, 怒吼着扑入德军的战壕,短兵相接肉搏在德军的阵地上。 苏军士兵的英勇顽强,勇于牺牲,让观众心灵深感震撼。
影片中,另一位苏联女人玛莎,因为长得与德国军官彼得。卡恩的妻子有几分相似,具有日耳曼女人和法兰西女人相结合的高贵气质,他不断给她送食品,死亡时刻开车救出了她。她被同胞的鄙视“法西斯娼妇”,她因恨而产生的爱。影片最后,两位女人被各自的情人同时带到安全的塔楼躲避炮火和子弹。19 岁的卡嘉活了下来,而爱上了德国军官的玛莎,最终被一颗来自俄军狙击手的子弹击中前额。她瞬间死在了努力保护她的德国军官的面前。影片淋漓尽致揭示了女人在战争中的无奈与无助。战争没有让女人走开,而是将他们的青春、美貌、生命、残酷的吞噬掉。
最感人温暖的一幕是:苏联士兵为卡嘉过生日。士兵们送给她一个惊喜,冒着枪林弹雨搬回来一个浴缸--- 生日礼物,让半年未曾洗澡的卡嘉洗个热水澡。他们在废墟的房间中装扮一新,点燃蜡烛围坐在一起。破旧的钢琴,柔软的沙发床,旧时的相框照片,无疑都看出战前生活的的温馨幸福。曾是着名男高音歌唱家的苏军战士,弹着钢琴唱着忧伤的咏叹调。如同和平时期,战争似乎远离了他们。影片没有用激烈的手法揭露和赌咒战争,而是通过俄罗斯人高贵、庄重的性格,细腻完美 的展示 人性去反思战争。 观众会注意到,影片中多次出现那个意味深长,斯大林格勒着名的《儿童环舞》的铜制喷泉。
影片的结尾,当德国军官彼得。卡恩为报复玛莎之死,组织德军强攻塔楼,俄军士兵终于联络到炮兵部队,将所在的精准坐标上报,随着一声:永别了,我的兄弟们!巨大的爆炸声中将影片推向了高潮。19 岁的卡嘉站在窗前,在弹火纷飞的凛冽火光中看着这一切, 苏军德军双方无数鲜活的生命在猛烈的炮火中灰飞烟灭, 观众也在影片中情感与艺术得到升华。当观众还沉浸在硝烟四起,影片此时有一句发人深省的发问:战争是什么?没有解释,没有答案,随即电影在悲壮乐曲中结束,留下的是黑白色滚动的字幕。
这部耗时三年拍摄的巨制电影,以二战最残酷,最血腥的厮杀为背景,揭开了战争的悲痛、残酷、 惨烈,展现战争险境下人性的光芒和爱的力量。它告诉现在的人:战争不可再来!好的战争影片都是以反对非正义战争这样的主题而结束。 《斯大林格勒》亦如此。
抗日儿童观后感(三)
在家里里我看了一篇电影叫《抗日儿童》,我现在给大家讲一下这篇电影的主要内容和我看了之的感觉吧。
这些坏日本军要抓一个女八路因为她得手里有重要文件所以要把她救回来,女八路受了伤给两个抗日儿童团的小孩儿发现了,于是,一个小男孩放了鸽子回家,等鸽子一回家就带便他们找到了女八路,于是老爷爷把女八路带回家,日本军来了大怒,杀了老爷爷也,那个小男孩很伤心,之后他的几个伙伴都给抓了起来,说如果不把女八路交出来,我就把他的伙伴全部被杀死,还有好几个小孩儿就是抗日儿童团的,最后儿童团只剩下两个人了。他们跟日本军生死拼搏,后来一个小孩儿的叔叔来了把小日本给杀了个精光,最后中国人战胜了,小日本输了。
我看完后感觉那个小孩很可怜还有那些死去的中国人。小日本是在是太坏了,但是中国的八路军和儿童团还是勇敢的将小日本给打败了。
我敬佩这些中国的抗日军人和儿童团的小英雄们。
硫磺岛来信观后感(四)
第一次看这部影片是2006年12月13日,因为喜欢伍德的片子,所以买了《硫磺岛》的dvd回家看。先说说我当时的想法:我出生在南京,从小对日本这个好战的民族没有好印象,可以说是深恶痛绝,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城上空都会响起防空警报。1937年的这天,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很难想像当时的南京人绝望到了什么程度。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当日本军国主义的屠刀在中国肆意挥舞使我们的祖辈们生灵涂炭的时候,日本本土的人民在做些什么?他们知道些什么?美国人呢?从甲午战争开始,日本这个弹丸之地上的狂热份子就在不停地蹂躏着中国,在他们的眼里有一点人性可言吗?那些所谓皇军的亲人们,你们在想些什么呢?还是在为你们的男人能够早日凯旋而祈祷?因为你们什么都不知道,这是立场的不同,你们的心灵和你们的人性就如同你们的国家一样狭隘!每一次,无论是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旅顺大屠杀纪念馆、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完后,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对日本民族的憎恨。我的老家在东北,听我祖辈讲起当年日本鬼子在家乡的暴行,我头皮气得都发麻,真恨不得自己生在当年,好手刃几个鬼子!!
带着这种心情,在12月1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是耐着性子看完了《硫磺岛》这部电影,不能否认,从剧本和导演手法出发,这部电影确实客观的反映了那场战争,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那种极右的思想还是让人觉得有点恶心。站在21世纪,我们不能去改变历史,但是历史的真实性这在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不知到当时的硫磺岛真正发生了什么事。是的,日本士兵的壮烈牺牲,是为了保护他们远在本土的亲人不受到战争的牵连,但是这些士兵中间不少是从中国战场上面下来的,你们在中国干什么?也是为了保卫你们的家人吗?剧中说到,靖国神社会有你们的一席之地。我不想牵扯太多的政治,过去了60多年的事情,重新翻回来看看,小日本,你们真的是很愚昧啊,一个靖国神社的灵位就值得你们这样灭绝人性?在中国,甚至是西方世界,换句话说,只要是有文明存在的地方都知道,人死后最怕的事情就是身首异处,俗话说“死要留全尸”,然而你们的所谓武士道文化,竟然是以死后被人斩首为荣,我想不通,我只看到了人与禽兽的区别。你们在最后无法抵抗的时候,想的不是和敌人同归于尽,而是以自杀的行为来获得自己所谓的荣誉,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因为你们骨子里面就是懦弱的!美国人打败了你们,你们知道服了,可见你们不光懦弱,而且欺软怕硬。硫磺岛战役轰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大门,我带着这种情绪看了这部电影,影片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振奋人心,不如当年看《珍珠港》来的爽快和励志。
今天,我又翻开了这部电影《硫磺岛》,我带着一种平静的心态欣赏了这部作品,我的心灵被震撼了。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被伍德导演蒙蔽了。对于电影情节我不必多讲, 栗林忠道对西乡说的那句话“救过你两次就有第三次”感动了我。西乡的心理描写也许是大部分当年的日本士兵的写照,他们对于战争之外的事一概不只,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什么是正义,自己站在的是不是正义的那一方。一封美国士兵山姆的家书中,妈妈让儿子要站在正义的立场上,早日凯旋归来,戏剧化的是他的儿子却死在了日军的病床上。清水,因为不愿意杀一条狗而被调到硫磺岛充当炮灰。西乡、清水之类的日本士兵的眼中的正义是什么呢?导演告诉了我们,就是他们对自己亲人和家乡的爱。这些人被无情的军国主义麻痹了思想,在战争中充当了邪恶的角色,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可悲,为了不让这一丝仅存的战争中的人性泯灭,导演让西乡活了下来。我想如果他有幸回到本土,60年以后看看自己的历史,(www.huamate.com)那时他会想些什么呢?换句话说那些原来在中华大地上肆虐的皇军战士,你们老了以后想的又是些什么呢?电影拍的艺术性胜过了写实,整个观看过程中,我都在欣赏栗林忠道的智慧和他的行为,但是这个人曾经也在中国战场上屠杀过中国人,我理解了,这可能就是作为一个当时日本军人的宿命,他们彻底的被洗脑了,满脑子都是帝国伟大,终于天皇的思想,他们的人性只有在自己家人和同胞面临危险的时候才能显露出来。
我彻底的思考了。二战,世界一百年中最残酷的战争。但是我们把历史的篇章往前翻翻,在我们中国鼎盛的时期,周围的国家也没有少受到我们所谓帝国的欺凌,这让我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再这样纠缠于战争的对与错和民族之间世代遗留的矛盾,还有意义吗?我们再刨根问底归咎原因,还有必要吗?历史就是历史,不能改变也不能抹灭,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阶段,如果60、70年不够,我想100年、200年的时间总能化解我们这段历史的恩怨了吧。但是我还是想说,真正有智慧的民族是不会选择逃避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侵华战争不是日本人民的错,是你们的统治者犯下的滔天罪行,时间能够赦免他们的一切过失,但是你们要警醒,不能让你们的后代重蹈历史的覆辙,在你们的教科书上应该写下浓重的、真实的笔墨来评价这场战争。错就是错,不能一错再错。在那场战争中,不是有像西村那样的人回去了吗?问问他们,让他们的一点人性来感化你们的后代,告诉你们历史的真像,这样不是很好吗?对于你们在战争中失去的亲人,虽然他们对我们来说是邪恶的,但是我说了,60年过去了,恩怨应该化解了。你们可以去用你们的方式来祭奠他们,我想,替他们的灵魂赎罪,在他们死后帮他们找回人性是最好的方法,而不是去参拜什么靖国神社。如果你们还是以死后能在靖国神社中有一席之地为荣的话,那不久的将来,你们的后代将和你们的祖辈一样,会犯同样的错误。你们现在的年轻人中很可能有人会成为当年的东条英机。
我是一个80后,我希望日本的80后能够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来评价那场战争,我相信年轻人的思想是开放的,不会收一些人的蒙蔽和蛊惑,我们之所以能有现在的美好生活,世界能够和平,应该归功于战争中的人性,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将这些人性好好的传承下去。
这,就是我现在再看《硫磺岛来信》历史是一面镜子,镜子中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残酷,还有人性的一面,牢记残酷的教训,时刻警醒自己,这才是影片带给我的启示。
近日,一部由美国好莱坞米高梅电影公司于1944年投资拍摄,讲述中国百姓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黑白电影《DragonSeed》(龙种)走红网络。这 部电影由四次摘得奥斯卡影后桂冠的凯瑟琳・赫本挑大梁主演,片中除了极个别亚洲面孔作为群演出现外,主演都是高鼻梁、深眼窝的外国演员。但这部“穿越”味 十足的电影,在近70年后的今天,还是令众多大众影评网网友大呼亮点很多,甚至将该电影封为“抗日神片”。
据记者了解,这部《龙种》于1944年7月20日在美国上映,讲述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年轻而勇敢的女民兵小玉带领村民与侵略者展开英勇斗争 的故事。许多网友表示,一开始之所以会打开观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出于好奇: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头戴斗笠、穿着中式布褂在田间插秧耕作,生活环境也是中国乡 间的情景,故事题材还设定为抗日,觉得不可思议。
看完整部电影后,大家纷纷表示完全超乎了自己的想象,大众影评网某网友感叹:“从布景到服饰妆容都很到位!”而“村野大叔”则说:“那个年代 好莱坞很少能找到华人演员,为了符合剧情需要,高鼻深目的西方演员都被特意化装成接近东方面孔,再搭配整体造型,抓住了那个年代中国普通农民的外貌特 点。”而“蛋塔”则说:“一开始以为是一部恶搞片,结果看完之后觉得此片确实秒杀当今不少国内的抗战片。除了英文对白,很难回过神感觉出这是外国人演绎的 抗日片。”
此外,剧中灵魂人物女民兵小玉由凯瑟琳・赫本出演,她被公认为美国电影界标志性人物,至今保持四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记录,对于她的演绎,网友 “坡坡”评价说:“赫本对中国村姑小玉的形象刻画入木三分,面对侵略者勇敢抵抗,劝父亲放弃土地和家园全力反抗敌人,甚是精彩。”
针对这部大众影评网千万以上网友给予“好评”的老电影,昨日记者电话采访影剧评人李星文,他说:“国内有些抗日题材的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不是说达不到这样的观 众反馈,只是一开始为了抢市场就故意做雷做傻,导致最后被大家吐槽。其实无论是什么人来拍抗日剧,只要抱着对历史敬畏,对艺术尊重的心,就一定能获得观众 认可。”
斯大林格勒观后感(二)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着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70 周年,京城电影院线热播俄罗斯首部3D 巨幕 大片《斯大林格勒》。 俄罗斯是英雄强悍的民族,在 二战中 付出了千万人的生命,打败了横扫欧洲不可一时的希特勒法西斯。今天的俄罗斯战争题材的文学艺术,无论如何表现都不为过。
此片由俄罗斯国宝级导演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执导,这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影片之一。 《斯大林格勒》 全片的基调为暗色调,影片油画般的质感,粗旷豪放厚重。在3D 特技场景渲染下,气势恢宏,悲怆感人。影片开始于日本大地震,一位俄罗斯救灾人员发现废墟下的俄罗斯同胞,由“五个父亲”的身世,引出了二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一组苏联士兵和一群德国士兵,加两个俄罗斯女人的故事。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整个二战乃至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也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故事发生于 1942 年秋斯大林格勒,影片以大见小,描述了伏尔加河畔一座老房子里,苏联红军与德军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一支 苏联红军向伏尔加河左岸的德军发起反攻后失利,几名苏联士兵在这次行动中得以到达伏尔加河左岸,并潜进了一座被德军占领的房屋与德军形成对峙,在这里他们遇到了电影的女主角,一位年轻漂亮的19 岁俄罗斯少女卡嘉,危机重重之中他们相互守候,互为依托。 导演以1 :1 的比例建造斯大林格勒街景,在拍摄电影开场的伏尔加河登陆战时,将搭建的心血全部被炸掉,真实再现宏大战争背景,衬托出战争中小人物的生死。影片穿越历史硝烟,反思战争。
让人最震撼的镜头是, 影片利用3D高科技技术,大炮的强攻,飞机的狂轰乱炸,机枪的扫射都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冲击。德军发现了苏军的企图,主动引爆油库。顿时火海一片,腾空烈焰燃烧着阵地,前线排山倒海进攻的苏军士兵葬身于火海,德军在战壕里庆幸。让人没曾想到的是,突然间许多浑身燃烧着烈火的苏军士兵跃上敌人的壕沟, 披裹着满身油迹的火焰, 怒吼着扑入德军的战壕,短兵相接肉搏在德军的阵地上。 苏军士兵的英勇顽强,勇于牺牲,让观众心灵深感震撼。
影片中,另一位苏联女人玛莎,因为长得与德国军官彼得。卡恩的妻子有几分相似,具有日耳曼女人和法兰西女人相结合的高贵气质,他不断给她送食品,死亡时刻开车救出了她。她被同胞的鄙视“法西斯娼妇”,她因恨而产生的爱。影片最后,两位女人被各自的情人同时带到安全的塔楼躲避炮火和子弹。19 岁的卡嘉活了下来,而爱上了德国军官的玛莎,最终被一颗来自俄军狙击手的子弹击中前额。她瞬间死在了努力保护她的德国军官的面前。影片淋漓尽致揭示了女人在战争中的无奈与无助。战争没有让女人走开,而是将他们的青春、美貌、生命、残酷的吞噬掉。
最感人温暖的一幕是:苏联士兵为卡嘉过生日。士兵们送给她一个惊喜,冒着枪林弹雨搬回来一个浴缸--- 生日礼物,让半年未曾洗澡的卡嘉洗个热水澡。他们在废墟的房间中装扮一新,点燃蜡烛围坐在一起。破旧的钢琴,柔软的沙发床,旧时的相框照片,无疑都看出战前生活的的温馨幸福。曾是着名男高音歌唱家的苏军战士,弹着钢琴唱着忧伤的咏叹调。如同和平时期,战争似乎远离了他们。影片没有用激烈的手法揭露和赌咒战争,而是通过俄罗斯人高贵、庄重的性格,细腻完美 的展示 人性去反思战争。 观众会注意到,影片中多次出现那个意味深长,斯大林格勒着名的《儿童环舞》的铜制喷泉。
影片的结尾,当德国军官彼得。卡恩为报复玛莎之死,组织德军强攻塔楼,俄军士兵终于联络到炮兵部队,将所在的精准坐标上报,随着一声:永别了,我的兄弟们!巨大的爆炸声中将影片推向了高潮。19 岁的卡嘉站在窗前,在弹火纷飞的凛冽火光中看着这一切, 苏军德军双方无数鲜活的生命在猛烈的炮火中灰飞烟灭, 观众也在影片中情感与艺术得到升华。当观众还沉浸在硝烟四起,影片此时有一句发人深省的发问:战争是什么?没有解释,没有答案,随即电影在悲壮乐曲中结束,留下的是黑白色滚动的字幕。
这部耗时三年拍摄的巨制电影,以二战最残酷,最血腥的厮杀为背景,揭开了战争的悲痛、残酷、 惨烈,展现战争险境下人性的光芒和爱的力量。它告诉现在的人:战争不可再来!好的战争影片都是以反对非正义战争这样的主题而结束。 《斯大林格勒》亦如此。
抗日儿童观后感(三)
在家里里我看了一篇电影叫《抗日儿童》,我现在给大家讲一下这篇电影的主要内容和我看了之的感觉吧。
这些坏日本军要抓一个女八路因为她得手里有重要文件所以要把她救回来,女八路受了伤给两个抗日儿童团的小孩儿发现了,于是,一个小男孩放了鸽子回家,等鸽子一回家就带便他们找到了女八路,于是老爷爷把女八路带回家,日本军来了大怒,杀了老爷爷也,那个小男孩很伤心,之后他的几个伙伴都给抓了起来,说如果不把女八路交出来,我就把他的伙伴全部被杀死,还有好几个小孩儿就是抗日儿童团的,最后儿童团只剩下两个人了。他们跟日本军生死拼搏,后来一个小孩儿的叔叔来了把小日本给杀了个精光,最后中国人战胜了,小日本输了。
我看完后感觉那个小孩很可怜还有那些死去的中国人。小日本是在是太坏了,但是中国的八路军和儿童团还是勇敢的将小日本给打败了。
我敬佩这些中国的抗日军人和儿童团的小英雄们。
硫磺岛来信观后感(四)
第一次看这部影片是2006年12月13日,因为喜欢伍德的片子,所以买了《硫磺岛》的dvd回家看。先说说我当时的想法:我出生在南京,从小对日本这个好战的民族没有好印象,可以说是深恶痛绝,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城上空都会响起防空警报。1937年的这天,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很难想像当时的南京人绝望到了什么程度。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当日本军国主义的屠刀在中国肆意挥舞使我们的祖辈们生灵涂炭的时候,日本本土的人民在做些什么?他们知道些什么?美国人呢?从甲午战争开始,日本这个弹丸之地上的狂热份子就在不停地蹂躏着中国,在他们的眼里有一点人性可言吗?那些所谓皇军的亲人们,你们在想些什么呢?还是在为你们的男人能够早日凯旋而祈祷?因为你们什么都不知道,这是立场的不同,你们的心灵和你们的人性就如同你们的国家一样狭隘!每一次,无论是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旅顺大屠杀纪念馆、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完后,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对日本民族的憎恨。我的老家在东北,听我祖辈讲起当年日本鬼子在家乡的暴行,我头皮气得都发麻,真恨不得自己生在当年,好手刃几个鬼子!!
带着这种心情,在12月1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是耐着性子看完了《硫磺岛》这部电影,不能否认,从剧本和导演手法出发,这部电影确实客观的反映了那场战争,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那种极右的思想还是让人觉得有点恶心。站在21世纪,我们不能去改变历史,但是历史的真实性这在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不知到当时的硫磺岛真正发生了什么事。是的,日本士兵的壮烈牺牲,是为了保护他们远在本土的亲人不受到战争的牵连,但是这些士兵中间不少是从中国战场上面下来的,你们在中国干什么?也是为了保卫你们的家人吗?剧中说到,靖国神社会有你们的一席之地。我不想牵扯太多的政治,过去了60多年的事情,重新翻回来看看,小日本,你们真的是很愚昧啊,一个靖国神社的灵位就值得你们这样灭绝人性?在中国,甚至是西方世界,换句话说,只要是有文明存在的地方都知道,人死后最怕的事情就是身首异处,俗话说“死要留全尸”,然而你们的所谓武士道文化,竟然是以死后被人斩首为荣,我想不通,我只看到了人与禽兽的区别。你们在最后无法抵抗的时候,想的不是和敌人同归于尽,而是以自杀的行为来获得自己所谓的荣誉,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因为你们骨子里面就是懦弱的!美国人打败了你们,你们知道服了,可见你们不光懦弱,而且欺软怕硬。硫磺岛战役轰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大门,我带着这种情绪看了这部电影,影片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振奋人心,不如当年看《珍珠港》来的爽快和励志。
今天,我又翻开了这部电影《硫磺岛》,我带着一种平静的心态欣赏了这部作品,我的心灵被震撼了。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被伍德导演蒙蔽了。对于电影情节我不必多讲, 栗林忠道对西乡说的那句话“救过你两次就有第三次”感动了我。西乡的心理描写也许是大部分当年的日本士兵的写照,他们对于战争之外的事一概不只,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什么是正义,自己站在的是不是正义的那一方。一封美国士兵山姆的家书中,妈妈让儿子要站在正义的立场上,早日凯旋归来,戏剧化的是他的儿子却死在了日军的病床上。清水,因为不愿意杀一条狗而被调到硫磺岛充当炮灰。西乡、清水之类的日本士兵的眼中的正义是什么呢?导演告诉了我们,就是他们对自己亲人和家乡的爱。这些人被无情的军国主义麻痹了思想,在战争中充当了邪恶的角色,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可悲,为了不让这一丝仅存的战争中的人性泯灭,导演让西乡活了下来。我想如果他有幸回到本土,60年以后看看自己的历史,(www.huamate.com)那时他会想些什么呢?换句话说那些原来在中华大地上肆虐的皇军战士,你们老了以后想的又是些什么呢?电影拍的艺术性胜过了写实,整个观看过程中,我都在欣赏栗林忠道的智慧和他的行为,但是这个人曾经也在中国战场上屠杀过中国人,我理解了,这可能就是作为一个当时日本军人的宿命,他们彻底的被洗脑了,满脑子都是帝国伟大,终于天皇的思想,他们的人性只有在自己家人和同胞面临危险的时候才能显露出来。
我彻底的思考了。二战,世界一百年中最残酷的战争。但是我们把历史的篇章往前翻翻,在我们中国鼎盛的时期,周围的国家也没有少受到我们所谓帝国的欺凌,这让我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再这样纠缠于战争的对与错和民族之间世代遗留的矛盾,还有意义吗?我们再刨根问底归咎原因,还有必要吗?历史就是历史,不能改变也不能抹灭,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阶段,如果60、70年不够,我想100年、200年的时间总能化解我们这段历史的恩怨了吧。但是我还是想说,真正有智慧的民族是不会选择逃避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侵华战争不是日本人民的错,是你们的统治者犯下的滔天罪行,时间能够赦免他们的一切过失,但是你们要警醒,不能让你们的后代重蹈历史的覆辙,在你们的教科书上应该写下浓重的、真实的笔墨来评价这场战争。错就是错,不能一错再错。在那场战争中,不是有像西村那样的人回去了吗?问问他们,让他们的一点人性来感化你们的后代,告诉你们历史的真像,这样不是很好吗?对于你们在战争中失去的亲人,虽然他们对我们来说是邪恶的,但是我说了,60年过去了,恩怨应该化解了。你们可以去用你们的方式来祭奠他们,我想,替他们的灵魂赎罪,在他们死后帮他们找回人性是最好的方法,而不是去参拜什么靖国神社。如果你们还是以死后能在靖国神社中有一席之地为荣的话,那不久的将来,你们的后代将和你们的祖辈一样,会犯同样的错误。你们现在的年轻人中很可能有人会成为当年的东条英机。
我是一个80后,我希望日本的80后能够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来评价那场战争,我相信年轻人的思想是开放的,不会收一些人的蒙蔽和蛊惑,我们之所以能有现在的美好生活,世界能够和平,应该归功于战争中的人性,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将这些人性好好的传承下去。
这,就是我现在再看《硫磺岛来信》历史是一面镜子,镜子中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残酷,还有人性的一面,牢记残酷的教训,时刻警醒自己,这才是影片带给我的启示。
- 雨人电影观后感
- 萤火之森电影观后感
- 妈妈别走电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