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雪龙号有感
参观雪龙号有感
李明娜
蓝天如洗,四周的能见度非常高,坐在大巴士里,两旁的景物清晰得象西方古典油画,一幅一幅送往迎来。9月9日上图信息沙龙团队去参观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大巴士进入一大片开阔地,近处,一条大船赫然站立,红白两色,争相辉映,不用问,这就是雪龙号了,它象一条刚出厂的新船,丝毫看不出南征北战的苍桑感。
近年来,新闻媒体不时传来关于南极、北极我国科学考察队的报道,但感觉是南极北极离我们非常遥远,没有想到的是,雪龙号这条船很多时候都在上海,在外高桥码头停靠、歇息、整修、待发,迎来一次又一次新的挑战和凯旋。今天登上它庞大的身躯,自豪感和愧疚感交织在一起,促使我迫切想知道关于它的一切。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是我国在苏联解体后,1993年从乌克兰低价进口并按照中国方需求改造而成的,它是我国最大的、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雪龙号坚固耐寒,能以一定的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船身长167米、宽22.6米。1994年10月至今,雪龙号已先后31次赴南极、6次赴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物质补给运输任务。在严格意义上说,它是一条抗冰船,它的破冰能力是破冰船中等级最低的,它常常靠着自身的坚韧来回撞击坚冰,退一点、走一点,最后全力冲过去,硬是杀出一条"血"路。它的船体钢板在摄氏零下40度,也不会变形。两位年轻船员为我们现场讲解,如数家珍。年轻壮实的那位说他已经三上南极,他愿意一辈子干这行;老练稳重的那位已经在这里干了六年有余,他俩给人的印象是敬业和自信,谈吐中自然流露出一种职业的自豪感。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锻炼人、培养人的地方。据说这里有三多:一是地图多,墙上、桌上、仓内仓外,地图、海图、航次图……不少队员自带地图及地球仪;二是规矩多,安全守则、消防守则、节水守则、环保守则等;三是讲座多,极地考察队队员是来自五湖四海多个领域的优秀专业人才,为了共同的使命,在这条船上相聚,工作、生活、学习,朝夕相处,这是一段多么难得、多么荣幸的人生经历啊。
走进船舱一间会议室里,一眼看见邓小平1984年10月15日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31年过去了,铮铮之言,依然震撼。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贺词贺信、嘉奖留影,历历在目,可见每一代国家最高领导人对极地科考事业始终如一的支持和重视。
令我注意和感兴趣的是,我国政府对雪龙号长期的后续投入,从1993年3月第一次改造投入三千万人民币后,基本上每年都投入巨资进行更新改造,从通讯导航设备到海洋科考设备,从工作设施到生活设施,全面进行升级换代,使之具有先进的导航、定位、自动驾驶系统及通讯系统,能够容纳2架直升机的机库和一个停机坪,以提高航行保障和运输能力。尤其是2014年12月我国第31次南极考察队首次利用国产机器人在南极冰盖自主行走,经受九极大风和零下摄氏40度低温环境考验。雪龙号与时俱进,在不断奉献的同时,一直在自我完善和成长。
驾驶室、实验室、生活区……从一楼到七楼,再到甲板,人流进进出出,拍照提问,不亦乐乎。听说雪龙号的参观并未完全对公众开放,而公众对它的兴趣却日益浓厚。我想,如果能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孩子们来此看看、体验一下,对他们的影响一定是深刻的,在这里可以体会到,实现中国梦并非空想、树立当科学家的理想并非遥远。
雪龙号,不是一条普通的船,它承载和积淀着几代人的梦想和实践、理想和奋斗,见证着中国极地科考队员们和船员们吃苦耐劳、艰苦卓绝的精神,他们共同为中国航海史添上了重彩浓墨。
夕阳下,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大楼和雪龙号与我们相视作别,另一边是涌动不息的江水、隔江相望的船厂和岛屿。雪龙号呵,你能否告诉我,哪一天,你又将起航?哪一天,你又将归来?从今天起,你已经走入我的视线,牵动我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