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之子高文毓事迹观后感
大山之子高文毓事迹观后感(一)
近日,多次报道了退休干部高文毓13年绿化荒山的事迹,之前我先后两次听了高文毓先进事迹报告会,每次都深受感动。他造福后人、倾力生态建设的创业精神和他热爱家乡、献身生态、人老心不老的无私奉献精神,他甘于清贫不图荣华的党性风骨和他伟大的人格力量、执着的人生追求,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和领略到他事迹的丰富内涵和鲜明时代特征。他的执着与坚守,让我感受了他有大山一样朴素的胸怀;他的无私和奉献,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高尚的情愫。他不仅是我们农委班子成员的典范,还是全委党员干部的楷模,更是全体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以高文毓精神作为一面镜子,作为一面旗帜,掀起学习高文毓同志的热潮,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学先进、比先进、争先进、赶先进"活动,传递正能量,扎实有效推进党建工作,通过党建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导向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农委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一、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搞好党建工作前提
紧紧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创建学习型机关,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作用。以学习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准确把握中央、省、市、县纪委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和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实践活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农委机关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和驾驭复杂局势能力,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依法行政水平和推动工作的能力。树立农委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
在抓党建工作中,农委制订机关年度理论学习计划,班子成员提前拟定课题,人人撰写党性修养学习材料,每周一、周五组织全体人员辅导学习,通过改造我们的学习,全委党员领导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及时掸去思想灰尘、祛除作风积习,校正行为偏差,从内心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通过学习举一反三,人人写心得体会和观(读)后感,真正在思想上自省,对自身言行进行深刻的审视,与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保持距离;在行为上自律,警钟长鸣,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与道德准则;在工作中时刻系群众于心头、知民情民意、晓民忧民愿、解群众之难。
农委班子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放在了各项工作的首位,抓党建工作从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入手,要求全委党员干部在党纪国法面前,"高压线"碰不得,"警戒线"闯不得。建立和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订了《关于开展"工作秩序涣散、纪律松弛"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农委党员干部转变作风、廉洁自律的规定要求,我作为"一把手"负总责,坚持亲自抓、带头抓,层层抓落实。针对作风建设,对照习总书记"三严三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委机关制定了办公用房、出勤、财务、公车管理等相关规定并严格执行,加强监督检查,杜绝各类乱作为、不作为、不廉洁、不守纪等问题发生。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纪律约束,防止权力失控、行为失范。领导干部带头模范遵守党的各项纪律,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这种监督约束,并不是束缚党员干部的手脚,而是为了防止干部犯错误,这是对干部最大的爱护、最好的保护和最真诚的帮助。
二、提升服务水平,党建工作是提高行政效能建设的基础
农委要以务实的作风认真做好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从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做起。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贴近群众,联系群众,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实转变党员干部作风,坚守服务群众无休止符。坚持从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做起,对照县委要求,结合农委实际制定出更具体的细则。通过开展"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集中走访活动和全委机关及农技人员"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以"下乡就是上班,岗位就在田间"的思想理念,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农户,下情上达,传达群众的心声,及时了解农民群众的意愿诉求,开展"为民办实事"竞赛活动,提高办事效率。农委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百名农技人员进百村联千户"活动,形成长效机制,着重解决群众实际困难,通过开展技术跟进服务,及时地解答指导农民技术方面的问题,为农民朋友提供服务"三农"的政策信息。农委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开展"爱岗敬业,创先争优"活动,全委党员干部分批次深入全县帮扶点逐户走访群众,发放征询意见卡,包联全县78个行政村或经济专业合作社,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发展现代农业,党建工作是做好农委中心工作的保证
围绕发展这个核心,农委以党建工作拓展延伸开来,深入下去,以党建引领机关工作、业务工作的开展,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大胆地做好工作创新,在争取项目立项、立项项目抓出成效,抓出亮点,做成品牌上下功夫,全面提高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农委承担全县粮食安全生产、以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业建设、"一村一品"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科技示范户培训工作等六大重点项目工程。农委在项目建设实施中,对项目进度,完成效果,全线跟进,全程监管。全委党员领导干部紧紧抓住粮食高产创建,在面临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下,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采取农耕补贴,扩浇保墒的有力措施,确保种粮面积不减。同时积极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农业生物防治技术和化学防治技术,开展"一喷三防"工作,加强粮食作物后期管理,保障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今年我县粮食总量有望实现"十一"连增;全县超额完成了新增设施蔬菜2000亩目标,加快推进南卫万亩循环示范区和高效农业建设;实施发展22个具有特色主导产业的专业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农民增收;实施对全县233户900人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全县600户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训,辐射带动10000户;组织全县600户种植业示范户和100户养殖业示范户进行技能培训,为全县农业现代化发展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党建工作引领和项目示范带动作用,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市场化手段,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有力地推动农委各项工作的开展,全面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进程。
大山之子高文毓事迹观后感(二)
一场秋雨过后,山西芮城县中条山南麓的虎庙山上满目翠绿。沟崖边,一丛丛侧柏长得郁郁葱葱;山路旁,酸枣、柿子挂满枝丫,像一盏盏小红灯笼……而眼前的这一切,浸透了高文毓老人15年的心血。
今年78岁的高文毓,15年来靠着一双胶鞋、一把镢头、一个蓝背包、一顶草帽,绿化荒山万余亩,栽树160多万株,硬是把一座座光秃秃的山梁变得林丰草茂。村民们夸他是中条山的"新愚公",干部们称赞他是芮城的"杨善洲".
芮城县东山底村是名副其实的"山底村",村北的虎庙山,山坡地一片连一片,沟壑梁峁,纵横交错。带着绿化家乡荒山的想法,1956年,成绩优异的高文毓选择了北京林学院林学系水土保持专业。大学毕业后,高文毓被分配到山西省水利厅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从事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工作。
1999年,62岁的高文毓婉言谢绝了原单位的续聘,毅然决定返回家乡,承包荒山栽树,让家乡的光山秃岭绿起来。1999年11月,高文毓与芮城县南卫乡政府签订了虎庙山1万亩荒山绿化治理任务,承包期限是70年。
虎庙山位于中条山的南麓,阳坡光照强烈且时间长,土壤里含水少,大多数时间处于干旱状态。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当地就年年组织人上山栽树,然而,几十年过去了,虎庙山还是光秃秃的,水土流失反而比过去更严重,只要刮风,满山遍野都弥漫着尘土。
凭着几十年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高文毓认为在荒山上栽树,最要紧的一是要坚持科学植树,二是要有守望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虎庙山这样贫瘠的山上植树成林。
"在山上种树不像在平地上种树,(www.huamate.com)每一次种树都是精细活,容不得马虎,更不能蛮干,要讲究方法,还要有一种耐力,和大自然比耐力。"高文毓说。
遇到多是石头的地方,高文毓就用钢钳在石头层上凿出个坑,然后从山下运些土填上,再栽树,他把这形象地称为"客土栽培法".上山的15公里通道上的侧柏树,就是这样一棵一棵栽上去的。如今这些柏树已经长到两米多高,翠绿挺拔,沿着山岭蜿蜒曲折。
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高文毓创造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高氏栽树法",在海拔800米到1300米之间的阳坡栽植侧柏最适宜;油松要长在海拔1600米以下阴坡及半阴坡的地段;沟底适合栽核桃树;缓坡适合栽杏、梨等经济林;山洼平地适宜种黄芩、柴胡等药用植物。
为了提高栽植树木的成活率,一开始高文毓带着家人一车一车地把水往山上拉,每种一棵就灌一棵。最近几年,他开始在山上打旱井(水窖)蓄积雨水。高文毓说:"在干旱贫瘠的荒山上造林,要讲科学,要和老天爷比韧劲、比耐力。"不怕慢,单怕站".只要树苗能成活,荒山早晚要成林。"
15年来,为了上山栽树,光他家的三轮车就换了6辆,轮胎不知换了多少条;家里的镢头、钢铣不知换了多少茬,胶鞋不知换了多少双……
经过多年连续栽植,如今的虎庙山上侧柏成林,早年栽的一些核桃、山杏、山梨树,现在都挂了果。高文毓告诉村里乡亲,山上的杏、核桃大家都可以去采摘,想要多少摘多少。就是一点,不要把杏树、核桃树弄坏了。高文毓经常告诉家人,虎庙山不是咱家的,咱们只是在给国家护山,虎庙山是大家的,永远是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