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空接触影评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2-04-24 13:53:10 阅读:

  超时空接触影评(一)

  在看这部影片之前,便已经知道,美国人大部分相信这部影片所讲述的内容。我看完之后,我相信,不仅是老美,大部分看过这个电影的朋友都会惊讶于这部影片的“真实性”。

  一、关于外星人接触

  影片里有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当女主角的项目组找不到赞助经费的时候她说,去向好莱坞要赞助去,他们已经靠外星人赚了那么多的钱。

  诚然,好莱坞这个巨大的电影机器,总是会在不时折腾点外星人来赚大家的眼球。过早的影片因为技术原因,很多已经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大概就从七十年代后回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和外星人有关的科幻片。

  影片中的外星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善意的,一类是恶意的。而善意的外星人里面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便是斯皮尔博格指导的《E.T》和《第三类接触》,而恶意的外星人,也是广大观众最为喜爱的一种类型,这一类的影片往往有出色的声色效果,如近年来难得的科幻精品――十年前的《ID4》(中文译名为《天煞》或《独立日》),还有《火星人玩转地球》、《星河战舰》以及去年上映的《世界之战》,里面的外星人无一不是穷凶极恶的家伙。这一类影片,最为直接的反映了地球人对外来生命的一种恐惧,或者是便是一种对宇宙恐惧的客观反映。

  上面提的这些我们所熟悉的外星人影片,可以说是一种具体化的第三类接触影片,其表现为:

  1、影片内的外星人都是具有一个具体的形体,或者是被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不同于地球人体形的一种形体,这里除了《火星人玩转地球》以及《第三类接触》中还保留着较为强烈的人类沙文主义的痕迹,其表现为里面的外星人还有强烈的人类的形体特征,但随着特效技术的发展,影片里的外星人便越来越脱离人类形体特征,如《星河战舰》中的虫以及《世界之战》中的三足外星人。而较早的科幻片如改编自凡尔纳的小说而拍摄《月球旅行记》以及这类的影片,影片内的外星人便干脆是人类形体的模样,而近年来一些关于外星人的影片由于经费的限制,也被设计成人类的模样(如《K星访客》),其原因和早前的科幻影片差不多。

  2、这些影片的外星人和人类大多无法找到一个和人类共同的沟通点。除了《第三类接触》中尝试用音乐来沟通之外,其他影片的人类与外星人的沟通基本是靠最为直接的形体动作来实现。从现在看来,斯皮尔博格在《第三类接触》中找到了外星人和地球人之间存在的最有可能产生共鸣的元素――音乐和数字这样――,其思想意识还是比较超前,也对沟通有了更为理性的探索,而他的另外一部作品《E.T》便显得浪漫的多。

  这两个我暂且称为“两大原则”,供后面的文字引用。

  这便是对大家所熟悉的外星人影片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二、颠覆“两大原则”

  《超时空接触》和以往的科幻影片所不同的地方便是对我上面所提的“两大原则”进行了不小的颠覆。

  首先便是外星人的形体问题。

  到了影片的结尾,我们始终没有看到外星人的形体,外星人是化成人类形体的一种虚像来表现。这个手法,可以说是颇为吸引人的。因为这种处理方法,既保持了我们对外星人这种未知文明的神秘感,又保持了影片整体并不天马行空的一种基调。

  再来便是影片最为出色的一个部分――外星人与地球人的沟通。

  除了影片最后,外星人化为人类的形体与人类直接用英语沟通略有点脱离于科学之外,之前的沟通都是用一种真实的,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沟通最到的实现方式是电波。这也是最为被观众所接受的一个细节,经过诸多媒体的报道,大家几乎都明白,现在地球正在以电波的方式向宇宙发送沟通信息。

  当接收到电波后,外星人是以数学中的质数这种几乎是宇宙共用的语言来进行初次沟通,这一个细节的处理上,使得影片的真实性又上了一层,从庸俗的角度来说,这给这部影片增加的科学性。

  再来便是所反馈的电波,最早让人类看到外星人的图像化信息是1936年希特勒在柏林奥运会上的讲话。无线电波的速度接近光速,因此到了26光年外的织女星,织女星收到光波后再反馈信息直到我们收到,这一来一回去了52年,36年加上52年为88年,之间加上织女星人分析数据以及策划于地球人的沟通花个几年,电影里所表现的年份大约是在97年(这从影片内出现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便可以推算其年份),因此时间上也是相当吻合,这使得影片的可信度又高了一层。

  此时与外星人的沟通还仅仅是基础层面上的,影片到了这个时候用一个隐藏的波段,带出了与外星人沟通的一个飞跃,在其隐藏的波段中找到了图像,并加以解密。这时得到了一个“对”和“错”的沟通概念,到了这个时候,和外星人的沟通已经进入到相对先进的是非逻辑的层面上,而这个是否逻辑的发现,也是基于数学――从这点上可以看出,本片就沟通方面的层层叠进是比较严谨的。因此,影片的大半部分都在围绕在如何沟通这个问题上,而此时,观众虽然没有看到外星人,却已经无时无刻不感到外星人的存在。

  到了是非逻辑的发现后,其他的沟通内容便顺其自然的一点点的向我们展现,这里,便不多作阐述了。如果别人要问,本片最大的看点是什么?那无疑便是地球人与织女星人之间的“沟通”,纵然,他们大部分时间没有正面沟通。

  再值得一提的便是影片末尾人类与织女星的正面沟通。可以说,这里的沟通是最为游离于影片风格之外的一次沟通,也是最为“不科学”的一次沟通。但仔细想想,倘若织女星人的科技领先我们许多,那么找到一个可以和我们进行正常沟通的方式那也应该正常,当然,影片最后这种“沟通”方式也与影片的另一主旨有关,这里下面可以说到。

  三、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这个也是本片所描述的一个重点。

  到底科学和宗教是否有冲突,难道他们就不能找到一个共同点,让其和谐共存?影片让一对情侣,一个是宗教主义者,一个是科学家,如此两种不和谐的身份在影片内成为一对情侣,这便表达了本片的另外一个意图――科学和宗教其实不是水火不相容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科学和宗教是谁也离不开谁。

  可以说,这个主题是本片的一大内涵所在。

  在影片里,女主角参加选拔的时候被问到“是否相信上帝”,这其实便涉及到一个信仰的问题了,而到了影片最后,女主角通过那个有强烈隐寓味道的飞行器,经过一系列的蠕虫隧道到织女星,本身就充满了宗教味道――代表着诞生――而诞生,便是宗教和科学的一个典型的“和谐”案例。这样看来,贯穿影片的一个主题,甚至可以说推动整部影片剧情发展的最关键的内涵便是“信仰”,科学家需要信仰,这和宗教人士离不开信仰一样的道理。而最后女主角在织女星上看到化身为自己父亲的外星人,本身就充满了天他及宗教的味道――因为女主角始终怀念他的父亲,并且脑海里始终有那副画的画面,因此织女星人根据他的脑袋里的所想给他构筑了一个几乎天堂般的世界,而这个天堂,也是因为女主角本身的信仰而“诞生”的。

  看过此片的朋友一定忘不了影片内无所不在对这个世界的讽刺,包括普通人和政府,而被影片赏识的人,其实都是属于上面所说的有信仰的人,甚至可以说,讽刺众人只是一个幌子,最主要的还是突出信仰这个主题。

  四、视觉

  再不科幻的科幻片,都总归有点视觉效果的,本片也不例外,可以说,本片大部分时间都不存在我们在其他科幻片中所看过视觉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在飞行器还没完工之前,这个片子看起来都象是一个科学记录片。

  但后来影片的飞行器的制造,爆炸,以及女主角在隧道中穿梭,一直到最后在油画一般的“梦境”中与织女星人的对话,可以说都是一次视觉享受,可以说影片最后出现的太空的景色以及“油画”,都无一不给人天堂的感觉。也正是这种感觉,在这次纯科学旅行中找到了一点宗教的感觉,这和我上面所说的本片的主旨是一致的。

  因此,本片的特效镜头不多,但都很出彩,有个词来表示就是――点题。

  五、影片的开头

  特意强调下影片的开头,一个相当精彩的开头。

  也是一个地球的特写,然后镜头一直拉远,伴随着镜头的远去,背景有电波的声音,而镜头离地球越远,那电波里所传达的信息便越老――其实,影片一开始就告诉大家,电波飞向了太空,这便为后来的“沟通”埋下了伏笔――最后,镜头成了眼球,最后的这种处理方法很多影片常用,但多数是为了表现而表现,却没有多大的实质性意义,而用人的眼睛来包含整个宇宙,这本身就充满了哲学的味道,倘若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又可以理解为眼镜发现这个世界,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所见的,并不是所有――影片一开始便用这样一个四分钟的长镜头,一下便将整个影片的基调以及主题奠定。

  六、源于真实

  我想,《超时空接触》能被大部分观众所接受,还是源于这部影片的真实性,除了前面所说的科学方面的真实,还有就是镜头中无时无刻出现的克林顿,这和其他影片随便找个演员来扮演总统来得有说服力。很佩服这个导演,能够找到符合这部影片主题的克林顿镜头,并加以剪辑,和影片结合得如此完美,当然,也不排除找个长得特象克林顿的演员或者说真的是克林顿客串来着的可能,由于没有影片花絮,一切都只是猜测。但无疑这种手法,再和影片中那些真实的地方加以结合,便让我们感觉到了“真实性”,这种手法,其实早在《阿甘正传》中便用到。

  七、结语

  科幻片,永远是电影人的宝藏,《超时空接触》告诉我们,其实科幻并不一定要靠出色的特效来吸引观众(至少,本片的卖点并不是视觉效果),科幻片,对于中国影片来说,几乎还是个空白,或许基于技术以及其他客观原因,我们还无法作出如《ID4》这样的影片,但《超时空接触》这样的影片,中国还是有能力拍摄的,然而,在这种影片面前,中国电影却不得不面对一个软肋――剧本。可以说,《超时空接触》的剧本是成就整部影片的基础,影片内对诸多细节的刻画也是现在诸多中国电影所无法做到的。看过《科幻世界》这本杂志后,发现中国还是有不少的科幻人才,至少,里面的不少文章都是可以加以改编,拍摄成如《超时空接触》这种类型的影片。至少,这样的影片比那些所谓华而不实的中国魔幻片来得更有意义一点。

  超时空接触影评(二)

  《超时空接触》是艾莉独自的探寻之路,孤独、倔强、不无迷惘的坚持 。喜欢这部影片的人,与其说被艾莉痴迷的事业所吸引,不如说被她执着的信念 所感染。聆听,是我们多数人已经丢失的生存本能、已经丧失的心灵感应。浮躁无处不在,甚至侵入学术界,艾莉导师所代表的“实用派”就是一个例证。这类把科学界当成职场来混的老科学家,钱钟书 先生在《围城》中曾形象地揶揄:“这‘老’字的位置非常为难,可以形容科学,也可以形容科学家。不幸的是,科学家跟科学不大相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为了“保值”片中这位老先生可谓大胆老脸,先是取消艾莉不切实际、“无异于职业自杀”的项目经费,后又在艾莉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横插一杠,成为新型飞行器的首位乘客。但我们不能因此说他人格卑劣,缺乏起码的科学素养。他屡次劝戒艾莉实际点儿也是为她好,作为国家科研经费分配方面有发言权的人士之一,他必需考虑投资回报率问题,而不仅仅听凭兴趣,毕竟这是纳税人的钱,取之于民就该用之于民,投放在看不到一点希望的渺茫项目上无疑是说不过去的极大浪费。美国一向是个实用主义的国家,对理想主义又抱有折衷的宽容甚至倡导态度,这正是其科技一直保持领先的原因(说诀窍也行)之一。金钱作为一项“原罪”是需要被洗刷的,所以社会上的富人热衷于扶持科学项目,建立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这类机构,给天才科学家们提供一个“智者休憩的旅店”,等人类思想火花的绽放。艾莉为筹集研究经费四处碰壁,幸亏她遇到海登,这位垄断工业巨头、亿万资金随心所欲的操纵者,却有一个不灭的科学梦和开阔的思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和艾莉互相成全。理想主义高若庙堂,可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

  科幻小说写到一定程度,无法避免地会涉及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甚至可以说,好的科幻小说即是较好解答二者关系问题的小说。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挑战人类原有“神”的概念的权威;另一方面无论科技怎样发展,只要光速的限制不突破,人类始终在浩渺的宇宙面前望洋兴叹、束手无策,敬畏之心油然而生。《超时空接触》也不例外,作者卡尔・萨根在接受《首映》杂志采访时,这样解答美国人的“外星人情结”:“外星生命的问题是可想见的最深切的哲学和科学问题之一,(www.huamate.com)洞见着我们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不仅如此,它还是一面往往以相当宗教的方式反映我们的希望和恐惧的绝佳镜子。”原著中的探讨,在影片中变本加厉成为左右情节发展的中心。神学家彭马,就是为这个中心而设置的关键人物,而我恰恰觉得,本想成于萧何,反而败于萧何,用力过猛导致彭马这个人物、及人物背后所代表的宗教追问相当牵强,他和艾莉之间的亲密关系所象征宗教与科学的矛盾统一,简直造作,消解了一段情感起码的自然美感。当然这只能代表我个人的主观意见,也许我无法欣赏马修・麦康纳的表演方式,百思不得其解他那招牌式的“大舌头”嗓音究竟性感在哪里,并且也不相信朱迪・福斯特扮演的艾莉会“臣服”于如此浅薄的性感。

  摒除这些主观的偏见,彭马这个人物在影片中“十处打锣九处在”的作用也使人困惑。哪怕他的身份是总统的宗教顾问,外星生命传来信息的解读会议也是相当专业的科学讨论,轮不着一个外行指手画脚。他对艾莉没有信仰的指责非常狭隘,从而拖累了整部影片,使其成为美国价值观的鼓吹手,而不是整个人类仰望星空的憧憬之作。假若不信God就被轻易扣上没有“信仰”的帽子,那这世界上没信仰的人多了去了。很显然艾莉有自己的信仰,对太空智慧生命 执着地聆听、追寻,就是她的信仰。影片中二人关于信仰问题曾进行过这样的交锋:

  艾莉:知道奥坎氏简化论吗?

  彭马:不知道。

  艾莉:就是说,最简单的解释往往是正确的。想想看,以下两种情况哪个更有可能:神创造了我们而不给我们任何存在过的证据;还是神根本不存在,我们创造了神,好让我们不感到那么孤单和渺小?

  彭马:你爱你父亲吗?那么证明一下。

  艾莉:……

  多年前看这一段似懂非懂,仿佛也跟艾莉一样,被彭马催眠了、说服了。这次重温,我却感到自己被得罪了,也就是说,逻辑思维能力被嘲笑了。显然彭马在此偷换了概念,艾莉无法证明对父亲的爱,和神的存在没有证据,完全不是一档子事儿,不能用一个推导另一个。艾莉的父亲的确存在过,留下了无穷多的证据和记忆,正是这些导致艾莉对父亲的怀念和爱无法磨灭。反讽的是,经历一场在人们眼中子虚乌有“太空旅行”的艾莉在听证会上,也面临同样窘境:无法证明。于是她说了一段极富“宗教感”的辩解词:“我无法证实,甚至无法解释,但我知道这是真的,关于宇宙、幻想。作为人类,我们是多么渺小而微不足道,但同时我们的存在又是多么地可贵。我们必须有所敬畏地活着,敬畏着一个比我们更伟大的存在。因为我们并不孤单。”

  从表面上看,事实终于“教育”了艾莉,使她和宗教达成了和解,原先在信仰方面与她有重大分歧的彭马,反而最能理解她,也坚定地相信她,实际这里面又存在一个偷换概念的逻辑问题:

  第一步:神创造了我们而不给我们任何存在过的证据;

  第二步:艾莉的太空旅行无法证明,但确实存在;

  第三步:得出结论,神确实存在。

  用逻辑推理可以证明神,同样也能否定神,“上帝万能,能否造出一块连他自己都搬不动的石头”,是古往今来最让教徒们头疼的问题。所以说,逻辑无法解释神,你只需信仰。而科学始终需要解决一个“第一推动”的问题:那便是宇宙大爆炸是有目的的还是偶发事件?说到底,宗教和科学都是对终极真理的追问,归根结底“意义”二字――人类存在的意义,宇宙演进的意义。在人类能力尚且微薄的“蒙昧时代”,最好宗教的归宗教,科学的归科学。

  设想一下,假若真有主宰宇宙命运全知全能的神存在,他们将会怎样看待恒河沙数中的一粒沙?地球上现存所有的宗教都太自高自大,以为“神”关心的就是我们人类自己,阿瑟・克拉克在其短篇小说《星》中,对此有过辛辣讽刺。不开拓思路(象影片中的神秘人物海登一样),人类的身体摆脱了地心引力的束缚,心灵也摆脱不了――哪怕外星智慧给你打开了时空之门。反观阿西莫夫在《最后的问题》中,把宗教和科学结合得多么完美,殊途同归极有可能,但这里面有个前提条件:你必须放弃“人形神”的概念,转而想象自然神的伟力。

  遗憾的是,卡尔・萨根在影片制作过程中去世了,否则作为副制片人的他,或许会奉献给观众一个不太一样的结局,至少不会那么矛盾。小说原著里艾莉不是独自进行这趟吉凶未卜的太空旅行,世人眼中一瞬的跌落,实际走了十八个小时,不是孤证。对各国科学家来说,时空之门打开的同时,强大的电磁场导致仪器全部失控,没有留下任何记录很好解释,何至于非要艾莉去国会接受一帮无知政客咄咄逼人的诘问,还百口莫辩!

  以上种种因素决定了我的矛盾心态,这部影片我常重温,却不能放上“推荐”名单。导演在主旨把握上的失衡,或者说野心过大,放眼星空的同时又妄图探究人类的内心,给出一个关乎信仰的终极答案,顾此失彼,导致一部概念优秀的科幻电影更多地“沦为”一部励志片。但艾莉毕竟不是阿甘,艾莉意志坚定的追寻和阿甘无意识的率性之间,从因到果都有本质区别,相同的演绎方式成就一个,不可能成就另一个。

  迷失、隔绝和孤寂,大概是所有智慧生命共同的心灵桎梏,只有彼此“接触”,这种空虚才可以忍受。因此才有了”太空漫游“的系列故事;才有了无数艾莉坚持枯燥的聆听;才有了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巨人之眼“,面朝星空,捕捉无垠的宇宙间穿梭着、任何一点微弱的讯息,碰巧掠过我们的地球。

  生命的形式不断进化,突破肉身限制达到意念的自由境界,无数科幻小说都为我们想象了这一前景。远眺宇宙深处的心灵会涌起怎样的感受,“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面对几个太阳同耀星空的奇景,艾莉热泪盈眶、语无伦次,恨自己不是个诗人,无法描述这一“神迹”。

  我总反省自己不该这样苛刻,以至于人为减少观影乐趣,每部影片都有可取之处――至少一点。比如这部影片的开头段落:地球上传来嘈杂的无线电波,随镜头拉远年代愈久,渐至无声;太阳系、银河系、仙女座大星云,一一远去,抵达宇宙荒芜地带,绝对的静寂……

  还是库布里克那句话:“核心里有神的概念――可是,那并非传统神人同一论中神的形象。”

  超时空接触影评(三)

  单看名字,会以为是一部科幻作品,可很多人看了之后都觉得上当,因为“幻想”的部分只占很少部分,而且其情景与想象的“第三类接触”也很不一样。然而,就题材与内容而言,这又是一部最纯粹的科幻电影,纯粹到“原教旨”的程度。

  因为,本片触及了一切科学研究最根本的问题:什么是真相?

  一般来讲,科学是探究真相的最有力工具。科学揭穿了无数被宗教掩盖的真相,从而造成一种科学与宗教对立的想法。而事实上,许多著名的大科学家却又是虔诚的信仰者,如牛顿,如爱因斯坦。这个矛盾怎么解释呢?

  《超时空接触》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以女主人公的遭遇说明了一个看似浅显实则深刻的道理:现有的科学并不能解释一切。至少,女主人公无法解释她的时空旅行、无法解释她与亡父(实际上是外星人)的接触,因为她在已知的科学系统中找不出证据。她只能“坚信”她是有过时空旅行的。但怎么能证明她的“坚信”不是一场梦呢?这是一个“庄周梦蝶”般的困境。

  科学到这个程度,其实已经与信仰混为一体了。因为在这个程度,科学认知上的“真相”充当了宗教系统中“先知”的角色:你怎么向后知后觉们解释你的先知先觉呢?到了这个份上,“时空旅行见外星人”和“碰见上帝”已经没有任何本质区别了。

  原著作者卡尔萨根(美国著名天文学家与天文物理学家)借助这个故事,让我们同时认清了科学与信仰的本质:科学是总结已知探究未知的途径,信仰是对未知的崇拜与尊重。那个著名的“圆周”比喻大家都是听过的:圆周内是已知的知识,圆周外是未知的领域,圆周越大,表明科学的认知范围越大;但同时,能够接触到的未知领域也更多了。对待未知的茫然、特别是在穷尽科学之后仍然觉得茫然的情绪,会激发出“宇宙真他妈的神奇”的自然想法,从而发展出对神奇宇宙的无限崇拜。但是,这种崇拜,不是以一个“人格化的神或上帝”作为诉求对象的,它纯粹是一种最原始但有最彻底的尊重感悟――这种感悟正是最原始宗教的本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爱因斯坦是“信教”的,但他信仰的不是人格化的基督,而是一个只存在他脑海中的完整神秘的宇宙本体。

  对于信仰的狂热是个很有趣的现象,什么人最虔诚?回答是:最不懂科学的人,以及最懂科学的人。只是,这两类人信仰的完全是不同的东西,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上。举个简单的类比:很多人信佛是求得佛祖保佑,而极少数人信佛,是想从佛法中探究生命及存在的本相。前者是无知者的茫然恐惧,后者是求知者的钻研,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信仰也是有不同层次的。科学本身不仅存在信仰问题,还存在如何“科学地信仰”的问题。对宇宙万物保持必有的敬畏心态,这不是无知与懦弱,恰恰是真正的科学探索精神。正所谓“无知无畏不算勇,有知有畏方成圣”。

  当然,电影在用故事与图像表现这种辩论的时候,个人认为,还是存在硬伤的。例如相对论的原理,科学界的同志们都是懂得一些的。那么,这群懂得相对论的同志们,怎么可能在最后的听证会上集体质疑女主角所说的地球一秒钟内所经历的10小时地外旅行呢?这帮家伙怎么能否定瞬间空间旅行的可能性呢?最关键的是,如果不相信相对论的时空穿梭推论,那凭啥相信外星人的穿梭器管用而不惜投入巨资呢?在这个意义上,剧本颇有些自相矛盾。很明显,最后的这种局面,只是为了营造强烈的戏剧冲突,而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剧本在逻辑上的严谨性。

  其实不止逻辑问题,剧本在桥段设计方面,也有些庸俗化的迹象。最典型的就是那个混进发射台搞恐怖爆炸的“宗教原教旨”人士。很难想象,如此重大级别的机密场所,会让他堂而皇之的混进来。这也只能说是剧本为了制造转折而搞的噱头了。

  不过,在另外的剧情元素上,本片的确做得异常真实,例如关于宇航员资格的问题。挑选代表最前沿科学研究的宇航员却要求持有一定的宗教信仰,这看起来非常矛盾,实际上是对现实世界的最真实写照。作为科学家的卡尔萨根没有想当然地唯科学化,他在故事中尽可能地引进了真实的政治与社会因素。在美国这样自命民主的国家,大众思维的确会很慎重考虑“代表性”问题。因为“外星接触计划”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项目,它还带有浓厚的政治与文化意味,各种势力的参杂也就毫不奇怪了。

  影片在特效方面也做得相当不错(当年还不算太出名的WetaDigital有参与),尽管那个外星人提供图纸的发射台在远景的时候显得特别“单薄”――明显是作为背景叠加上去的。但在影片其他很难意识到的地方,导演则米司机同学还是痛玩了一把蛊惑特效。片中有一段当时克林顿总统的电视讲话画面,其实是根据真实的录像重新剪辑然后更改嘴型而成,原始素材是克林顿同学在火星登陆计划方面的演讲。另外有一些则是需要对镜头特别敏感才能发现的。例如当少女时期的主人公发现父亲倒在地下室时,有一个她从地下室一直跑上两层楼到洗手间拿药物的长镜头,镜头始终对准、跟随她的身影,最后现出的却是从洗手间玻璃窗上映出的图像――这在实际拍摄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乃后期数码合成的产物。有了数码合成这件利器,现在的确可以明确地说:没有什么镜头是不能实现的了。

  凭借真正的科学精神与探讨勇气,《超时空接触》成了最特别的科幻电影。它将科学探索中最前沿的问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观众;虽然为了情节牺牲了小部分严谨性,但仍然可算作好莱坞制作的、最具科学性的科幻片。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