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影评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2-04-24 13:53:33 阅读:

  钢的琴影评(一)

  这是一部怀旧的电影,那俄罗斯风味的背景音乐,陈旧废弃的厂房,高耸入云的烟囱,甚至公式化的讲演,都在缅怀一个逝去的时代。这是一部80后,90后无法理解的电影,一群下岗工人折腾半天,鼓捣出一架钢体结构的钢琴,有什么意义吗?这是一部拍给50后,60后甚至70后的人看的电影,只有他们才能产生深深的共鸣,理解那架钢琴背后的含义。

  我还记得上学时骑车从重工业区穿过,那林林重重的管道仿佛构成了另外一个世界。如今那道独特的风景已经不在,要么被夷为平地,要么被替换成酒店超市。时代结束了,可人还在,如何面对新时代是这批被改革大潮冲击的头晕脑胀的人首要解决的问题。我还记得在这特殊时期,父亲每天回家愁眉不展,母亲每天惶惶不安,那个时候我还不能理解失业的痛苦,直到我毕业那年,才知道个中艰难。

  从小被教育“只要好好学习,国家会给你工作”,“工厂有托儿所,医院,宿舍,你的生活完全由工厂负责照顾”......直到有一天,一个声音说“国家照顾不了你们了,工厂必须倒闭,你们自寻出路吧”。想想这批人,老的有50多岁,年轻的不到20岁,下岗后能做什么?专业覆盖面太窄,其它行业肯定不会招个没有经验的人来培训,符合专业的私企,更倾向招年轻的一代,便宜又有发展潜力。不要跟我说每晚七点档里面提到的在私企中名声鹊起的老师傅,那种人毕竟是少数,能在上千万下岗工人中占到几成?

  在《钢的琴》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陈桂林的同事们有的改行卖猪肉,有的成了配钥匙师傅,还有的去捞偏门。而陈桂林凭着自己的音乐天赋,也勉强能混日子,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将要失去女儿。恐怕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当他说出要做一架钢琴的的时候,这个决定里一半是和老婆赌气,一半是潜意识里对现实的呐喊:“你可以剥夺了我的时代,但你阻止不了我去打造属于那个时代的烙印。”这也是他的同事们一拍即合的原因。在影片中我没有看到这批被时代遗弃的人的抱怨,不满,我只看到了他们面对现实的无奈。虽然他们偶尔也发泄一下,尝试偷个钢琴,打个群架,但心里,都充满着对逝去时代的无限缅怀。

  几经挫折,钢的琴终于完成。在影片片尾处,由起重机徐徐吊起这架特殊的钢琴时,我心潮澎湃,那锃亮的琴板代表着不屈的精神,那精致整洁的琴键透露出精湛的技艺和辛勤的汗水,这架琴仿佛是骨感现实身上的傲然双峰,挺拔耸立,桀骜不驯的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存在。当陈桂林女儿小心翼翼的问道:“能出声吗?” 我哑然失笑,泪水划过面颊,看到陈桂林和同事惬意的在一旁欣赏女儿在钢琴上快乐的弹奏,他们心里一定很安慰吧。

  你看到我低下高昂的头,你看到我跪下男儿的膝,你没看到的,是我心中永远有一处地方,有理想,在不羁的歌唱。

  钢的琴影评(二)

  《钢的琴》是由张猛导演,王千源、秦海璐主演的影片。主要叙述的是讲述了一位父亲为了女儿的音乐梦想而不断艰苦努力,最后通过身边朋友的帮助用钢铁为女儿打造出一架钢琴的故事。故事跌宕起伏,由于家庭贫困,上世纪90年代初,陈桂林经历许多事情之后,最终造出了一架钢琴,他和他的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

  一、主题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看来本影片的主题即为歌颂父爱。在上世纪90年代,虽然家中不富裕,但是为了女儿的抚养权,借钱买琴,和大伙偷琴后被抓,后来又看许多关于制造钢琴的书来想着造一架钢铁制造的钢琴,虽然小园被妈妈小菊接走了,但是他仍然将钢琴造好。

  影片还有另一个胖头,在他发现女儿被欺负后,提着铁棍,不顾一只胳膊已经骨折,去找小混混,当大伙找到安昌业时,胖头叹气了一声放了他,摇头转身而去,亦是父亲对女儿的爱,不想再伤害毕竟还是个孩子的安昌业。

  二、镜头

  本影片运用了推、拉、摇、移四种镜头运动拍摄,运用最多的是移镜头。影片开始时,丧葬礼上六人乐队,移镜头,从六人乐队移动到了淑娴,之后,又从七人移动到了葬礼的花圈上;下一个是在老师家中对女儿的拍摄,从小园的左后方移动到了她的右后方,平移拍摄,为我们展现出小园在弹钢琴的画面;第二次同样运用移镜头拍摄在夜晚学校里在点着蜡烛弹钢琴的小园,介绍了背景环境;在地摊儿上桂林和淑娴吃饭聊天,运用移镜头拍摄下来,走在道路上,下一个镜头也是移镜头,拍摄两人在路上走;还有打麻将的场面,运用移镜头为观众展现出事情发生的地点,以及其将发生的事;偷琴前小聚餐……

  本影片主要用的就是移镜头来拍摄,用镜头语来叙述故事发生的过程。摇镜头是在桂林后想象着,弹钢琴,仅仅一个人雪花飘落,镜头摇上去,后又摇下去。拉镜头是在下一个镜头出现时运用,在工厂里商量如何造钢琴时,将钢琴的钢铁构架推入箱时,还有影片结尾时将造好的钢琴用机器的过程中,都用的是拉镜头。

  三、构图

  首先是画面安排,前景元素在桂林和淑娴聊天时运用,在淑娴屋里,有别致的鱼缸,就是只有一条鱼在竖立的玻璃管里游动,竖着七八根养着鱼的玻璃管,由于透视关系,前景的景物一般比较大,较容易吸引观众注意力,当时是淑娴在前景后方用俄语唱歌;其次是珠帘,镜头拍摄桂林说话时用了前景的拍摄。

  影片中的画面构图的边缘位置拍摄。一开始乐队演奏时喊停后,桂林靠近左边边缘线说话,但没有出现喊停的那个人;桂林去找朋友造琴时,同样也是靠近边缘线,朋友未出现在镜头中。表现出了一种郁闷压抑的情绪。

  片中多次运用了镜头的分界线,在王抗美和桂林的对话时,左边是王抗美,右边是桂林,偏右点是一个炉灶烟筒车位一条较为偏斜的自然分界线,两人是不同的,对话中我们也可发现王抗美是丧偶,桂林是离异。

  在桂林去接小园时,由帘子的檐也成为一种构图画面,半开到一半的两扇帘子构成了三角构图,三角中是小园弹钢琴,是从桂林的视点拍摄的,透过三角又对桂林坐在椅子上进行了正面拍摄。

  四、景别

  影片中人物对话多运用的中景、近景拍摄。而在影片开头两人讨论离婚实时是全景拍摄,背景是工厂;同样是在同一地点,运用的景别是俯拍近景,内容是桂林让小菊抚养小园,放弃了对女儿的抚养。

  对在做“钢琴”时,在纸板上画键盘,在桌子上钉钉子,以及制作工具的特写,桂林动作的大特写,展现出他对女儿的爱。虽然不让在教室里练,但希望女儿坚持下去,用木板上画的键盘代替钢琴的黑白键进行训练,并且用心去练。在制造钢琴时,每个人的分工详细,都进行了近景拍摄,展现出了友情,朋友间的互帮互助。钢琴造好后庆祝,镜头有对一个倒下的电动车进行了大特写,桂林的爸爸去世了。

  五、光线与色彩

  本影片的基础色调是较为灰暗的,对人物的光线上的处理是自然光,片中出现过三次的工厂里由上到下射来的阳光,斜射的直射的,以及在淑娴以风衣短裤的形象出现在工厂里时,背景即为射下来的光线。

  影片中出现了两次与用人工光源,出现的舞台效果。第一次是在偷琴后,幻想着他在弹钢琴,飘着雪花,一束光投到他与钢琴上,周围是黑暗的;第二次是在秋叶满地桂林和淑娴在会场听讲《烟囱的改变构想图》,大家鼓掌后出现了两束光打在淑娴和桂林所在的位置上,由上到下呈锥形。

  六、拍摄方面

  首先是拍摄高度方面。运用到移镜头,两人对话时几乎用的都是平角拍摄,镜头与人物处于同一水平面;对于造好的钢琴,桂林与淑娴作为主持人主持婚礼,对当时的乐队,还有片头片尾出现的两次小山坡上桂林与父亲的聊天画面,在进行拍摄时用的都是仰拍。

  其次是拍摄方向方面。本部影片与其他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对某一特殊事物进行拍摄时都会进行正面拍摄、两个侧面拍摄以及背面拍摄,影片中多次出现桂林与小园弹琴时的侧面拍摄,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空间感,同时也具有叙事的效果。对桂林骑着小摩托带着父亲时,进行了侧面拍摄,背景是动态背景,进行了正面拍摄、背面拍摄,还有改变视点,由他人转换成主人公桂林的视点,对前面的路进行拍摄,是换面更具有真实性和动感。在造琴前一晚,他们的欢唱中运用了正面拍摄;在“服装促销”时,先是对淑娴以及乐队的正面拍摄,令观众会在潜意识下会认为台下肯定会有许多人在看演出,当镜头给他们以背面拍摄时,发现台下竟无一人观看。

  七、音乐与音响

  本影片的背景音乐多为淑娴所唱的歌曲,影片一开始的《三套车》、乐队演奏的《步步高》、小园弹的《粉刷匠》。在影片中追打小混混时出现的急促又有节奏感的音乐;影片中出现过两次的《超级玛丽》的游戏音乐;在偷琴之前的汽车上的大合唱;还有《婚礼进行曲》;造琴前在卡拉OK的大合唱;淑娴在片中唱的俄语歌,以及庆贺时的《斗牛士》手风琴、小号、长号的合奏。(www.huamate.com)音乐使用频率很高,是影片更具有艺术气息,文艺氛围。影片以小园弹制造的钢的钢琴,曲子与她在夜晚教室里的是同一首,来结尾,使观众有了思考的空间。

  影片中也用到了音响效果,摩托声、炸鱼声、火车鸣笛声、火车在铁轨上行驶时的声音,是影片又具有了乡村气息,令观众身临其境,是影片更具有立体空间感。

  钢的琴是怎样炼成的,它是由父爱、团结、友情与关爱共同铸成的,钢琴中含了不少的智慧与汗水,讲述了旧时代人们之间的小故事,却反映了人民的智慧与爱,也许这就是这部《钢的琴》被称为佳片的原因吧。

  钢的琴影评(三)

  我没有看这个电影,只大概看了一下剧情简介和海报,就知道肯定赔钱。影评人对于它不吝精力地“叫好”,实际上反映出文化的饥荒问题,然而,又有谁知道,今天中国商业大片的糜烂,也是这帮影评人弄的!

  回顾一下历史往事吧,看看媒体人的无聊、做作、“故作专业”的不负责任,以及由媒体平台带来的“无聊群体暴力”。

  1994年,张艺谋正在“攻关”中国商业类型片,其推出了后世叫好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今天看来,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商业电影,如果当时能够有一些理智而清晰的鼓励声音,中国商业电影不至于“被逼到”今天“魔幻大片”的地步,但是,就是没有!

  媒体几乎以压倒性地嘲讽和抨击张艺谋的“文艺范儿”,却丝毫没有考虑到《摇》一片,除了创作上的商业性考虑之外,在包装和发行上几乎没有任何建树。一个电影票房好不好,后两者几乎占到百分之八十甚至更大的因素,然而,几乎所有的“影评人”统统忽略了,他们只看到《摇》一片和当时进口的《真实的谎言》之间票房的巨大差距,却没有整体性看到“两个项目”在全面操作层面:制作、发行、上映,这三点上,中国电影所面临的“投资”和“发行思维以及技巧”等等的差距,他们一股脑地怪罪《摇》一片仍旧有的一丝“摇摇欲坠”的“人文关怀”是“多么地不商业”,然而,十年后,对商业电影的强烈抨击以及对文艺片的“热情呼唤”,也是这帮人干的。

  回到话题:《钢的琴》为何票房不待见?什么样的电影票房待见?

  《钢的琴》从剧作题材来说,属于“苦大仇深”一类的,但又不是“重大、具有震撼性”的题材,所以,这种“平民之苦”难免让人觉得“泪水连连”,这是最最不待见的题材。电影不是电视剧,你让观众进入电影院看别人的“家长里短”,看别人的“生活苦乐”,这是可笑的,谁愿意看?这种事儿,不如在家里围着炉子说得了!

  我不认为《钢的琴》有多么深的人文关怀,比起《小武》来说,它差的太远了。比起《孔雀》来说,它又缺乏更加足够的广度和深度,也缺乏足够的胆量,不然,它干嘛塞入那么多“幽默”桥段呢?还不是为了票房?

  苦大仇深,不是艺术价值。可怜巴巴,也不是艺术价值。艺术的价值在于深度和广度,在于其无可辩驳的事实与思想的力度,在于其表达思想之时采用的形式和手段的突破,以及二者与思想的结合和贴切程度。

  这就是艺术感觉。

  类似这种电影,比如《好大一对羊》等等,也是纠缠在“商业和艺术”之间,举棋不定,最终导致二者皆无。只可惜,二位导演始终没有搞明白:电影的剧作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不是一个可笑的小品就能够解决了问题的?

  从包装和发行上来说,《钢的琴》几乎没有任何宣传和卖点,因为它就是一个不上不下的作品。在这里,我们最好不要将宣传和卖点看成是“绝对的不屑”,任何历史上的艺术大师之所以能够在各种“史料”中留下他们的“艺术风格”,很大程度也是因为他们的“主张”,其实,这种“独特”的主张,既是艺术的突破,也是“宣传”和“出卖”的原点。

  可是,《钢的琴》偏要将商业和艺术对立起来,它不愿意用真切的深度来打动观众,因为他害怕打动不了。它也不愿意用纯粹娱乐化的故事和拍摄手法来娱乐观众,那样,他又觉得没有深度,所以,这种不上不下的创作,注定了他的失败。

  你让发行公司怎么卖?卖什么?

  谈到创作,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一个电影的主题,不能浓缩在一句话里面,则电影是失败的。如果一个电影的“情节”可以浓缩在一句话里面,电影也是失败的。前者讲的是思想,后者讲的是“创作技巧”。电影剧作和小品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电影剧作必须符合电影的本性,然而,电影的本性恰恰不是故事,尤其不是小品。换言之,如果你能够在一句话的“叙事文本”中就可以将一个电影的“全部具体情节”都讲完了,那么,这个电影必然陷入浅薄和表面化。

  电影的本质,导致它必须采用空间、时间结合一体以及“曲折离奇”来讲述,只有这样,观众才能在“光怪陆离”的“镜头空间”内,感受电影艺术的巨大魅力,才能吸引观众。然而,《钢的琴》的故事:一个父亲为了给儿子一架钢的钢琴,经历了怎样怎样的事情。看看这句话,几乎已经将剧作全部讲透了,那么,这个电影的“光怪陆离”的“镜头空间”在哪里?

  这就是脱离了电影本质的剧作,也就是脱离了电影艺术巨大魅力的“小品”,它因为忽略了电影的镜头本质,所以,它几乎不算是一部纯粹的电影作品。

  这种电影,谈不上多少人文关怀,因为相比我们民族所遭受的苦难来说,这种平民算是幸运得多的了,不信,诸位可以去看看《夹边沟记事》中,那些人们的遭遇。相比朱自清的《背影》来说,《钢的琴》只是一个“由导演臆想出来的伪关怀空间”,如果说,导演的创作来源于他曾经所看到的一些事情,那么,至少,他在表达这些事情的时候,并没有组织好自己的创作思维和语言。“一个父亲制作一架钢质的钢琴”,看上去很有父爱,也很有力度,其实,这种力度超出了它的风格限制――现实主义创作,那么,他所“臆造”的“钢制钢琴”所希望传达出的“沉重父爱”以及“平民艰难”,就充满了导演自己的“编造痕迹”,这种编造,在艺术上叫――做作。

  那么,什么叫做震撼呢?

  《小武》中,扒手小武的一句“我是警察”,那叫震撼。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买橘子时两度爬上站台的笨拙和无力,那叫震撼。《祝福》中,祥林嫂的反复唠叨自述:“我笨,我真笨,我是单知道下雪天狼会出来的……”,那叫震撼。《夹边沟记事》中,一个右派被迫将衰竭的师父遗弃在戈壁滩上,二十年后,人们都传说师父“成功逃跑”了,因为追捕者找到了他丢下的衣服。然而,徒弟右派却崩溃了,因为,他师父被狼吃了!这叫震撼!

  震撼因为什么?因为真实!真实是有力的前提,而思想的深度,则是有力的保证。而形式上的贴切度,则来源于创作者的真诚。类似《背影》、《夹边沟记事》中的桥段,因为来源于真情实感和真实经历,它不需要编造,不需要臆造,也不用担心票房,所以,它就充满了创作者的一颗真诚的心,正是这种真诚下的真实,才能彻底感染观众群体。

  这是艺术性,然而,《钢的琴》显然没有做到。

  至于商业性,就更加不用说了,这个题材的拍摄就是一个错误。当然,从导演本身来说,表达一下自己的“怜悯”也未尝不可,但如果说,这种“个人小资情调”就是艺术的高度,则太小看艺术的力度了。

  这就是一部平庸的作品而已,只是媒体非常怜悯新导演,也非常反感某些至今霸着影坛的老人,所以,大家才高呼了一阵,但,它终究会被时间湮没,而且不会太久。

  钢的琴影评(四)

  谢宗玉

  乡愁这东西,原先只有一种,就是某人身处乙地,因思念故乡甲而泛愁。余光中的诗歌《乡愁》就是。现在又多了一种,就是某人站在甲地因思念若干年前此地的事情而生发出来的怅然感。《钢的琴》就是。前一种是地域范畴内的乡愁,后一种是时间范畴内的乡愁。地域性乡愁的表现手法,一般是将隔着时空的甲地和乙地的生活交叉叠现,就会收到煽情的对比效果。而时间性乡愁只要把同一地方不同时代的生活,蒙太奇般穿插在一起,就会让悲情达到高潮。

  但张猛的《钢的琴》,根本没有把镜头闪回从前阳光烂灿的日子,就能把浓得化不开的乡愁表现出来。这份功力,属大师级的。而张猛显然不属大师。在这之前,这个出生于七十年代中期的东北汉子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陌生的。我,同样没听过他的名字。这不奇怪,因为他总共才导演两部片子,除了这部,还有一部叫《耳朵大有福》。《耳朵大有福》的艺术水准怎么样,我不知道。但这部《钢的琴》俨然可以与国际一流电影一竞雌雄。凭我的记忆,它应该是近五年国内最好的一部电影。有它在,中国电影似乎还有得救。

  它叙事简洁,却不像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简洁到肤浅。它思想厚实,却不像顾长卫的《最爱》厚实到沉重。它台词幽默,却不像冯小刚的《非诚勿扰》幽默到轻浮。它寓意繁复,却不像贾樟柯的《三峡好人》繁复到晦涩。它情绪饱满,却不像陈凯歌的《赵氏孤儿》饱满到滥情。总而言之,它恰到好处。而电影艺术的关键词,其实就是恰到好处。把镜头、光影、音乐、人物、情节、台词、剪辑在主题的统笼下都做得恰到好处,浑然天成,电影就有大师的范儿了。能把电影做成这样,其实是可以雅俗共赏的,但现实是,刚刚上映的《钢的琴》票房黯淡,这或许只能归罪于电影的宣传力度不够?

  从绿颜色的警察服装看,我们得知《钢的琴》之事,应该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个什么年代?简言之,是轰轰烈烈的国企改革时代,也就是根正苗红的工人阶级集体下岗的年代。从时代娇子溃退到社会边缘人,成为走卒贩夫,导演张猛并没有花一个哪怕是五秒钟的镜头去表现,而只用一段段浓烈的音乐在反衬这个时代下岗工人无限没落的同时,也在为那个时代的“辉煌”招魂。陶醉于过去以俄罗斯风格为主打的音乐,其实就是沉浸在过去时光中无法自拔。从某种意义上讲,陈桂林那班哥们,已成了这个时代行尸走肉般的“活死人”。时代已完全把他们当作了累赘,如果他们从这个时代消失,不但没有人怜悯,某些政客反而会为之称快。

  相对这些工人兄弟来说,剧变是惨淡的,生活是平淡的,未来是黯淡的,但生命却不能让它寡淡无味,活着,总得要有一点滋味,要有一点希翼。如果说最开始,他们的确是在帮哥们陈桂林去争取他女儿的抚养权,而去铸造那台钢琴的话,那么到最后,当钢琴能否造成,陈桂林女儿的抚养权都将势必失去时,这帮兄弟就完全是为了证明自己在造琴了。证明自己什么?证明自己的梦想在困窘的现实中依然肥硕灿烂,证明工人阶级的情谊并未烟消云散,证明下岗后的人们并非一无是处的废物。最初造琴,他们是迫于现实的压力;最后造琴,他们却为自己从枯燥的日常生活成功逃逸找到一个借口,从而超越现实困境,进入梦想新天地。

  那座钢做的琴,其象征意味就非常浓厚。丑陋的、粗糙的、冷冰冰的铁架钢皮,既象征着国营集体试验失败后工厂里的种种世相,也象征蚁族般生活的失业工人的面相,在这样粗砺黯淡的外壳之下,工人阶级依然藏着大集体蕴育的剑胆琴心式的浪漫和豪迈,依靠造琴,他们重温了大集体时分工合作的团结和严谨,分享了大集体时火热的豪情与荣耀。日渐黯淡的现实虽然骨感得如一座钢琴架,但内心发出来的声音仍然是那么的柔情万种。

  这样处理,《钢的琴》其思想高度不但丝毫不亚于《最爱》,而且还避免了因愤世嫉俗引起的外相狭隘。与《最爱》实打实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是,《钢的琴》采取的是四两拔千斤的艺术手段,它只备了腹内热肠一副,心中热泪两行,就把全部寓意都包裹在看似拉家常式的怀旧之中,而它偶尔黑色幽默式的荒诞叙述,也避免了主题因图穷匕见后“流血伏尸”的惨状。所以电影虽然深刻,却并不尖酸;虽然忧伤,却并不绝望;电影中的人物虽然身处茫茫“夜色”之中,却仍不忘追逐梦想那一点飞舞的萤光。它像一枚令人无法释怀的沉思之果,外壳却包着乡愁的淡淡意绪。

  幸福诚然要有坚实的物质作后盾,如果拼死力争,也无法获得可支撑幸福的物质,那还不如遁入空灵的精神世界去扪求幸福。陈桂林这班哥们的造琴过程,其实就是返身进入精神的过程。你可以说他们是驼鸟哲学,也可以说他们已达到了佛的境界。就看怎么理解了。

  地域性乡愁,是我们与思念之地隔着一段无法逾越的距离造成的。而时间性乡愁,则是我们被迫突然斩断与过去光阴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的。具体地到这部电影,就是由国家政策的断裂性和分割性导致的。过去我们以阶级斗争为纲,后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有了私有制的大集体,就迫不及待地抛弃公有制的大集体;我们拔乱反正了文化大革命的狂热,又投身于一切向钱看的狂热之中。我们刚刚摆脱大跃进的魅影,现在又陷入惟GDP是论的陷阱之中。正是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政策,才会生生割断人们与过往生活的优美衔接,个人的命运就像洪流中上下翻腾的一枚树叶,是根本由不得自己作主,时间性乡愁由此产生。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