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丽人影评
美国丽人影评(一)
少女洁白的肌肤,一双粉嫩的芊芊玉手,一朵鲜艳夺目的红玫瑰,由玫瑰、少女组合而成的电影海报中,透着一股纯美,而且也让人们对这部电影有一些遐想。但电影中所诉说的故事,远远不是我们在海报上看到的那样轻松。这部电影的发展以莱斯顿寻找生活意义的心灵历程为主线,从男主角莱斯特的自我救赎中,向我们揭示了生活的真谛。
我四十二岁,再有不到一年就会死去。当然,那会儿我还不知道。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已经死了。电影的开头男主角莱斯特如此诉说他的现状。这让我想起了臧克家的一首诗《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并不能拿人是否还能呼吸这一生理现象为依据,来笼统的判断人的死活。当心灵之火熄灭,生活希望破灭,人生信仰迷茫时,那也是一种死亡。
片中的莱斯特已经进入中年,他拥有房子、车子、孩子,而这一切似乎没能让他感到幸福,妻子虚伪做作,女儿孤僻傲慢。而莱斯特也因为自己行为的不检点,被妻儿小看。平日里所有的生活对莱斯特来说都毫无****可言。为了妻子工作、陪她出入各种虚伪的应酬场合,为了使女儿高兴、佯装关心去看她的拉拉队演出,为使老板满意、卑微地做一条哈巴狗。他每天如提线木偶般完成着生命中既定的各个角色,扮演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父亲,一个好员工。但面对着妻子强势地指责,女儿冷漠地疏远,工作的繁琐。半截身子已经埋在土中的莱斯特越来越厌倦这种机械式的生活。
莱斯特努力寻找逝去的****,他决定不再循规蹈矩地维持这种生活。使他下定决心与往日生活断绝的是他的新搬来邻居里奇,在一次商业聚会中,莱斯特偶然认识了里奇,他在酒店做服务生,同时兼卖大麻。在当班时里奇与莱斯特开溜去吸烟,不料被经理发现,当酒店经理呵斥他赶紧工作时,里奇依然如故,完全不去理会经理。当然,随心所欲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顶撞经理的里奇不可能在这里继续工作了。里奇的做法惊醒了莱斯特,他看似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但工作家庭的负担已经抹杀了他对生活的全部热情。莱斯特明白了,如果想要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就得有所牺牲。
在经理暗示要将他裁掉时,莱斯特并没有低三下四地哀求经理使他留下来。反而在经理没炒他之前,他不仅先吵了老板的鱿鱼,还在辞职书上狠狠地骂了老板一通。失业后的他,反倒是一身轻松。他现在要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当一位甜点售货员。不难想象,这种做法在他的家人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强势的妻子认为丈夫无能,给她丢脸。争吵时,一贯忍让的莱斯特不再妥协,他开始与妻子争吵,他自己知道这只是个开始,为了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付出点代价也是值得的。
终于有一天,当莱斯特遇上了他女儿的同学安吉拉时,他立刻被安吉拉的美丽深深感动,心中那种已经死去了的那种感觉好像又重新复燃了。从此莱斯特的生活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勇敢地开始追求安吉拉,虽然这种感情是不可能被任何人认可的,但蠢蠢欲动的情欲,使她无时无刻想着拥有安吉拉。莱斯特开始注意他的形象,他发出了布满灰尘的健身器材,开始健身。已过中年的莱斯特落入了一个未成年少女的爱情陷阱中。同时妻子卡洛琳对莱斯特的变化,也产生了反应。貌似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恩爱夫妻,早已同床异梦。卡洛琳开始与房地产商私通。
事态逐渐向着莱斯特想要的方向发展。当他发现妻子背叛了他时,他丝毫都不生气。妻子的出轨反而使莱斯特更明目张胆地去追求安吉拉。在莱斯特看来,美就是一种解放,他追求的美,本质上就是在追求使自己冲出围困芸芸众生的牢笼。下雨的一天晚上,偶然与安吉拉独处在一起的莱斯特,勇敢地向安吉拉诉说了他心目中的那份埋藏的爱。安吉拉并没有拒绝莱斯特,当莱斯特正要得到安吉拉时,安吉拉告诉他这是她的第一次时,莱斯特忽然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也许是幡然醒悟的良知,也许是瞬间洞察了生活的意义。他放弃了已然要到手的安吉拉。电影的最后,一个让我们匪夷所思的莱斯特,正常了起来,她像一位慈眉善目的父亲般,与安吉拉聊着天。莱斯特已经被摧毁了的父亲的形象,再一次地被塑造起来。
片头已经交代了主人公的结局,莱斯特注定要死去,杀死他的并不是恨他入骨的妻子,也不是埋怨他不负责任的女儿。而是里奇的父亲,影片看起来好似里奇的父亲枪杀莱斯特,是因为怀疑莱斯特将他的儿子带坏,以致父子矛盾升级,里奇离家出走。实则不是,影片中里奇的父亲是个潜在的同性恋者,在误会莱斯特也是同性恋后,他向莱斯特表白,但遭到拒绝。明白莱斯特并不像他认为的那样后,因羞愤将莱斯特杀死。
而就在莱斯特死前,他刚刚明白了他一直以来追寻的生命的意义。死前的莱斯特,正在仔细端详着家中那一张全家福,伴着一张张老照片,莱斯特回忆着,以前一家三口幸福生活的点点滴滴。那时候的女儿聪明可爱,妻子美丽能干。当一个个幸福瞬间从莱斯特的脑海中闪现时,他的脸上已不知不觉洋溢气了久违的幸福微笑。找回生活真谛的莱斯特,还没来得及憧憬未来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时,已经死在了里奇父亲的枪口之下。不过莱斯特死前的幡然醒悟,也多少使观众感到一丝欣慰。从片子开始时,莱斯特就一直在迷茫的生活中寻找幸福的真谛,用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来刺激他已经埋尘的内心。最终再经过各种尝试后,他准确的为自己找到了生活上的定位。
《美国美人》这部电影,喜利得揭示美国日常生活中的众生相,他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为例,为观众们揭示了很多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看似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产阶级,也并不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幸福和谐。为了生活,人们都在带着面具生活。我们为了扩展自己的人脉,参加各种应酬,在觥筹交错中,睁着眼睛说着瞎话。为了博取别人的好感,我们学会了虚伪的不切实际地奉承。在家中,妻子为了生活可以忘记已经多久没有和丈夫亲热。为了生活,丈夫可以忘记自己已有多久没有在家中吃饭。为了生活,父母可以忘记已经有多久没有关心过儿女的学习生活。我们自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无可指责。理由是一切为了生活。
不知不觉中,家庭中没有了热闹的交谈已成常态,夫妻之间没有了温存的情话已成自然,将子女的疏远和陌生归结为两代人的代沟,这样不正常的生活过久了我们已然习惯,在单位,我们像狗一样为了一口粮食充当着俯首帖耳的好员工。在家里,亲人间的距离已越来越远。但至少在别人看来我们是幸福的。但是当夜深人静时,当独自一人时。我们问过自己过的幸福吗?每日重复着相同的生活,为一口口粮,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交有用的朋友,看有用的书,做有用的运动。几十年如一重复着一日的生活。
莱斯特的救赎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失败的,因为在他明白之后,他很快就见了上帝。但他也是成功的,最起码他有勇气,有行动来改变生活,敢于挑战各种常态,无视别人的白眼,勇敢地用各种不正常的方式去与人们习惯了的常态进行角斗。莱斯特虽然死了,但电影镜头中的莱斯特,在死之前脸上浮现着的那种幸福的表情,是很值我们去品读的。
《美国美人》这部影片似乎在说明,美就是敢于追求自由,美就是打破禁锢的思想,美就是保持一刻年轻鲜活的心,美就是跟着感觉随性而活,美就是无拘无束的灵魂。然而莱斯特还是被一枪打死了,虽然他刚从丑恶的世界中走出来,刚刚体会到一点生命的美丽。
美国丽人影评(二)
《美国丽人》,以一家子的故事为主线,从父亲的角度以第一人称讲述,又从各个成员内心为触角,延伸整个社会危机的各个角落。其中集中表现了人们对性解放与观念改变的文化大缩影,揭示现代社会对人性的思索与个人生存的社会意义的探讨。其中有些桥段展示了男性在社会变化中仍处于性主导地位与女性的性解放,但是,男主角在与女儿同学的性爱追逐中,以最后对女性的爱护与尊重,将“性”终止在爱的边缘。
男主角因为现代社会工作压力的日益膨胀和人性被极度压抑的扭曲,生活的被逼无奈,妻子的冷漠与她跟丈夫同样地被压抑内心,让男主角冲破了世俗的局限,敢于直面上司的淫威,敢于正视自己隐藏的堕落,敢于追求女儿的美女同学,敢于怒斥妻子的指责,敢于揭开伪善的面具,敢于打击与妻子姘居的名人,敢于尝试违禁的毒品。
男主角在被压抑了之后,没有像她的妻子那样自欺欺人,她面对委屈,不敢流泪,甚至用抽打自己的耳光来克制自己因无业绩、委屈而将要流出眼眶的泪水。而男主角却怒斥上司对他的不公正对待与性猥亵的行为,依然辞去就职二十年的公司,并到只有年轻人工作的快餐店打零工。他冲破年龄界限与女儿同学交朋友、谈恋爱,在辞职后一改往日的低眉俯首,敢于挺起胸膛,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一种人,不再拿有色眼镜看人、看物。
他与邻居少年之间的友谊,从毒品开始。少年因为自己父亲的军事化管教,思想因循守旧、独断专行,永远以“是”与“非”为绝对的评判标准,老是以曾经的荣耀来指导当下的行为,让少年表面顺应附和,暗地却进行自我的安排。表面上他在餐厅打工,其实却是以销售毒品为生。
他与女儿美女同学的邂逅、交往,更是离奇。他当着妻子的面向女孩暗送秋波,当着妻子的面露出性的强烈欲望,当着妻子的面自慰。而美女同学的思想更是可怕,她津津乐道于谈论自己与各种男性的交往经历与性历史,向别人描述自己与男人见面的全过程。她用语粗俗、表情动作下流污秽,不仅热衷讲述自己,还热衷打听别人。
这是一种社会发展过快,经济的高速与精神的衰竭的冲突,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男主角的觉醒与实际行动,他冲破束缚,改变观念,将一切社会化了的人们带进纯真的时代。(www.huamate.com)但我们观者是全方位的视觉,可以理解男主角的一切怪异表现,但剧中的其他人物,却还处于迷茫的境地。邻居父亲从一个情景,荒诞的误解中断定男主角和儿子之间有最让他无法接受的同性恋关系,举枪击毙了已经慢慢走出压抑人性的男主角。
影片以男主角的死结束了人性解放的征程,人们有回到了往日的安宁与平静,而让我不能忘怀的剧情,和感动的画面,一直留在心中。那就是男主角在与美女同学开始性旅程的时候,女孩的一句“这是我的第一次”,让男人顿觉灵魂的出窍,他不能用伤害一个幼小灵魂来换取自己的肉体安慰,他的灵魂要是纯洁的,才能慰藉自己被扭曲的一生。他们的性,终止在爱的边缘,伟大的爱才是人性最美丽的色彩。他呵护了女性,维护了女性的尊严,同时升华了自己。
美国丽人影评(三)
“少年爱上红玫瑰,荒野上的玫瑰”,看完《美国丽人》,便想到这句歌词,只不过少年换成中年人,爱上红玫瑰的,是电影中四十岁的父亲。爱上自己女儿的同学,真是一件尴尬的事情。可是对于父亲来说,未免不是一件好事。爱情 给了他勇气,使他终于辞掉了讨厌的工作,终于可以不再唯唯诺诺地做人 。虽然爱情让他最终死去,可是在死的瞬间,他的眼中反射出所有人生的亮点。“我为自己愚蠢而渺小的生活自豪”,他说。一个人如果能在死的时候说出这样的话,即使算不上高大,至少也可以问心无愧了。
四十是让人沮丧的年纪,一切似乎都开始走下坡路。日复一日的工作,讨厌透顶的上司,不再相爱的家庭,相信很多人都和父亲一样,在那个年纪,经历着人生荒凉冷漠的一段。这时候,美丽的女中学生突然出现了。父亲对她的向往,不只是性的期待,还伴随着玫瑰的色彩。他想象着女孩躺在玫瑰大床上,躺在玫瑰的澡盆里,脱下衣服,胸前飞出无数的玫瑰花瓣。这些玫瑰的存在,使父亲对女孩的情感,不仅仅是肉欲,也闪烁着一点与他年纪不相称的浪漫。落寞与诱惑的组合,撩人如荒野上的玫瑰。
记得有谁说过,我们生活在一个碎片的时代。电影中的几个人,就如同几块碎片,折射着现代生活的稀奇古怪:中年危机的父亲。疯狂追求成功 的母亲。感性而叛逆的女儿。冷静而吸毒的男孩子。听起来真是一个让人丧气的故事,可是导演却将它处理成一部黑色幽默剧,几乎每个场景都滑稽可笑,只是在笑过之后,嘴角会留一点干巴巴的味道,也会有些莫名的伤感,从黑暗中慢慢包抄过来。这种感觉很象美国画家EdwardHopper的画面。他的画色彩总是非常明快,只是画上的人物,在明亮中显得异常孤单。影片原名叫做AmericanBeauty,我觉得并不能简单地翻译做“美人”或“丽人”之类,beauty在这里,泛指一切美好的东西。
每个人感受到的美是不同的。在电影中,父亲迷恋年轻可爱的肉体;母亲追求成功,哪怕仅仅是表面上的成功;而那两个年轻人,则会坐在黑暗中,看白色的废纸在风中飘舞15分钟。这些美其实都是平等的,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归根结底,美是一种被打动的感觉。在我们对一切变得漠然的时候,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情感的出口,让我们忽然明白,原来自己也可以生动地存在。
《美国丽人》得到了奥斯卡很多奖项的提名,我觉得它极有希望最终得奖。在一个越来越商业化的时代,在我们日益脱离理性的时候,看一部这样的电影,可以愉悦感官,同时又将我们推入到思考之中。毕竟,“思想的头脑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恩格斯语),虽然这样的美,在我们看来显得比较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