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清观后感
《刘华清》观后感9篇
《刘华清》观后感
军事科学院军事战略研究部原部长 赵丕
(2016年12月17日)
大型文献记录片《刘华清》近日在央视播出,赢得广泛赞誉,好评如潮如涌。我衷心祝贺这部精品的成功问世。
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时而感慨万千,时而热泪盈眶,时而陷入久久的追思,深深缅怀我的老首长刘华清。
这部纪录片,真实展示了刘华清波澜壮阔的绚丽人生。刘华清从13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成长为解放军高级将领,到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华清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岗位考验、使命考验,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挫折和挑战,他都交出了无愧于时代的优秀答卷。
这部纪录片,真实展示了刘华清追求真理的铮铮铁骨。刘华清在血雨腥风的黑暗年代毅然参加革命,早就把个人身家性命置之度外。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无论是在顺利之时,还是处于逆境之中,他都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绝不向恶势力低头,真是我们民族的铁肩和脊梁。
这部纪录片,真实展示了刘华清驾驭全局的大智大勇。刘华清从一个大山里的孩子,成为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是伟大时代铸造的精华人物。刘华清在每一个重要领导岗位上,既能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又能脚踏实地从细微之处抓起。而一旦认准的事情,他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顶住非议,锲而不舍,终于梦想成真。这是高级领导人的可贵品质和责任担当。
这部纪录片,真实展示了刘华清令人神往的人格魅力。刘华清以天下之忧为忧、以天下之乐为乐,那份大气颇具古贤者之风。他有喜怒哀乐,有情感渲泄,甚至在发怒时骂几句。但他总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事不对人,那份厚道让人心悦诚服。即使是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也为他的胸怀所感召。
这部纪录片,真实展示了刘华清坚守一生的老兵情怀。刘华清始终把自己视为一个兵、一个老兵。兵的情怀是根植于大地的崇高情怀。这个老兵,永远要为祖国站岗放哨,保卫人民的幸福安宁;这个老兵,矢志不移追求国家强盛,倾注心血建设强大国防和军队;这个老兵,始终把自己视为普通一兵,始终关心基层官兵的成长进步。我军为有这样的老兵而骄傲。老兵虽会逐步凋零,但老兵情怀必将永生。
《刘华清》文献纪录片给予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们感谢所有为这部力作付出辛劳的同志们。你们的努力,使我们获得新的视角来真正认识刘华清,认识这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党、伟大的国家和伟大的军队。
大国海军的时代之魂
孙东东 军委政治工作部
一代名将,魂牵梦绕矢志强军;大国海军发展壮大,挺进深蓝。
"如果中国没有航空母舰,我死不暝目,中国海军必须建造航母。"这是他最后的誓言,也是他对一生革命事业最后的交代。2011年8月10日,中国第一艘航母"瓦良格"号举行首次海试,然而,2011年1月14日,他却永远离开了他魂牵梦绕的大国海军事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就是有着'中国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之称刘华清上将。
我们这一代出生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对于刘华清或许并不陌生的,但是我们对他真正的了解却是太少,他是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性格?是什么样的环境塑造了他的成就?什么样的历史契机让他扛起强军重任?
这些疑问我们都可以在纪录片《刘华清》上找到一些答案。影片按照特定叙事手法,结合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再现了刘华清辉煌曲折的一生!该片人物史料详尽,客观公正,叙述方式平实质朴。该片既是一部讲述刘华清的优秀纪录片,也是一部很好的爱国主义教材。
"三进海军""走向深蓝""铸造蓝盾""经略海洋""砺剑空天""重任在肩""不辱使命""为了和平""大山之子",九集专题记录片《刘华清》,通过一段段珍贵的历史资料,一幕幕难忘的画面,深刻回顾了这位老将82年的光辉革命生涯,仿佛让我们再次回到了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令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刘华清曾任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今天,人们可能更加津津乐道的是他的另一种称谓:"中国航母之父".但很少有人知道,刘华清为中国造船业做出的贡献,事实上,是他一手打造了中国造船业的"黄埔军校"――国防部第七研究院,正是这所神秘的研究院为中国造船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为近日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1982年,当他成为海军最高指挥员的时候,这个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还只有一支可怜的近岸防御海军。其力量单薄到连自己的领海都不能完全覆盖,而且还没有个像样的发展战略。他的就职演说短得令人诧异:"谢谢大家,不过今天无话可讲。"直到那年,在也门,当几艘崭新的军舰驶入战火纷飞的国家港口,在那里等待的中国人激动地热泪盈眶,有人高呼,祖国万岁!
正是他的指引下,今天的中国海军日益强大,维护国家领海主权义不容辞,索马里护航,大规模撤侨,展示大国形象,让国人骄傲,让民族自豪。刘老曾这样评价自己,作为公民,我为国家和民族尽心尽力,贡献了自己的全部才智;作为军人,我一直在冲锋陷阵,没有让军装沾上污点;作为下级,我完成了小平同志的重托,将来汇报,可以不用汗颜。可以说,没有刘老,就没有今天的大国海军。
如今,刘老已经离开我们,但是我们将永远学习他恪守信仰、不忘初心的不懈追求,学习他一心向党、始终忠诚的坚强党性,学习他勇于开拓、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学习他矢志强军、献身国防的使命担当,学习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学习他廉洁修德,严格自律的高尚情操,在新的长征路上,永远保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格局铸就不凡
――电视专题片《刘华清》观后感
央视力作大型文献电视专题片《刘华清》,以其丰富真实的影视镜头再现了刘华清上将的一幕幕人生,以其淳朴的文风手法让我们怀念革命先贤的同时洗礼自己的心灵,以其厚重感人的声乐效果让我们坚定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
百年人生也在转眼之间,然而不凡业绩的影响何止百年。
开国少将、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上将,13岁投身革命,14岁参加红军,从那时候起他的心中就已经装上了人民。从1970年首推中国人民自己的航母重器,到今天真正的自主航母即将出坞,华夏子孙面向浩瀚大海和世界的时候可以扬眉吐气,源于当时的高瞻远瞩。尽管他没有能亲眼看到这一切,但他心里早已看到了,因为他有这样的人生格局和气魄。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崖。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革命就是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换来更多人的幸福与安宁。一个人如果心中只装着自己,他不会投身革命更不可能坚持下来,取得胜利。当年的刘华清就像无数革命先烈一样,当他们选择离开自己亲人的时候,他就已经把天下人当成了他们的亲人,可能就在瞬间他们理解了"无私"的真谛,那时候就注定了他们将铸造一个不凡的人生。
"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你为人人,人人为你,一个浅显的道理,做起来却很难为什么?欲望迷惑了的自己的心,那种相亲相爱的感觉远离了我们,幸福感也就远离了我们。心底无私天地宽,有了宽阔的大路何愁实现不了我们心中的梦,革命先烈们不光为我们缔造了一个幸福的家园,同时也给我们走出了一条走向幸福的金光大道。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俏".面对人生起伏总能坦然面对,面对使命担当总能挺身而出,面对功成名就总能何须在我。刘华清上将的起起落落,验证的正是他实事求是的品质,不是那种纯洁、高尚的信念力量怎能对生活和未来充满无限信心。缔造海军,发展航母多次的委以重任,展现的正是一位经得起考验的革命者的担当和胆识。70多岁的高龄还在以自己"探索真理、遵循规律"的做人干事品质,规划着几十年后的未来,除了心怀雄韬伟略大刀破斧的事业魄力外,还有一种甘做铺路石的伟大人格魅力。
浩瀚世界变幻万千,幸福与苦难同在;茫茫大海波涛汹涌,机遇与挑战并存。有的人只看到了自己只看到了眼前,而有的人却是立足天下,着眼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刘华清上将的工作魄力、人格魅力决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走向,为我们开创了一个通往世界带来幸福的大海。
他的心中有大海,大海占据了他内心一隅;他心中有人民,人民是他内心的全部;他心中有国家,国家永远与他在一起。这一切不是命运使然而是格局铸就的不凡人生。
"少小离家闹革命,老来回首述生平。戎马征战七十载,细看中华民族兴",这是刘华清上将自己对自己的评述,今天我们又以纪录片的形式纪念他的成就业绩,传承他的思想情操,这可能就是最好的与时俱进、薪火相传。
中国共产党党员、退休文化干部,书法家孙汉孜
弘扬民族奋斗精神 向老将军致敬
―― 纪录片《刘华清》观后感
将军情怀 平民本色
从大别山到中南海,从将军到平民百姓,刘华清不改的是将军情怀,不变的是平民本色。13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5岁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从少年时期投身革命,历经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身经百战,九死一生。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刘华清坚持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从我参加革命之初为穷人谋解放,到建国后为人民谋幸福,几十年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永远不能变。"
戎马一生 纵横驰骋
刘华清曾任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今天,人们可能更加津津乐道的是他的另一种称谓:"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对中国军队的发展,特别是对海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事实上,是他一手打造了中国造船业的"黄埔军校"――国防部第七研究院,正是这所神秘的研究院为中国造船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为近日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波澜壮阔 气势磅礴
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
《刘华清》真实地记述了刘华清个人长达七十余载的革命生涯;同时也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我党我军从土地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的恢弘历史画卷。这部纪录片信息的权威性和史料的翔实性让人为之赞叹。
富强来之不易 向老将军致敬
时光流逝,老将军的巨大功绩和远见卓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军队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史册上,时刻引人深思。愿刘华清同志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共同赢得光明的未来!
网友 杨松
蓝海军魂 丰碑永存
――纪录片《刘华清》观后感
王 欢
《刘华清》这部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就是信息的权威性和史料的翔实性。讲述者以横亘历史的视角和饱含深情的旁白,真实地记述了刘华清个人长达七十余载的革命生涯;同时也向世人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我党我军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从解放战争时期再到建设新中国,又曲经"文革"十年磨难,终于拨乱反正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的波澜壮阔的恢弘历史画卷。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中,刘华清同志堪称经历丰富、特点显著。他戎马征战,功勋彪炳的一生,印证着祖国从旧社会蜕变到新中国的革命道路。刘华清的一生,有太多值得我们铭记、学习的经历与精神,其中,结缘海军,三进三出,是我观影后,最为触动的。
1952年,36岁的刘华清接到组织命令,调入大连海校任政委,对从小在山沟里长大从未见过大海的刘华清来说,这意味着离开熟悉的工作生活环境,来到一片在国内鲜有积累的领域,年轻的刘华清虽心有犹豫,但使命催生力量,责任迸发激情。刘华清脱下绿色的行军装,穿上蓝色的航海服,在海军军委"一切以教学为中心"的办校宗旨的引领下,组织制定了一些列的教学规制,与大连海校的干部、教师、学员一起,营造起学习与实践的良好教学氛围。不仅如此,刘华清还亲自带领学员出海,无数次勇闯大洋、砥砺深海,这段经历使刘华清亲身感受到,祖国的海洋边防要想做好,必须要有能够实现中远航的舰艇,我想,前辈之所以能够在说出"如果中国没有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这样的话,是与他这段经历有很大关系的。
强军征途奏战歌,青春有梦好出发。刘华清在大连海校的岗位上,从全心办学到锐意改革,为推动我国海军走向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到1961年8月4日,刘华清被周恩来总理任命为国防部舰艇研究院院长,暂时告别了海军。
1961年的中国外忧内困,文化大革命中,刘华清因为不愿批斗聂荣臻元帅,也被造反派批判,从一名师级干部被降成了科室主任,最后依然被造反派撤职。1970年12月,刘华清被任命为海军副参谋长,这是他第二次回到海军。观影到此,我不禁将自己置身于那个年代,去感受前辈当时的心境――在巨大的压力和迫害下,重回海军岗位,这对于一名为国做过突出贡献的将领,是怎样一种挑战。
1982年8月28日,刘华清七十受命,被任命为海军司令员,尽管古稀之年却锐气不减,大刀阔斧领导军队改革。刘华清同志所走过的七十多年革命征程,是与党和人民和军队一路风雨兼程同呼吸共命运的七十年。我想,这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将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时,个人才能获得更大的力量和智慧,从而最终实现个体的价值。蓝海军魂,丰碑永存,愿刘华清同志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
刘华清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文献纪录片《刘华清》观后感
高明茹
为纪念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同志诞辰100周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精心打造的9集大型文献电视片《刘华清》于12月12日至16日晚22时38分在中央一套播出,此片从"三进海军"、"走向深蓝"、"铸造蓝盾"、"经略海洋"、"砺剑空天"、"重任在肩"、"不辱使命"、"为了和平"、"大山之子"等九个方面,充分反映了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刘华清同志82年的光辉革命生涯,浓墨重彩地表现了刘华清为党和人民事业,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建立的不朽功勋。
刘华清将军13岁投身革命,14岁参加红军,历经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身经百战,九死一生,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要职,后成为国家军委副主席。
感谢这部文献纪录片,让我们百姓知道了在"文革"后拨乱反正、百废待兴之时,又是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很多人们都在向钱看时,这位花甲将军临危受命出任海军司令。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真正懂得打江山的艰难、守江山的责任,弱国无外交、落后必挨打;才真正懂得和平的含义,才不会计较个人得失、恩怨、忧国忧民,呕心沥血、探索、开拓创新为国家和民族建立了强大的现代化海军。
我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长达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大小6500多个岛屿,总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有对外贸易的海上运输线路,都必须有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来保卫。
纵观我国近代史,有海无防,海权思想长期衰落,至使列强屡屡从海上侵入,割地赔偿,签订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备受欺凌。
我国是 海大国,如:黄海、东海、南海甚至更远的海洋,海防与国防有着密切的关系,唇亡齿寒啊,与民族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有了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才能更有能力捍卫自己的海洋权益,保卫国家领土的完整。
刘华清将军一生致力于海军国防现代化建设与发展。1982年,刘华清将军成为海军最高指挥员的时候,我们国家只有一支可怜的近岸防御海军,力量单薄到连自己的领海都不能完全覆盖,而且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发展战略。历时二十多年我国海军规模已成体系、成建制,为我国海疆领土完整提供有力保障,提升了远洋护卫作战能力和海洋大国地位及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能力。从2008年12月26日"武汉"号指挥舰带领由两艘导弹驱逐舰、一艘综合补给舰、两架舰载直升机和部分特战队员组成的海军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到"辽宁"号航空母舰入役出海,标志着中国已进入航母大国。将军在天有灵应感欣慰。
此片的播出为我们树立了看得见的楷模,他恪守信仰、不忘初心的不懈追求,勤于思考,埋头苦干,干一行、钻一行,兢兢业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勇于开拓、锐意改革创新的工作精神、洁身修德、清廉自律的高尚情操。真正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和学习。
2016年12月18日于吉林市
文献纪录片《刘华清》给我的三点启示
海军退役老战士 田华忠
九集文献专题片《刘华清》,是一部难得的国防教育大片。这种题材是我早就渴望看到的。为什么呢?因为40年前我在海军部队服役的时候,看到我们的军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我们不努力,后果是难以想象的。近20年来,我国的国防力量有所加强,令人欣慰,但是具体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我并不了解。近日看了文献纪录片《刘华清》,顿时眼前一亮。
1973年至1979年我在海军服役,刘华清曾有一段时间任海军副参谋长,说实话,当时我对他所知甚少。这一次,文献纪录片《刘华清》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刘华清。
他不但是一位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更是一位军队建设的专家。这一点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从文献纪录片《刘华清》中,我得到很多启示。
《刘华清》给我的第一个启示是,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意志坚强,干事执着。
刘华清38岁到苏联留学,首先要过俄语关,他放弃所有的休息和娱乐时间,认真刻苦地学习俄语和海军指挥专业知识,4年后,13门课程都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整整4年啊!这其中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
刘华清在"文革"期间历经坎坷和磨难,从国防科委副主任(副大军区级)到海军造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师级),官降数级,可他依然对海军的建设事业充满热情,下部队、上海岛、调查研究西沙建设方案、进行航母工程论证,甚至冒着得罪海军主要领导的风险,秉笔上书邓小平,为海军建设献计献策。虽然当时这些做法并未发挥作用,却为他后来出任海军司令员、发展海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华清》给我的第二个启示是,国防建设既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也要解放思想,大胆引进外国技术。
刘华清在国内军工企业处于转型期遇到困难时,提出"军转民"但要以军品为主的改革思路,使很多军工企业走出困境,在其"山穷水尽"之时转为"柳暗花明",并在国内军工产品需求饱和的情况下,将某些军工产品出口到外国,换取外汇用于引进新的技术,使一度举步维艰的军工企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刘华清将军身居高位,却对我国军工企业的情况了如指掌。他对每一个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甚至连哪个企业职工几个月未发工资这种事情都认真了解,并予以妥善处理。军工企业老总和工人们对他充 了感激,有这样好的领导,使他们为国防业做贡献的干劲更足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引进苏-27生产线的过程中,刘华清亲自参与引进工作,具体指导谈判。他多次出访莫斯科,会见苏俄领导人,历经数年多个回合的谈判,终于将这个引进项目落到实处。该项目的引进,对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刘华清》给我的第三点启示是,国家要强大,首先海军要强大,刘华清提出的"海军战略"理论,对发展中国海军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早在1953年,毛主席就曾指出: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75年,中国海军还没有强大起来。毛主席在接见海军政委苏振华时,伸出小拇指对他说:"我们海军只有这样大。"毛主席指示:"海军要搞好,使敌人怕。"可是怎样才能把海军搞好,使敌人怕呢?当时的海军主要领导人并不清楚。1982年,在刘华清出任海军司令员以后,"把海军搞好"的思路才一点点清晰起来,这就是1986年由刘华清正式提出的"海军战略"理论。在中央军委确定了"海军战略"以后,海军的建设真正走上了强大之路。用刘华清的继任者、海军第四任司令员张连忠的话说:"现在海军的建设,这么多年基本上还是按照刘华清同志在位的时间那个规划来实行的。"
文献纪录片《刘华清》让我们走近了刘华清,认识了刘华清,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和国防观、海洋观的教育。我作为一名曾经在海军服役多年的老兵,对刘华清将军充满敬意。该片带给我们的启示太多太多。刘华清长期低调做人,高调干事业的优良作风,将在后世传为佳话。
以文学的目光看刘华清
李忠效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九集文献纪录片《刘华清》于2016年12月12日在中央电视台一频道《晚间新闻》后播出,虽然播出时间有点晚,没想到看的人还不少。从大家反馈的信息看,评价挺高。
网友"迷彩虎军事"说:这个纪录片非常不错,感兴趣是伙伴千万不要错过。
网友"swcc-whiplash"说:老爷子功在千秋啊!
退役海军老战士田华忠说:看了《刘华清》纪录片,顿时眼前一亮。
海军退休干部刘佳红说:看《刘华清》有一个突出的感觉:参加过长征的老革命就是不一样,人家干实事,不像后来那些军委领导(指徐才厚、郭伯雄),不干正事,光搞腐败了!刘华清这些老一辈革命家,令人怀念。
本人作为该片的总撰稿,看到大家对《刘华清》给予好评,颇感欣慰。
文献纪录片《刘华清》从2012年开始启动,到2016年播出,历时4年。前期走了很多弯路,由于种种原因,先后换掉了4名撰稿人,我是2015年底才参加进来的,是海军政治部派给我的任务。2016年5月就要开机拍摄,留给我的时间有限,我只能夜以继日地抢进度,好在我对刘华清的大部分主要事迹比较了解,如"海军战略"理论问题、南海建设问题、核潜艇工程、航母工程等等,刘华清的女儿、本片总策划刘超英第一次与我见面后曾对别人说:这个作家怎么什么都知道!这也是我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完成剧本的重要原因。当然这也与前期参与撰稿的人员为脚本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有关,我不过是做了一些锦上添花的工作而已。
坦率地说,我之前对刘华清的了解很有限,并未对他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这次写作《刘华清》剧本,才对他有了更深的认识。历史学家注重事件,作家注重人物。我是作家,我在写作《刘华清》剧本的过程中,更偏重于研究刘华清"这一个"人。
大约在2016年5月,剧组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主题是"我心目中的刘华清",那天大家发言很热烈,我都没有发言的机会。现在我把那次想说的话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一、刘华清是一个有信仰的人
刘华清13岁参加革命,15岁参加红军,在极其困难的游击岁月里,坚持鄂豫皖边区武装斗争,由于敌人到处清乡,他一直不能回家,家人还以为他牺牲了。1934年11月,18岁的刘华清参加了红25军长征。先后任军政治部组织、宣传、文印科科长,刻印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先遣队北上抗日宣言》。1934年11月25日,红25军行至河南省方城县独树镇时,遭遇敌军的突然攻击,战斗打得非常惨烈。刘华清在战斗中左腿中弹负伤。他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冲锋,再次摔倒后才发现,原来是踝骨被子弹射穿了。战后,部队给伤员发了大洋,并安置到老百姓家养伤。刘华清坚决要求跟着队伍走,革命到底。红25军政治部主任戴季英认为刘华清是红军中的秀才,就表态说:"那就带上他吧!"并把政治部驮材料的小马让给他骑。在过莽岭山时,行动不便的刘华清拉着马尾巴,拖着伤腿坚持爬过山岭,跟上了队伍。刘华清后来听说,那些留下来的伤员大都被敌人杀害了。是信仰让他铁了心跟着红军走,也是信仰给了他继续为革命做贡献的机会。我曾为刘华清写过一首短诗:少小离家跟着党,出生入死不彷徨。戎马生涯几十载,披肝沥胆建国防。
二、刘华清是一个有担当的人
1965年1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工程正式启动,进入全面规划和开始研制时期。人造卫星的研制,是一项耗资巨大、配套协作复杂的国家工程,是一个将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国家计划。1968年,卫星研制工作遇到了问题,空间技术研究院领导和设计人员在原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但这一修改方案却因主管领导受"文革"冲击而无人拍板。五院总体主任设计师孙家栋和五院政委常勇一起拿着方案找到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刘华清。
刘华清不分管这项工作,他听完汇报,认为这事不能拖,总得有人承担责任,便果断决策:"技术上你负责,其他问题我负责,我拍板!""最后总体决策还要向周总理和聂帅汇报。"
接下来,在"东方红"卫星的命名上,又出现意见分歧。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有人担心给卫星起名"东方红",万一卫星发射失败,就是一场"政治事件"……两种意见争执不下,最终还是刘华清一锤定音:卫星还叫"东方红"!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准确入轨。太空中,"东方红一号"向整个宇宙播送出《东方红》的旋律。
不过此时的刘华清已经离开了国防科委,被贬到海军造船领导小组办公室当主任。后来他回忆说:"夜间,肉眼就能看见‘东方红’卫星。那天晚上,我站在自家的凉台上,默默凝视,泪眼模糊。卫星成功了,我也放心了。"
刘华清为"东方红一号"卫星拍板的故事,由于文献纪录片《刘华清》篇幅所限,没有表现。
1975年,时任海军参谋长的刘华清对海军党委向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上报《关于海军舰艇十年发展规划的请示报告》有不同意见,他冒着得罪海军主要领导的风险,带病写出长达万言的《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呈报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同时将《汇报》抄送了海军主要领导,还附上一封信,恳切陈词:"今后十年是海军建设的关键时期,下一步棋子走得好坏,事关重大。"
无奈当时正值"文革"动乱之际,刘华清的这个《汇报》最终难逃被"束之高阁"的命运,刘华清本人也被排挤出海军。
但《汇报》在海军党委、海军机关各大部引起不少议论,有赞同支持的,也有怀疑和否定的,历史最终给出了答案。刘华清提出的建议思路,同后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对新时期战略形势做出的判断,大体上是一致的。刘华清的一些建议在海军装备建设中也逐步得到了实现。
三、刘华清是一个有情义的人
刘华清对母亲的感情很深,因为参加革命,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1948年11月3日,刘华清率部北出大别山,自夏店出发挺进中原,参加淮海战役。部队路过刘家院子村,刘华清借机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家乡,这是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了。他非常伤心。多年以后,海军作家施昌学为刘华清写传,到刘华清的老家采访。刘华清听说施昌学采访回来了,就让秘书把他叫到家里,对他说:听说你到大悟去了一趟?了解到什么故事了?施昌学就讲了一些见闻,当讲到刘华清的伯父说,"你娘是想你想死的"这句话的时候,刘华清的夫人徐红霞在旁边给施昌学打了个手势,叫他停止,这个时候他扭头一看,刘华清低着头,已经是泪流满面。
前面提到的红25军政治部主任戴季英,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但是如果当年不是他同意刘华清随部队长征,刘华清可能就和那些留下的伤员一样被敌人杀害了。刘华清认为戴季英对他是有恩的。可戴季英这个人思想比较"左",办什么事喜欢搞点神秘性,在鄂豫皖"肃反"时就抓错过人,杀错过人;在红25军长征到陕北后,也抓错过人,杀错过人。全国解放初期,他在任开封市委书纪时被开除党籍,并受到毛主席的点名批评,称他是很少的"不可救药的人"之一。不管戴季英有多少错误,刘华清仍对戴季英怀有一颗感恩的心。1996年6月,身居中央政治局常委高位的刘华清,仍然不忘60多年前的往事,他到河南考察工作时,特地在郑州看望了当时已经91岁的戴季英。后来刘华清还在回忆录里记述了这件事。
四、刘华清是一个有理想的人
全国解放以后,刘华清曾"三进海军",当过大连海校副政委、副校长(校长、政委由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兼任)、旅顺基地司令员、北海舰队副司令员、海军造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海军副参谋长、海军司令员,除此之外,他长期从事军队装备建设工作,并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他的最大愿望就是把海军搞好,把我军的装备搞好,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海军建设事业和国防建设事业。他参加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论证和组织工作,提出了第二代核潜艇的建造方案;他从1970年就参加和组织了航母工程可行性论证,1982年出任海军司令员后,又多次组织航母论证,1987年到军委工作后来仍然关心航母工程,为后来发展航母打下了基础;他力排众议,提出了第二代导弹驱逐舰的建造方案;他还对东风导弹、新式坦克、载人航天工程等项目起到助推和促进作用。近年来的几次阅兵仪式上展示的现代化武器,很多都是他在位的时候力主研究、立项、建造的。
刘华清属于文学创作领域的"这一个"人物。他的经历、事迹以及贡献,是不可复制的。他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大型文献记录片《刘华清》观后感
大型文献记录片《刘华清》近日在央视播出,赢得广泛赞誉,好评如潮如涌。我衷心祝贺这部精品的成功问世。
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时而感慨万千,时而热泪盈眶,时而陷入久久的追思,深深缅怀我的老首长刘华清。
这部纪录片,真实展示了刘华清波澜壮阔的绚丽人生。刘华清从13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成长为解放军高级将领,到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华清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岗位考验、使命考验,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挫折和挑战,他都交出了无愧于时代的优秀答卷。
这部纪录片,真实展示了刘华清追求真理的铮铮铁骨。刘华清在血雨腥风的黑暗年代毅然参加革命,早就把个人身家性命置之度外。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无论是在顺利之时,还是处于逆境之中,他都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绝不向恶势力低头,真是我们民族的铁肩和脊梁。
这部纪录片,真实展示了刘华清驾驭全局的大智大勇。刘华清从一个大山里的孩子,成为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是伟大时代铸造的精华人物。刘华清在每一个重要领导岗位上,既能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又能脚踏实地从细微之处抓起。而一旦认准的事情,他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顶住非议,锲而不舍,终于梦想成真。这是高级领导人的可贵品质和责任担当。
这部纪录片,真实展示了刘华清令人神往的人格魅力。刘华清以天下之忧为忧、以天下之乐为乐,那份大气颇具古贤者之风。他有喜怒哀乐,有情感渲泄,甚至在发怒时骂几句。但他总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事不对人,那份厚道让人心悦诚服。即使是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也为他的胸怀所感召。
这部纪录片,真实展示了刘华清坚守一生的老兵情怀。刘华清始终把自己视为一个兵、一个老兵。兵的情怀是根植于大地的崇高情怀。这个老兵,永远要为祖国站岗放哨,保卫人民的幸福安宁;这个老兵,矢志不移追求国家强盛,倾注心血建设强大国防和军队;这个老兵,始终把自己视为普通一兵,始终关心基层官兵的成长进步。我军为有这样的老兵而骄傲。老兵虽会逐步凋零,但老兵情怀必将永生。
《刘华清》文献纪录片给予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们感谢所有为这部力作付出辛劳的同志们。你们的努力,使我们获得新的视角来真正认识刘华清,认识这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党、伟大的国家和伟大的军队。(作者系军事科学院军事战略研究部原部长:赵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