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李艳艳
首先感谢小时候看过的印度电影留下的好印象,让我敏锐地觉得这部电影会很好看,从而在第一时间观看了这部电影《摔跤吧,爸爸》,真的很好看。
其次,道歉我忙碌的工作和以此为借口的懒惰成性,让我将这篇观后感拖至现在才成文,但愿在众多影评中,他不是最糟的一篇。
个人认为,这部印度电影于我的启示有三点。
第一,阿米尔汗是个好父亲,不管是在对待连生四个女儿的妻子,还是对待女儿们,他都不失为慈父。影片中没有中国电影常见的对生了多个女孩的妻子的轻视怠慢镜头,也没有男主人公以此为借口的不务正业消沉颓废之相。相反,他爱妻女,一直陪伴在她们身边,不管是在贫穷的家庭生活中,还是在两个女儿获得冠军成名后,他一直都是父爱在场,从不缺席。就这一点足以让我羡慕不已。中国的孩子多是"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观赏,爸爸潇洒得跟单身小伙似的",这种"单亲式"的家庭教育让多少孩子丧失了享受父爱的机会,也让多少父亲失去了"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怪不得许多家庭,孩子成年后与父亲有很深的隔阂,有的还相当冷酷,这不能不说是长期缺乏父爱的结果。
其实,多项研究已经表明,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促进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人格,作用巨大,好处多多。但好处再多都不抵许多人以"赚钱养家"为由拒绝承担父亲的职责,中国的许多父亲都是徒有虚名,名不副实的,无权选择父亲的孩子,只好自认倒霉了。但这部电影中的爸爸却是才德堪配父亲一职的:发现女儿的天赋后,他亲自训练,挖坑、陪练、买鸡肉、申请帮助、陪赛,无论从物质还是精神,从训练还是成长,可以说做得很到位。中国的许多父亲,真的需要好好进修学习一下父亲的课程,如果可以,请以影片中的爸爸为榜样吧。
第二,也许是职业病的缘故,每看一部电影,总会格物致知,注意到教育意义这一块。看这部电影也不例外,从这部电影中,我更多看到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社会教育的冲突。父亲的训练方法和国家体育学院教练的教法在吉塔身上碰撞了,冲突了,认为教练的新方法很有用,而父亲的老方法过时了,吉塔将不认可新教法的父亲摔得灰头土脸一败涂地。可与此同时,她在一系列比赛中也接连失利,迷惘的她也开始反思,终于在妹妹芭比塔的劝说下,吉塔给父亲打电话"讨教"失败的原因。这些,多么像――――
父母辛苦教育孩子十几年,要听话、善良、做到与人为善,友爱他人,不要惹是生非。可是到了社会上,十几年的良善教育不敌现实中欺诈、冷漠、投机取巧所得的一次实惠。
家庭教育孩子做事要踏实有条不紊,不要奇思幻想耍奸溜滑,但学校社会教育却鼓励学生要大胆想象删繁就简,结果,造就了越来越多不知何去何从难以抉择的迷茫孩子。
家庭教育孩子凡事要服从内心的召唤和意愿,但学校和社会教育却要求学生接受现实,以"大局"为重,结果放眼四周,多是迫于现实愁容满面的"迫不得已"者……
凡此种种,不一例举。家庭教育的温和性理想性,在学校和社会教育的现实性面前一度被击得粉碎。但人人走过一段弯路,经过一段"鼻青脸肿"的时期后,就又都会重新回归家庭教育所传授的模式中,老老实实一步一步走,慢点却安全,心也安稳,这就是为什么人人都经历了家庭教育的反叛后,又会最后重新回到家庭教育模式,并且还把自己曾反对的家庭教育继续传授给下一代的原因,人生百态的许多经验教训,总是要经过一次后才会得出最佳答案。人生,大抵如此吧。
最后,我想说,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名字,朴素明了,却又意义多重。简简单单的五个字《摔跤吧,爸爸》,把女儿对父亲的反叛、无奈、抗拒、接受、主动邀请各层意思都表达出来了,也成为贯穿整部电影的主题词。比起那些名字河曲马内容不实的影视剧,这部电影无疑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本质!其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欢乐可颂?尤其是不用操心生计只管谈情说爱的欢乐更是少而又甚,多数还不是挣扎在生活残酷的本质里欲罢不能?
以上,就是我观看这部电影后的所思所感,但愿抛砖引玉,求得方家指教。
-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 观《摔跤吧!爸爸》有感
- 摔跤吧爸爸经典语录
-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