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二十二》有感:不同角度看历史
不同角度看历史
――观《二十二》有感
保
第一次走进影院看纪录片,总觉得纪录片在影院不会特别卖座,走进影院发现并没有想象的一两个人。这部电影还未上映就被炒得沸沸扬扬,或许因为他的主题或许因为网上盛传的排片率不高但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历史。《二十二》,从20万的受害者到22个人的晚年,可能是时光带走了他们的记忆、可是却始终都带走不了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历史,一向不太喜欢文字还原历史的我走进影院,以为导演给我们的是历史重现的画面感,可是并没有。
不管观影的高中生是抱着不落后追求一个挂名的勿忘历史或者是赶着热点,就我个人而言从开始的学习到主题形式的深入问题,总给我一种不同一般的观影体验。
在百度搜索中有这样的两个字眼来描述这部影片、“深情”“凝望”,我不知道这样的标签到底源自于什么样的深意,从我的眼中看去这部影片可能是让我们去深情地凝望这段历史、这段反复被人提起却还未被解决的历史;去深情地凝望这一个在历史中被伤害的群体,我仍然喜欢称为群体,即使只剩一个人我也不能忘却20万庞大数据给我的冲击。曾经无数的影视作品中这段历史不断被重现,这次导演反其道而行,他反观老人的晚年生活,以此来突出他拍摄的目的。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叫做说,这部片子不是让人们去看历史是多么残酷,让我们多么讨厌侵略者,而是通过这个22个老人的晚年生活来表示现如今的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亦要正视历史,然后走到未来。那么老人的历史呢,曾经的花样年华、却被战争残害、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和巨大的勇气活下去换来别人的鄙视和嘲笑;那么老人的未来呢、没有结局的历史,然后等了一辈子没有等到的道歉还被拒承认。
突然喜欢导演这种简单朴实低调的表达方式来带给人们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重视,介绍中有这样说,“剧组以拍摄为目标,关爱为目的”,或许换种称呼,在我的眼里他更能算是一种艺术形式的采访,通过与这些老人的深入交流,影片不仅突破了历史资料和证据收集的局限性,更从客观、人性的角度,纪录这群幸存老人目前的生活状态,展现她们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自然的融入了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影片没有刻意设计的情节,只是以细腻的感情和敏锐的洞察力去捕捉老人最随意、最自然的生活状态和无加修饰的情感流露。[引自百度]有人说,导演是在揭别人的伤疤来获取商业利益、而后导演也进票房费用捐赠给这个群体渡过晚年,我觉得这方面其实更像是一个新闻传播的伦理问题,当然更好的选择就是在能够避免这个群体收到伤害的同时能够让社会有所反思,在影片艺术形式上的刻意隐藏和回避,无疑这样的影评我觉得他也在保护老人的基础上引起了社会的深刻反思,将观众走入老人的真实内心世界,聆听老人道来她们的故事。我坚信传播必然产生意义、而这部影片的意义就在于存封于国人心中的记忆和历史正渐渐的被正视和追究。
看完整部片子,其实没有像其他历史剧画面重现的视觉冲击来得严重,并没有给人以血腥和暴力的战争画面来刺激观众的内心,相反,导演以一种平静的记述手法描绘老人的晚年生活,但是鲜少有人不感觉到沉重压抑的心情,这样想来也和全片的基调有关。鲜少有像样的片子能够减少视听中的音乐部分,甚至有影片能够通过音乐来叙述故事,没有音乐,老人的呼吸、叹息、回忆声响,影院里什么其他声音,可能是担心错过些什么吧,但确实没有音乐的气氛让我的内心十分压抑,总感觉被人摁住了喉咙。全片开场的唢呐声,一个老人的葬礼,多人的送行,引出22个老人晚年的不同境遇,结尾再次回到唢呐声,然后一片白茫茫的,不知道导演的暗示是否那么明显,但全片的基调必然与其开篇的白茫茫与葬礼脱不了关系。我喜欢导演的画面感觉,几乎贯穿全片的自然光线,让画面显得自然温柔,简单的某些画面构图对比,却又默默强调着战争残骸的痕迹。有人说导演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记录,但在整个片子结束以后我并没有觉得这些东西离我们很远,或者说是能够让我们冷眼旁观。这样剧组的组成在这样的观影感受中让人不觉冷漠反温暖。(《二十二》剧组是由一支特别的队伍组成,除了国内外的专业电影人士,还包括各方学者及爱心团体加入。)这样的题材和艺术处理方式,让我更深的理解着这段历史。
呼吁社会正视某些东西的影片不在少数,或者说所有的电影都在呼吁和引发人的思考,所有的生产和传播都有他自身的意义,而我觉得每个人都会理解到不同的意义。这部影片带给我的更是一种对待历史的态度,一种引社会反响的艺术形式。我记得片中有人这样说“慰安妇”这个词是来自于日本,不喜欢将这样的标签给她们,她们其实也是一群普普通通的老人,可是她们却也是不普通的历史英雄,我喜欢称她们为英雄,尽管没有战争中的牺牲,没有战场中的鲜血,她们仍然值得被历史铭记,被社会铭记、被中华儿女们铭记,而不是孤独的一人独自带着这段黑暗的记忆离去。在我们了解历史的同时正视历史,然后更多的能够关注和帮助解决,帮她们得到那还在发酵中的道歉和尊敬。
历史、铭记;她们、铭记;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