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神秘巨星》有感:独立自是强大的力量
独立自是强大的力量
--观《神秘巨星》有感
问心的记录者
不久前在网上浏览网页时,看到有消息称,印度电影《神秘巨星》即将上映,主演是阿米尔汗。我从大学开始就开始看他的电影,印象深刻,他可以说是印度电影的金名片。《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对印度填鸭式的高等教育的戏谑;从《天上的星星》中对于问题儿童的关注;《我的个神》中对印度宗教的思考;《摔跤吧爸爸》中对于印度女孩的鼓励……因为他,印度人,甚至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感觉到自己被理解,通过他,世界看到了印度的处境。他以一个演员的身份,为建立一个更好的世界而呐喊,推动一个时代的到来,时代周刊称他"印度良心".曾经我们国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士大夫情怀也不正是这样,即无论出于何种环境,都在以自己力量推动社会迈入更光明的地方。阿米尔汗式的士大夫情怀曾经在中国根深蒂固,但现在我们还有这样的人吗?
所以这样一个有口碑、有良心的电影人的作品,必然要前往贡献票房。电影讲诉的是一个较小的故事,有点俗套。伊希娅是一个有着唱歌天赋的女孩,但因为父亲是一个专制并且暴力的人,作为一个歧视女孩的家庭,一直没有得到培养重视的机会以及展现的舞台。妈妈虽然在爸爸面前懦弱、忍受暴力但还是尽力给她做梦的自由和机会,比如给她买吉他、电脑。故事的高潮是母亲终于为了孩子不至于陷入如她一样的人生困境而勇敢的和丈夫说"不",带着儿女并勇敢凛然的离开机场,让孩子有了追梦的权利和自由。配乐以及电影传达的精神值得称赞。电影中的配乐做得很棒,很契合故事和人物。当伊希娅在录音棚的音乐响起时,不夸张的说鸡皮疙瘩起来了。当然,我最欣赏的是电影向观众传递的精神内核即独立自是强大的力量。
经济独立是前提。看电影时,每次女主角爸爸出现我都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妈妈的出场就是戴一副墨镜遮住家暴留下的伤痕。因为做饭放少盐就要被骂得狗血淋头;因为项链拿去卖了买了电脑没有和丈夫说,就要跪下来挨耳刮子。而这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妈妈是一个没有收入来源的人,家庭的一切开支都是来源于丈夫的工作。于是放弃抵抗、一再退让,但换来的确实丈夫的变本加厉。丈夫之所以有恃无恐不就是确定她只能依附于他而生活,因此经常她便要遭受精神上的轻视、言语上的责骂,以及突如其来的暴力。的确,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在现代社会是没有人格上的独立,也就谈不上家庭地位的平等。
知识和能力是支柱。无知才会畏惧。我们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往往会有一种茫然的感觉,这就是因为我们对这个地方不了解。年老的农民害怕出远门,是因为他们对于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知道的太少。无知会导致迷信权威,缺乏主见,只能等待别人的指引。电影妈妈终于有勇气和老公说再见也有一定程度是因为看到自己女儿的成长,即知识和能力的获取。之前丈夫上洗手间,而要买票时妈妈手足无措,但是女儿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这个让她困窘的局面。同样,在飞机上她看到了自己的女儿勇敢地要回了属于自己的靠窗位置。妈妈知道自己的女儿是一个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她的人生不需要和她一般需要依靠一个男人。在变化是永恒不变的时代,每一个个体的力量是来源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知识的获取。因为看到过、听见过、经历过,我们便不会畏惧。保持学习,充实自己,为自己赢得更多的主动权。"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种话放在理想的状态中可能是这样,但是谁能确保这种把赌注压在别人身上的胜利呢?
意志的自由是根基。很多人其实是活在别人嘴巴中,为人处世的标准便是周围的人的评价,在意他人的评价而违背自己内心,到后来甚至觉得理所应当。在《人类简史》中曾说到过,社会制度其实都是想象构建出来的秩序。同样对于角色的定位其实也是一个社会化的概念。所以很多东西并不是天经地义的,而是渐渐演化。关于成为自己的这件事情上,是没有什么正确答案的,也没有什么应该答案的。在飞机上,勇敢的要回自己靠窗的位置。对于不平等、对于非正义,如果你觉得不合理,你就应该呼喊出我们的声音。作为女人,不要被什么"女孩子,就应该……"这种鬼话骗了。当我们敢于撕下别人给我们定义的标签,问问自己的内心,我们才是自由的。
独立,宏大的话题,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电影中妈妈因为勇敢地带着孩子离开牢笼、走向独立而让她成为具有巨大能量的巨星。我一直相信我们首先是一个独立美好的个体,而后才能成为美好的女儿、妻子、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