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之行观后感心得体会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2-04-24 11:19:13 阅读:

  梁家河之行观后感心得体会

  郝泽安梁家河观后感:

  2018年7月15日的今天我们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学院三下乡团队来到了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在梁家河村的学习考察之旅,可谓不虚此行。"梁家河的七年,是习近平世界观形成的七年,是他认识中国社会的七年,也是他树雄心、立壮志的七年。他积极进取,学习、实践、创新,成为党员干部的楷模,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亲身在梁家河走过、看过、学过,才能真正感受到梁家河不光是地图上一个简单的坐标、生命中一段曾经的岁月,更是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扎根生长的地方。"

  通过今天的学习之旅,我们首先参观了梁家河的村史馆,深刻了解了当时知青下乡的艰苦环境和对自己对党的信仰。同时也看到当年习近平总书记下乡的艰苦奋斗的过程,习总书记对这里的深情厚谊还被记录在了村委会的大操场横幅上:"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乡。"而当他听到梁家河已全村脱贫的喜讯后,又亲笔词:"梁家河这个小山村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可见在这里不仅有着深厚的革命思想还有着中国发展的新征程。随后是"饮水思源".其后面就是三间窑洞式石屋――的"知青井".那是习近平在梁家河村任支书时为村民建造的第一眼机电井,解决了乡亲们历来吃水难的大问题。随着人群我们又来到了当年下乡知青的旧居,也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知青们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和酸甜苦辣,也充分让我学习到了人民情怀,党性信仰,知识品格,吃苦奉献,责任担当,自强不息的梁家河精神。在过程中我们和长安大学的社会实践团进行交流,并采访了当地的村民和来自渭南建行的学习实践团。让我如临其境的学习到了一些深刻的东西。

  最后梁家河之行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做人做事处处都透露了一个"实"字。后来也谈到在陕北七年工作生活经历时说,"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可以说,四十多年前,年轻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严三实"这个优秀品格的重要遵循。

  黎艳冰梁家河观后感:

  15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旧居,梁家河。这本是一个无名的村落,"贫穷"与"落后"是它的代名词。我们经历了飞机、地铁、动车、公交、电瓶车等一系列交通工具才到达了梁家河知青旧居,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尚且要如此辛苦,更难以想象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和一群北京青年下乡插队时的艰辛历程了。他当时只有十五岁,就要经历这般艰苦卓绝的磨练。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坚韧不拔,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参观知 青旧居时,我看到了当时习近平书记下乡插队时住过的窑洞和生活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习总书记任然坚持学习,提高自身,想尽办法寻找各种书籍充实自身。我觉得当代青年大学生也应该有这种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我们也找到了一些"小伙伴",他们是长安大学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我们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交流,还互相采访了对于梁家河的参观感悟和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期望。接着我们采访了当地的农民伯伯,从他的口中我们得知,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大家都满足于现在的生活,政府也大力扶持他们结合当地实际自主创业。我们还面对党旗进行了入党宣誓,需然我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但我依然怀着对中国共产党无比的敬意庄严宣誓。我们还参观了习总书记当年为梁家河村打的第一口井,第一个沼气池,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的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获得的".

  我认为,习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切身践行着延安精神,其中"心系群众、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敢为人先、一身正气"的品质值得我们学生干部学习。

  王崴心得体会:

  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过习奋斗过的那片热土。一路走来,筑坝淤地的攻坚克难精神激励着我,敢为人先建设全省第一口沼气池的胆识鼓舞着我。一路走来的感悟颇多。

  总书记曾在一次自述中讲到: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他说:"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

  习总书记是第一位出生和成长在新中国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他有过曲折的少年时代,有过奋斗的青年时代,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普通军官到军委主席,他在党和国家各个领导层级都干过。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之所以能够带领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很大程度上来自他扎实的实践基础、深厚的经验积累和由此而来的深邃理论思考。梁家河7年知青岁月,无疑是他人生经历中十分重要的起点。

  总书记的知青岁月可以概括出"三个最":他是老三届中年纪最小的;他是插队知青中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插队的地方是陕北条件最艰苦的。作为青年党员,我要认真学习总书记身上的知青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在实践锻炼中激发潜能、积累经验、磨砺意志、增长才干、打牢成长的根基。是学习他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总书记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回忆到:离开京城到陕北,最初感到很孤独,而且年龄又小,因此没有长期待下去的观念,别的知青天天上山干活我却很随意。后来受到姨娘、姨夫的教育,很快融入了陕北农村新的环境,自觉坚守艰苦生活的磨练。几年闯过了"四关",成了村里的壮劳力和种地的好把式。陕北七年,锤炼了他坚韧不拔、坚毅刚强的性格,铸造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情怀。有知青"这碗酒垫底",以后人生岁月中遇到的各种风浪和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作为当代的年轻一代,我们工作和生活在舒适的环境最缺少的就是艰苦环境的锻炼,最缺乏的就是吃苦耐劳的精神,每当遇到大事难事就胆怯。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次参与大项任务的机会把参与大事难事当作锤炼素质的难得机遇,才能提高担当意识。珍惜每一次参与重要材料起草的机会,无论是起草领导讲话还是通知报告,都用心用力,不能有丝毫应付念头,才能在点滴中积累提高。二是学习他贴近人民群众,感知群众冷暖和困苦,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总书记同样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回忆说:刚到农村的时候,一到春耕时节经常有要饭的来。当时在一些北京知青的概念里,觉得要饭的都是不好的,甚至是"坏分子"二流子",不给他们吃的东西,有的还放狗去轰他们。岂不知当地老百姓有"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的说法,到了三四月家家都是"糠菜半年粮",婆姨带着孩子出去讨饭,把粮食都给壮劳力吃,让他们忙春耕。对当地群众贫困状况的这种了解,让总书记那时就知道老百姓最缺少什么、最需要什么、最期待什么,也催生他、促使他尽力为乡亲们多办些实事。当前,全国上下正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作为帮扶干部,我们要像总书记当年一样与贫困群众交心,摸清群众所想所盼,了解群众所忧所需做到扑下身子真扶贫。三是学习他崇高的政治理念和不变的"初心".梁家河的7年磨练,他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境中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转变,实现了他的伟大人格在精神上的升华。7年中,他矢志不移,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终于得以入团、入党,并担任梁家河村大队支部书记。坚持不懈,不忘初心是我们青年一代需要学习的。

  我们青年一代,像这最美的人间四月,有朝气、有拼劲、有梦想。正如总书记所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这位忙于治国理政的年迈智者尚且如此,年轻的我们又有何理由惰于读书呢?让我们一起跟着总书记读书,用知识撑起梦想,用梦想铸就未来,用未来向哺育我们成长的祖国和人民交付答卷。

  我决心以这次学习考察为新的起点,今后工作中以习重原则、重情义为榜样,做既当坚持原则的人。

  兰欣缘梁家河观后感:

  梁家河村位于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千米处,是延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悠久的历史为我们后代留下很深刻的记忆。多年以前,梁家河本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村落,"贫穷"与"落后"是它的代名词。人们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才能维持基本生活。今天的我们早早到达了目的地,排着长长的队伍,在有纪律地讲解员带领下,我们开始参观梁家河的旧址,听过成列的展览馆和历史的痕迹,我感受很深刻,在如今21世纪交通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从延安市中心都经过了两个小时的路程,跨过漫漫山路才能参观到习近平总书记长达七年知青岁月的旧址,习近平总书记于1969年,和一帮北京知青的到来,打破了梁家河原有的那份静谧。北京知青到延安后,公社已把名单提前分好,各大队支书根据单子招呼分到自己村的知青。16岁的习近平在梁家河村的地方开始了他的7年知青插队岁月。参观的第一个景点就是水井,接着是村史馆一号,二号,三号旧居,知青广场。最后一站我们在知青广场进行了庄严有严谨的党员宣誓。

  经过40多年时光流逝,梁家河村的面貌早已发生了变化。习近平同志七年知青岁月完成后赴往清华大学学习,离开后的习近平总书记不只一次回信个村名,不止一次回到梁家河拜访乡亲父老,总书记曾在一次自述中讲到:"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这一次三下乡活动我们在梁家河遇到了同样的学习团队,有来自长安大学的同学,有中国建设银行集团的团队,我们相互学习和交流这次参观带给我们的影响和启示,通过交流让我们的实践精神更加深刻。

  梁家河,习近平度过了七年青葱岁月的这个陕北高原上的小山村走进了全世界人的视野,从此名传五湖四海,声扬神州大地。习近平大兴廉政之风,出台了"八项规定",其核心就是坚持艰苦奋斗、倡导勤俭节约。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丁金金梁家河观后感:

  2018年7月15日,在李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6人赴梁家河进行"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学习。在梁家河参观学习中,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习书记当年在梁家河"心系群众、不等不靠、苦干实干、敢为人先、一身正气"的品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梁家河村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公里处,今天的梁家河与习总书记当年下乡时的村落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梁家河接待中心下了车后,我们坐上了电瓶车大约行驶了5公里的山路,来到了梁家河村,村中是一条小河,沿河道两岸的黄土崖边狭长零星住着村民,土窑洞三间一处,五间一院零散地镶嵌在小河两岸,在陕北黄土高原上别有一番景致。讲解员在村史馆向我们讲述了习近平等15名北京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来到延川县梁家河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村民打坝淤地、发展沼气、修筑梯田、植树造林,在村里建立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等,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先进事迹。感受到了梁家河村历届村"两委"会贯彻党的富民政策,带领村民艰苦创业,建设美丽乡村的艰难历程和巨大变化。参观中大家还仔细阅读了习近平同志先后给梁家河村民的4封回信,深深感受到了习总书记对梁家河村民的牵挂和感恩,以及寄予的厚望。

  参观学习结束后,我们深刻认识到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要立足本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精神。 自觉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感恩是幸福的源泉,不懂得感恩,就等于没有一颗善于感知幸福的心灵。从今天做起,我们都要向习总书记学习,努力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从容和充满爱心地与人相处,收获更温暖的情感回报。

  END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