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2-07-22 03:14:28 阅读:

重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公元616年,李渊被诏封为太原留守,北边的突厥用数万兵马多次冲击太原城池。李渊遣部将王康达率千余人出战,几乎全军覆灭。后来巧使疑兵之计,才勉强吓跑了突厥兵。更可恶的是,在突厥的支持和庇护下,郭子和等人纷纷起兵闹事,让李渊防不胜防,李渊随时都有被隋炀帝以失职的罪名砍头的危险。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李渊是内外交困,必然会奋起反击,与突厥决一死战。不料李渊竟派遣谋士刘文静为特使,向突厥屈节称臣,并愿把金银珠宝统统送给始毕可汗!

李渊为什么这么做呢?原来李渊根据天下大势,已决定要起兵反隋。要起兵成大气候,太原虽是一个军事重镇,但不是理想的发家基地,必须西入关中,方能号令天下。西入关中,太原又是李唐大军万万不可丢失的根据地。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保住太原、顺利西进呢?

当时李渊手下兵将不过三四万人马,即使全部屯驻太原,应付突厥的随时出没和追剿,已是捉襟见肘。况且现在要进伐关中,显然不能留下重兵把守。唯一的办法是采取和亲政策,让突厥“坐受宝货”,所以李渊不惜俯首称臣。

李渊的退步策略获得了大丰收,始毕可汗果然与李渊修好。后来,李渊派李世民出马,不费多大力气便收复了太原。

而且,由于李渊甘于让步,还得到了突厥的不少资助。始毕可汗一路上送给李渊不少马匹及士兵,李渊又乘机购来许多马匹。这不仅为李渊拥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骑兵奠定了基础,而且汉人向来畏惧突厥兵英勇善战,李渊军中有突厥骑兵在,自然凭空增加了声势。

李渊的让步行为,不管是从名誉还是从物质上,虽然有很大牺牲,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策略。它使弱小的李家军既平安地保住了后方根据地,又顺利地西行打进了关中。

如果再把眼光放远一点看,突厥在后来又不得不向唐求和称臣,突厥可汗还在李渊的使唤下顺从地翩翩起舞哩!当初的这点让步真可谓九牛一毛了。

暂时的让步不是吃亏,而是为了更好地选择,为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就是做人的道理:赢在结果,不在于过程。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