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在于立即行动
成功在于立即行动
成功在于立即行动
一
范例:有一天,美国著名作家辛克列尔·利尤依斯应邀给一群文学系的学生讲课,题目是:怎样成为文学家。他首先提了一个问题:‘在座的谁确实想当作家?’学生们不假思索,纷纷举起手。‘要是这样,’他边说边把讲义塞进口袋,‘我给你们提个建议:回家去写。’说完,他离开了教室。空想没有行动的例子
讨论: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只有采取行动才能实现目标。做了,你就有可能成功;不做,你永远不可能成功。范例:有一艘海轮途中触礁,船体进水。乘客有的急忙找救生圈,有的找自己的行李,但更多的人在发牢骚:有的责怪船长,说其驾驶技术太差;有的大骂造船厂,说其生产伪劣产品。这时,一位乘客高声喊道:‘我们的命运不是掌握在我们的嘴上,而是掌握在我们的手上,快堵住漏洞!’经过众人的努力,漏洞被堵住了,海轮安全地驶向彼岸。
讨论: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百怨不如一干,百说不如一做。光靠嘴皮子是没用的,只有行动起来,才能解决问题。范例:有一个美国人一直想到中国旅游,于是定了一个旅行计划。他花了几个月阅读搜集来的资料——中国的艺术、历史、哲学、文化。他研究了中国各省地图,订了飞机票,并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日程表。他标出要去观光的每一个地点,每个小时去哪里都定好了。这人有个朋友知道他翘首以待这次旅游。在他预定回国的日子之后几天,这个朋友到他家做客,问他:‘中国怎么样?’这人答道:‘我猜想中国是不错的,可我没去。’他的朋友大惑不解:‘什么!你花了那么多时间作准备,却没有去,出什么事啦?’他回答道:‘我喜欢制定旅行计划,但我不愿去飞机场,所以呆在家没去。’
讨论: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
不管你的梦想多么美妙,计划多么周详,如果你不采取任何行动,梦想只能是空想。正如艾青所说:梦里走了千万里,醒来还是在床头。
范例:有人向禅师请教:‘我想学禅,体悟人生真谛。我应该从哪里开始做起呢?’‘从这里。’禅师边说边用木棍在地上画了一条线。那人大惑不解地问:‘这里是哪里?’禅师当头棒喝道:‘这里就是此人、此时、此地!’
讨论:试问,禅师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不管你想学什么,你都应该马上开始行动起来。
总结:刚才五个故事,这些故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动是实现目标的惟一途径。如果你不采取任何行动,即使成功的果实就在你眼前,你也采不到。英国前首相本杰明·狄斯累利曾指出,虽然行动不一定能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但不采取行动是绝无满意的结果而言。做了,你就有可能成功;不做,你永远不可能成功。”
二
范例:身高只有1.45米的原一平,貌不惊人,可是在日本的人寿保险界,他却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因为在同行业中连续15年保持了全国业绩第一,被日本人尊崇为‘推销之神’。在原一平69岁时,他有一次应邀到一家保险公司做公开演讲。在演讲会上,有人问他推销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当场脱掉鞋袜,请提问者到讲台上来。他对这个提问者说:‘请你摸摸我的脚底板。’提问者感到莫名其妙,但也只好按照原一平的话去做了。原一平问:‘你觉得怎么样?’提问者说:‘您的脚底茧特别厚啊!’‘不错,我的脚底特别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不知道。’‘这是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比别人跑得勤,所以脚茧特别厚。’提问者这才恍然大悟,道谢而去。
启示:成功在于行动,在于坚持不懈的努力。
范例:从前有一位满脑子都是智慧的教授与一位文盲相邻而居。尽管两人地位悬殊,知识水平和能力有天壤之别,可是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成为一个富有的人。每天,教授翘着二郎腿大谈特谈他的致富经,文盲则在一旁虔诚地听着,他非常钦佩教授的学识与智慧,并且按照教授的致富设想去做。若干年后,文盲成了百万富翁,而教授依然还在空谈他的致富理论。
启示:思想固然重要,但行动更重要。许多人有许多很好的创意,但是缺乏行动力,他们的美妙的设想最终成了空想。只想不做的人只能产生思想垃圾。成功是一把梯子,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是爬不上去的。
范例:清代著名学者彭淑端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所写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他为了证明这个观点,还举了一例说明: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
启示:为什么富和尚不能去南海而穷和尚去了,原因就在于穷和尚能够为实现理想而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
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如果你想钓鱼,但是你若不把鱼钩抛进水里,你能钓到一条鱼吗?行动的实质就是付出。付出你的时间、精力、财物、汗水甚至鲜血??三
范例:曾经有一位非常成功的人士,有人问他:‘请问你为什么会成功?’回答:‘马上行动!’那人又问他:‘请问当你遇到挫折时,你会怎么办?’他回答:‘马上行动!’那人又问他:‘请问当你遇到困难情绪低落时,你会怎么办?’他还是这样回答:‘马上行动!’那人还问他:‘你能不能告诉我其他的成功秘诀?’他还是这样回答:‘马上行动!’简简单单四个字道出了所有成功的秘诀。
美国著名学者安东尼·卡索从他亲自策划的上百次的民意测验中,整理和归纳了美国500家大企业创始人成功的要点和原则,得出的‘创业十要’中就有这么一条:做一件事最重要的是坚持到底;半途而废,只会在商业中一事无成。从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可以知道,竞赛的胜利者之所以是笨拙缓慢的乌龟而不是聪明灵巧的兔子,就是因为乌龟有耐心和毅力。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你永远只能一事无成。
感悟:成功没有秘诀,就是要在行动中尝试、改变、再尝试??直至成功。有的人成功了,不是因为他们的运气比我们好,而是因为他们比我们犯的错误、遭受的失败更多。北宋爱国诗人陆游说过这样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教育学家研究证明,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学生只能记住10%,而学生自己亲自去做的却能记住70%,因此要想真正学会一件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实践,‘在做中学’。比如学骑自行车,不论你掌握了多少骑车的理论和技术,但是你从来不去练习,你能学会骑车吗?再比如写作文,不论老师教给你多少方法和技巧,但是你从来不动笔,你的作文水平能提高吗?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如果你想学会游泳,你就必须下水去游;如果你想学会拳击,你最好戴上拳击手套上场练习闪躲、进攻。
范例:物理学家伽俐略就是一个例证。当时的人们都推崇亚利士多德,他的谬论也被看作真理,亚利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先落地。伽俐略勇敢地反驳,认为两个物体应当同时落地,最后他用比莎斜塔的试验证明了自己的论断是对的。万事都要付诸行动,空口理论等于是一纸空文,毫无根据。镭的母亲居里夫人也经过了上千次的实验,才证实了放射性元素的存在,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如果她只拘泥于空口白话,那也就无人信服了。以上两例已经充分证明了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取得成功。
总结: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有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梦想是成大事者的起跑线,决心是起跑时的枪声,行动是奔跑者全力的奔驰。行动是实现目标的惟一途径。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于能知,而在于能行。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
篇四:《心动不如行动》空想没有行动的例子
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诚如威武赫兹里所说的,或许思想是重要的,一切都源自思想;但是,光有想法,却没有行动,又有什么用呢?
人有追求,源于思想,但人有成功,却是源于行动!一个伟大的思想,会给人一个通往成功的方向。但仅仅只是一个方向罢了。你还需迈开双脚,向其走去。
如果没有付诸行动,你怎么知道你想的是对还是错?如果没有付诸行动,无论多伟大的思想都只是空想罢了,不是吗?所以,与其躺着思想,不如站起来行动吧。那历史的长卷里,便有着无数的先贤在阐释这一观点。在“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的暴秦统治之下,何尝没有人想“反秦之暴,拥太平之康”呢?可是他们却只是在想着,没有付诸实际的行动,只是在暴秦之下苟延残喘罢了。待到陈胜吴广时,鸿鹄之志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使得“天下无不云集响应”,才能有那“戍卒叫,函谷举”的起兵,激起民心,奋力反秦,最终才有了汉朝的繁荣昌盛。倘若他们也如常人般,敢言而不敢怒,那不知多久之后,才会有人敢于行动,敢于真正的反抗,使那太平之世,不再是空想。
而在近代,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16世纪末的麦哲伦的伟大航球之行,哥伦布的开辟新大陆,不也是这吗?在观察到远行的船只总是船帆最后消失而生出地球是否是球状的想法后,在海边凝望许久后生出远方是否还有陆地的时候。是的,他们都行动了。一路向西,完成绕球一周的壮举,集结船队,横跨大洋,发现美洲大陆。何也?正是他们在萌生了念头之后,都付诸了行动,都迈开了双脚,都用行动来验证他们的想法了啊。
由此,我们可想而知,行动的重要性。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如毛泽东说的:“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一样,去实践吧,去行动吧。虽然思想从前面引导人直行,但你要记住,仅仅是引导罢了。要想向前走去,还要迈开双脚,付诸行动。谋定了而后就要动啊,否则只会一直地呆在原地,无所成就。
所以,朋友啊,与其躺着思想不如站起来行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