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读后感
篇一:名人传读后感
罗曼・罗兰是《约翰 ? 克里斯朵夫》的作者,在他的笔下始终贯穿一股英雄主义的激情,讴歌那些为理想而飞蛾扑火似完成自我实现的人物。《名人传》是他为三位在不同艺术领域里取得巨大成就的卓越的艺术家作的简要的传记,有乐圣贝多芬、画圣米开朗琪罗以及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 ? 托尔斯泰。与一般记述名人生平的传记不同,罗曼 ? 罗兰在这部三人传记里运用了史诗风格的写作手法,并未局限于对人物事迹的简要介绍,而是重点突出了对他们人生中的苦难的描述,以及面对苦难时所抱持的态度。读过才知道,在这样三位于各自领域内做出过令后辈高山仰止的成就的英雄心中,居然埋藏了那么多不为人知的痛苦。贝多芬的失聪,让他遭受了作为音乐家的最大的打击,他曾不只一次地陷入绝望,以至在成功指挥了一次音乐会后看到观众热情地向他祝贺,竟兴奋地昏了过去。米开朗琪罗一生的悲惨命运更多来自于他软弱的性格,罗兰形容他的创作灵感就像天才爆发一样,几乎不需要特别的触动和培养,他就拥有了常流不竭的创作潜力。但米开朗琪罗除了捍卫他的艺术才能本身外,一生都在受别人的摆布,陷入过派系的纷争,还屈从于教皇反复无常的旨意,虽然在绘画和雕塑上都有惊人的作品问世,但就米开朗琪罗本身的想法来说,他未能将头脑里完美的构想真正地付诸实践。个人想法的局限和外在的条件始终牵着他由一件作品的开工转向对另一件作品的注意,对不断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来说,草草收尾总是一种失败。更令他生活地雪上加霜的是,他个人的际遇也没有进入到一个安详平和的境地,纵有非凡的才华,手头却时时拮据,还要经常关照他不成器的孩子和侄子们,这个天才被平常琐事占去了大部分的精力,世俗的赞誉似乎也无力将他解脱出来,临到人生的终了他也觉得留下了太多遗憾。
人生总是这样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享誉文坛并被同时代的读者顶礼膜拜的列夫 ? 托尔斯泰也摆脱不了自身固有的矛盾,甚至在他成名后前来拜访他的崇拜者们把他随口说的一句话都奉为神谕时,托尔斯泰还没有追索到心中希求的境界。艺术家们在探索的道路上永无止境地更新自己、超越自己甚至否定自己,就像歌德笔下的《浮士德》那样寻求一个终极的完善。托尔斯泰可以说是那个时代超越民族局限放眼人类生存命题的大家了,他甚至启发了甘地施行了20世纪震动世界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和《安娜 ? 卡列尼娜》这样的巨著,尽管后者的艺术水平较前者达到了更完善的境地,达到托尔斯泰成熟期小说创作水平的顶峰,但遗憾的是两部作品还是带有托尔斯泰式理想的局限性。在作者看来,托尔斯泰是过于沉浸他宣扬的“博爱”主义的信条当中去了,因而在他晚年才会在研究基督教上花费了十足的气力,以至未能创作出更具超越性的作品。艺术是要完全脱开了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未免会变成仅具有精致的观赏价值的空中楼阁。托尔斯泰一生富足,也不愿离开他出生的那个庄园,正因他贵族的出身,对下层古难的体察未免浅尝辄止,浮于表面,他对俄罗斯转型期间的社会矛盾认识不足,必然地与高尔基等革命作家划开了界限,类似与胡适与鲁迅之间以及鲁迅与共产党作家之间的界限一样。托尔斯泰太相信博爱的力量了,才主张甘地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他对动摇封建主统治基础的态度也摇摆不定,索性投入到对宗教信仰的热望中去,这是源于思想基础的痛苦,同样折磨着名人在艺术完善的道路上必然要遭遇困境重重。
《名人传》给我们展示了被视为远景的艺术家的内心世界里挣扎的矛盾,一生里承受的思想纠结的压力,遭受到来自外界环境的挫折,有贝多芬的来自身体生理上的,有米开朗琪罗的来自性格和周围压力的,有托尔斯泰的来自内心追求与现实情形的矛盾的,困苦的形式有许多种,承受的心态却一往如常,只能解开心里的郁结,才进而可以突破强势的藩篱,由此也可见作用于内心的痛苦虽在表面上很少留下痕迹,但对这种矛盾的解脱还是要靠自己的逐渐撤限。献身于艺术的名人可能更难做到这一点,要亲手打破辛勤建立起来的局限的确有如切肤之痛,也当然地和名人的品性有关。如何看待突如其来或悄然成长起来的苦难,也能决定名人们在艺术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前人的经验,值得借鉴。
篇二: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起初,我只是为了凑够书券面额而买了这本书,我贪婪地读着那些我的“初恋”。因为我不太喜欢外国书,它自然被我搁在了角落。直到几天前,闲来无聊,翻开了它,刚开始那些关于乡村画面的描写令我乏味,直到安妮对她的养母大讲特讲时,书中描写此时养母表情为“惊呆”,我才觉得有趣起来。于是,就这样痴痴地看了下去。
住在绿山墙的马修兄妹打算收养一个十一岁左右的小男孩来帮助他们干农活,可是因为传话人的一个错误导致了安妮的到来,一个女孩的到来!安妮并不漂亮,脸又小又白、又瘦,布满雀斑;嘴巴很大,眼睛也是。马修是个害羞的人,更讨厌女性,因此安妮的到来令他大吃一惊,但是安妮的“特殊”让他最后欣然接受:女孩喜欢坐在车站外,因为那里有更适合的想象空间,女孩很喜欢想象,她把林荫大道叫做“喜悦的洁白之路”,她把巴里的池塘叫做“闪光之湖”,她把她并不漂亮的形象想象成是长的漂漂亮亮,胖乎乎的,胳膊浅浅的凹下去的,并且女孩总爱把她的想象滔滔不绝的分享给大家
透过安妮的想象,让我恍然大悟原来一成不变的一些东西有它的“另一个”画面。在我的印象中安妮无时无刻不在想象,把好的动人的事物想象的更有诗意,把她自己觉得美的事情想象也能发生在身世悲惨的自己身上,能够通过努力获得的绝不放弃,而对求之不能得的事从不抱怨,这使我对安妮的乐观心生敬佩。
是啊,一些不必须拥有的,何必为他们而感到苦恼呢?想象着你拥有,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安妮虽然并不是一个长得漂亮的女孩,但她那在我看来既纯真也无聊的举动也或多或少地打动了我。时常在想,如果我也有这样的想象力是不是对于一些事情也能一笑了之了呢?
当然,安妮也是一个普通女孩,她也跟我们所有的女孩一样喜欢漂亮,当她看见别的女孩穿泡泡袖,而她的养母不同意给她做泡泡袖时,我想象着她那沮丧的样子,不禁莞尔。
因为在她身上发生的跟我一样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和她奇怪的想象,让我喜欢上了她。
篇三:雾都孤儿读后感
1812年,在英国朴茨茅斯的一个贫困家庭,后来影响了无数人的作家狄更斯诞生了。当时的英国还处于动荡时期,饱受饥饿和严寒的狄更斯看到了英国社会最底层生活最肮脏、最悲惨的一面,这些让人难以忘怀的记忆给予了狄更斯无穷无尽的写作源泉,以至于后来,《荒凉山庄》、《董贝父子》、《艰难时世》等十四部长篇小说相继问世,而其中的《雾都孤儿》早已影响了好几代读者。
《雾都孤儿》讲述的是一个处境非常艰难的孤儿――奥利弗尔的故事。奥利弗尔的母亲在生下他的时候已经力竭而死,而母亲的唯一财产也被在场的一位老妇人窃取,因此,奥利弗尔不得不在济贫院生活了下来。上帝在此时仿佛显得十分刻薄,奥利弗尔这个可怜人儿在济贫院吃不饱、穿不暖;后来在棺材店被诺厄尽情辱骂殴打;好不容易支撑着瘦弱的身体逃了出去,却被一不小心进入了贼窟,但善良和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的,在参与一次入室抢劫时,奥利弗尔被房子的主人――罗斯小姐拯救了。而女贼南希不忍欺骗这个可怜的孩子,将奥利弗尔同父异母的哥哥――蒙克斯想将他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贼,因此独吞财产的可恶阴谋告诉了罗斯。案发后,老费金、蒙克斯判处绞刑,而主人公奥利弗尔则被布朗洛先生收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奥利弗尔的命运竟然如此艰难!从济贫院到棺材店,再到贼窟,哪时不是一波三折,不是屡屡受挫?他的眼里有得不到父母关爱的失落、有找不到落脚点和幸福的绝望、有长期被人欺侮的自卑,还有许多许多描绘不出来的复杂心情,世界上还有多少孩子正体验着这种痛不欲生,只有绝望没有希望的生活?世界上还有多少孤儿正被诱使着一步步走向深渊?而对于这一切,有多少个人对他人伸出援助之手,有多少个人流露出讥讽和不屑一顾的神情?人间的情谊就是这样的吗?写到这儿,我不由得觉得痛心,还有一种对那些自我清高的人士表示的鄙夷。
与一个心灵高尚的穷人交往,不但不会玷污你的灵魂,反而会使你的智慧更添光彩。因为,穷不在于物质上的穷,而在于心灵上的穷。一个人即使再有钱,只要心灵是残缺的,他就是一个里里外外都极穷的人;反之,一个人即使再穷,只要流露出心灵的美来,他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光凭钱来判断一个人是很武断的,钱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有人情味儿的东西,它能腐蚀人的灵魂。一个崇尚金钱的社会,真正正义、高尚的人如覆薄冰,得不到重用。而很有可能,那个年代动荡如同家常便饭,久久不能歌舞升平的一个主要原因,那绝对就是金钱的腐蚀力量。
在那个时代,穷人都受到了有钱人的冷嘲热讽,那种刻骨铭心的愤慨和憎恨一定给狄更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作家狄更斯体会到的,这也是每一个读者体会到的。这也是狄更斯写作的原因,他希望自己的书能唤醒每一个沉睡的人,终止愚蠢的做法,开始爱和情义的撒播。
篇四: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初级哲学书籍,讲述的是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一封由一个神秘的哲学导师寄来的信,从此开启了她学习哲学的道路。随着苏菲的经历,一系列哲学史的发展历程和哲学思想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从而也引起我对这个世界谜团的好奇与思考。
整本书篇幅很长,我前后一共花了两个多月才读完,内容很多,对于哲学史的发展过程,我记住的很少,但是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阅读前几章,以为本书的主角就是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而越往下,越觉得诡异,到苏菲十五岁生日的那场哲学宴会上,我才渐渐意识到,本书真正的主角是席德和她的少校父亲,而苏菲和艾伯特只是本书作者笔下的人物席德之父少校笔下塑造的人物,少校创造出这两个人以及他们的经历,写成一本书,作为给女儿席德的生日礼物。而奇怪的是,在少校的笔下,苏菲和艾伯特也渐渐感受到了这个创造者的存在,知道了自己的命运都掌握在他手中,于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脱离了少校的控制,获得了成功。这种被创造者逃离被安排的命运的构思,让我感觉很微妙,甚至感到思维有些被小小的扭曲了。
很久以前就被灌输以一种思想,就是哲学书非常枯燥、难啃,所以这是我第一次尝试阅读哲学类的书籍,但它给了我惊喜并激起了我的思考和兴趣。书中的少校笔下的苏菲的世界固然是一篇哲学的发展史,但它给我的启迪却很多,我想,作者用心良苦的构思,或许是要更直观地告诉我们,真实与虚幻其实并没有什么界限。而我们是谁,谁又是我们,我们是否真实的存在,还是如同苏菲和艾伯特一样,只是被一个更伟大的个体所操纵着的一些幻像而已?一切都如同迷一样。但无论如何,即使我们有太多太多的不解,世界仍旧存在,地球仍旧旋转,时间仍旧流逝,周而复始……或许这就是哲学吧!
知名作家南方朔是这样评价本书的:“《苏菲的世界》的小说部分,苏菲的主体自觉过程颇像侦探故事加上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哲学加侦探,加幻想,再加上宇宙观,它让人心胸开阔,这不正是哲学爱智最古典的定义吗?”是啊,虽然初次接触哲学的我还不能非常深刻地理解书中的一些内容,也不能像南先生那样作出深刻的评价,但是,我感受到,它唤醒了我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这的确是一本好书!
篇五:青铜葵花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青铜葵花》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一个特别的机缘使一个乡村男孩青铜和一个城市女孩葵花,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可当葵花12岁时,命运又将她找回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这个故事的结局虽然不想我们想像的那样美好,但是这么写,反而更加生动传神。语言描写十分细腻,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细节。故事的情节曲折,真是“尺水兴波”呀!
这本书写了主人公的种种挫折与苦难:葵花的父亲死了,青铜是一个哑巴,家里又穷,生活很艰难。但是,谁能保证自己一生没有挫折呢?
生命中没有挫折,那么人就会变得懦弱。只有你经过挫折,只有你面对现实,不逃避,你才会变得坚强。人好比一棵核桃树,受的伤害好比挫折;枝叶好比承受挫折的过程;果实好比成功的喜悦。受到的伤害越多,枝叶越茂盛,果实越甜美。
小时候,我常常跟爷爷去放风筝。总认为顺着风跑,风筝就会飞得很高,于是拼命地跑啊跑,但是很快风筝就被大风挂倒在地。爷爷说,只有逆着风跑风筝才能飞得高。我试了一下,果然如此。以后的日子,我常常在想:人好比风筝,只有在逆风中才会飞起来,只有在逆境中才能得到更高、更远的发展。
不是有句话说吗,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我读这本书时,恍如身临其境,那荡气回肠的文字,那催人泪下的情节,那动人心弦的故事……让我流连忘返。
以前,我曾看过《感动》这本书,上面介绍了“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中所有的书,上面说,曹文轩本人最满意的作品就是《青铜葵花》,而最受读者喜爱的也是这本书,当我满怀好奇心看过一遍以后,我不得不承认这真的是一本好书……
这是一个乡村男孩与一个城市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城市女孩葵花跟随爸爸来到了一个叫大麦地的村庄生活,孤单寂寞的她认识了一个同样沉默寡言而且不会说话的乡村男孩青铜。爸爸的意外死亡使葵花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贫穷但善良的青铜家认领了她,葵花和青铜成为了兄妹相称的朋友。在粗茶淡饭的生活中,一家人为了抚养葵花费尽了心思,而青铜更是在沉默中无微不至地呵护着葵花:为了葵花上学,青铜放弃了自己的上学梦想;为了让葵花照一张相,青铜在寒冷的冬天把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也买了;为了葵花晚上写作业时不去别人家“借灯光”,青铜捉来萤火虫做了十盏南瓜花灯;为了葵花报幕时的美丽,心灵手巧的青铜做了一串闪亮的冰项链;为了让葵花看马戏是有个好位置,青铜一声不响地顶着葵花站了一个晚上……
不仅是青铜,葵花也为这个家、为青铜付出了许多许多:学校组织的拍照活动她没参加,为了给自己贫困的家庭省钱;每天放学和哥哥一起去采芦苇,为了能多编些芦花鞋去卖;自己一个人偷偷的跑到江南捡银杏、考试故意考差,为了赚钱、省钱给奶奶看病;用各种办法教她的哑巴哥哥写字,为了让哥哥在别人面前自信起来、抬起头来……在充满了天灾人祸的岁月里,青铜一家齐心协力,艰难、困苦而又快乐地生活着。
葵花12岁那年,命运将她召回了原先居住的城市,这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了。然而,在葵花走后的那一天,青铜望着那片它和葵花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遇见的河流,用生平最大的力气,从心底高声喊出了一个名字――“葵―花―!!”着强而有力的喊声震撼了每一个读者的灵魂
这本书表现了孩子、朋友之间的友谊,家人之间的亲情和人与人之间的爱,还反映了乡村孩子童年的苦难生活,字里行间无不充盈着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人间真情,这种真情无不湿润着每一位读者的眼睛、震撼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篇六: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挪威的森林》看了些许时日了,总想写点什么,昨天一以为我对村上的作品理解颇深的朋友就书中几个精彩片段向我发问,我的回答让她大失所望,于是答应她重拾秃笔把我的理解写给她看,于是又有翻开此书的机会。
在我看来,永泽是代表一类“没心没肺”的人,他的一套关于人生的理论以及自己所谓的成为“绅士”的行为规范带有太多让人触之心凉如冰的冷色,不消说是亲身历练,只是多注目一眼也会让你迅即染上某种病症--刚强者一杯温水即能恢复如初,柔弱者则久久地囿于其中不能自拔。 我不愿面对这本书的原因有二:一是直子,渡边两人所构建起来的让人忧郁的关联让我决绝地认为这个世界所给我们的指引着实黯淡无光,死亡倒不失为一种精神释放的绝佳去处;二是永泽这个太“硬”又带点灰色调“炫”了一点的角色,委实让我阅之如梗在喉,虽然他的话有时对人性的嘲讽往往一语中的--“所做的,不是自己想做之事,而是自己应做之事。”--入木三分! 村上用八十年代的笔触去缅怀六十年代的动荡,无聊,压抑,彷徨,消沉,以及对爱情的无望,时空的更迭便生出高于事件本身的幻象。在二十世纪的时空对于我们来说还只是将来时时,人们总想着到了二十一世纪所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可世纪的钟声敲过以后,人们失望地发现,身旁只是多了几件新奇的物什--那新奇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消失殆尽,但有希望总是好的,生活总是不断地在给你机会。 一则笑话云:一对穷人夫妇,一日得到神仙帮助,可满足他们三个愿望。饥饿的农夫立即说要是有根香肠吃就好了,话音刚落,香肠出现了。他的妻子见他就这么浪费了一个愿望,都快气疯了,遂诅咒他,让这根香肠长到他鼻子上去。她的愿望也实现了。故事的结局也就是第三个愿望自然是取下那根该死的香肠。这个笑话在我看来是如此残忍:你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但你未必就能抓住这个机会。 闲下来的时候我问自己:如果给我三个机会,我的愿望是什么?第一个念头是我要健康要快乐,远离失意。细想一下,却发现这些愿望受亦舒张爱玲小说影响太多以致过于苛求:我现在并非不健康,一口气可打四个小时网球;也不乏快乐的时刻;没有失意的衬托,我的得意和快乐岂不乏味?
罗曼・罗兰是《约翰 ? 克里斯朵夫》的作者,在他的笔下始终贯穿一股英雄主义的激情,讴歌那些为理想而飞蛾扑火似完成自我实现的人物。《名人传》是他为三位在不同艺术领域里取得巨大成就的卓越的艺术家作的简要的传记,有乐圣贝多芬、画圣米开朗琪罗以及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 ? 托尔斯泰。与一般记述名人生平的传记不同,罗曼 ? 罗兰在这部三人传记里运用了史诗风格的写作手法,并未局限于对人物事迹的简要介绍,而是重点突出了对他们人生中的苦难的描述,以及面对苦难时所抱持的态度。读过才知道,在这样三位于各自领域内做出过令后辈高山仰止的成就的英雄心中,居然埋藏了那么多不为人知的痛苦。贝多芬的失聪,让他遭受了作为音乐家的最大的打击,他曾不只一次地陷入绝望,以至在成功指挥了一次音乐会后看到观众热情地向他祝贺,竟兴奋地昏了过去。米开朗琪罗一生的悲惨命运更多来自于他软弱的性格,罗兰形容他的创作灵感就像天才爆发一样,几乎不需要特别的触动和培养,他就拥有了常流不竭的创作潜力。但米开朗琪罗除了捍卫他的艺术才能本身外,一生都在受别人的摆布,陷入过派系的纷争,还屈从于教皇反复无常的旨意,虽然在绘画和雕塑上都有惊人的作品问世,但就米开朗琪罗本身的想法来说,他未能将头脑里完美的构想真正地付诸实践。个人想法的局限和外在的条件始终牵着他由一件作品的开工转向对另一件作品的注意,对不断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来说,草草收尾总是一种失败。更令他生活地雪上加霜的是,他个人的际遇也没有进入到一个安详平和的境地,纵有非凡的才华,手头却时时拮据,还要经常关照他不成器的孩子和侄子们,这个天才被平常琐事占去了大部分的精力,世俗的赞誉似乎也无力将他解脱出来,临到人生的终了他也觉得留下了太多遗憾。
人生总是这样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享誉文坛并被同时代的读者顶礼膜拜的列夫 ? 托尔斯泰也摆脱不了自身固有的矛盾,甚至在他成名后前来拜访他的崇拜者们把他随口说的一句话都奉为神谕时,托尔斯泰还没有追索到心中希求的境界。艺术家们在探索的道路上永无止境地更新自己、超越自己甚至否定自己,就像歌德笔下的《浮士德》那样寻求一个终极的完善。托尔斯泰可以说是那个时代超越民族局限放眼人类生存命题的大家了,他甚至启发了甘地施行了20世纪震动世界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和《安娜 ? 卡列尼娜》这样的巨著,尽管后者的艺术水平较前者达到了更完善的境地,达到托尔斯泰成熟期小说创作水平的顶峰,但遗憾的是两部作品还是带有托尔斯泰式理想的局限性。在作者看来,托尔斯泰是过于沉浸他宣扬的“博爱”主义的信条当中去了,因而在他晚年才会在研究基督教上花费了十足的气力,以至未能创作出更具超越性的作品。艺术是要完全脱开了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未免会变成仅具有精致的观赏价值的空中楼阁。托尔斯泰一生富足,也不愿离开他出生的那个庄园,正因他贵族的出身,对下层古难的体察未免浅尝辄止,浮于表面,他对俄罗斯转型期间的社会矛盾认识不足,必然地与高尔基等革命作家划开了界限,类似与胡适与鲁迅之间以及鲁迅与共产党作家之间的界限一样。托尔斯泰太相信博爱的力量了,才主张甘地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他对动摇封建主统治基础的态度也摇摆不定,索性投入到对宗教信仰的热望中去,这是源于思想基础的痛苦,同样折磨着名人在艺术完善的道路上必然要遭遇困境重重。
《名人传》给我们展示了被视为远景的艺术家的内心世界里挣扎的矛盾,一生里承受的思想纠结的压力,遭受到来自外界环境的挫折,有贝多芬的来自身体生理上的,有米开朗琪罗的来自性格和周围压力的,有托尔斯泰的来自内心追求与现实情形的矛盾的,困苦的形式有许多种,承受的心态却一往如常,只能解开心里的郁结,才进而可以突破强势的藩篱,由此也可见作用于内心的痛苦虽在表面上很少留下痕迹,但对这种矛盾的解脱还是要靠自己的逐渐撤限。献身于艺术的名人可能更难做到这一点,要亲手打破辛勤建立起来的局限的确有如切肤之痛,也当然地和名人的品性有关。如何看待突如其来或悄然成长起来的苦难,也能决定名人们在艺术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前人的经验,值得借鉴。
篇二: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起初,我只是为了凑够书券面额而买了这本书,我贪婪地读着那些我的“初恋”。因为我不太喜欢外国书,它自然被我搁在了角落。直到几天前,闲来无聊,翻开了它,刚开始那些关于乡村画面的描写令我乏味,直到安妮对她的养母大讲特讲时,书中描写此时养母表情为“惊呆”,我才觉得有趣起来。于是,就这样痴痴地看了下去。
住在绿山墙的马修兄妹打算收养一个十一岁左右的小男孩来帮助他们干农活,可是因为传话人的一个错误导致了安妮的到来,一个女孩的到来!安妮并不漂亮,脸又小又白、又瘦,布满雀斑;嘴巴很大,眼睛也是。马修是个害羞的人,更讨厌女性,因此安妮的到来令他大吃一惊,但是安妮的“特殊”让他最后欣然接受:女孩喜欢坐在车站外,因为那里有更适合的想象空间,女孩很喜欢想象,她把林荫大道叫做“喜悦的洁白之路”,她把巴里的池塘叫做“闪光之湖”,她把她并不漂亮的形象想象成是长的漂漂亮亮,胖乎乎的,胳膊浅浅的凹下去的,并且女孩总爱把她的想象滔滔不绝的分享给大家
透过安妮的想象,让我恍然大悟原来一成不变的一些东西有它的“另一个”画面。在我的印象中安妮无时无刻不在想象,把好的动人的事物想象的更有诗意,把她自己觉得美的事情想象也能发生在身世悲惨的自己身上,能够通过努力获得的绝不放弃,而对求之不能得的事从不抱怨,这使我对安妮的乐观心生敬佩。
是啊,一些不必须拥有的,何必为他们而感到苦恼呢?想象着你拥有,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安妮虽然并不是一个长得漂亮的女孩,但她那在我看来既纯真也无聊的举动也或多或少地打动了我。时常在想,如果我也有这样的想象力是不是对于一些事情也能一笑了之了呢?
当然,安妮也是一个普通女孩,她也跟我们所有的女孩一样喜欢漂亮,当她看见别的女孩穿泡泡袖,而她的养母不同意给她做泡泡袖时,我想象着她那沮丧的样子,不禁莞尔。
因为在她身上发生的跟我一样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和她奇怪的想象,让我喜欢上了她。
篇三:雾都孤儿读后感
1812年,在英国朴茨茅斯的一个贫困家庭,后来影响了无数人的作家狄更斯诞生了。当时的英国还处于动荡时期,饱受饥饿和严寒的狄更斯看到了英国社会最底层生活最肮脏、最悲惨的一面,这些让人难以忘怀的记忆给予了狄更斯无穷无尽的写作源泉,以至于后来,《荒凉山庄》、《董贝父子》、《艰难时世》等十四部长篇小说相继问世,而其中的《雾都孤儿》早已影响了好几代读者。
《雾都孤儿》讲述的是一个处境非常艰难的孤儿――奥利弗尔的故事。奥利弗尔的母亲在生下他的时候已经力竭而死,而母亲的唯一财产也被在场的一位老妇人窃取,因此,奥利弗尔不得不在济贫院生活了下来。上帝在此时仿佛显得十分刻薄,奥利弗尔这个可怜人儿在济贫院吃不饱、穿不暖;后来在棺材店被诺厄尽情辱骂殴打;好不容易支撑着瘦弱的身体逃了出去,却被一不小心进入了贼窟,但善良和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的,在参与一次入室抢劫时,奥利弗尔被房子的主人――罗斯小姐拯救了。而女贼南希不忍欺骗这个可怜的孩子,将奥利弗尔同父异母的哥哥――蒙克斯想将他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贼,因此独吞财产的可恶阴谋告诉了罗斯。案发后,老费金、蒙克斯判处绞刑,而主人公奥利弗尔则被布朗洛先生收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奥利弗尔的命运竟然如此艰难!从济贫院到棺材店,再到贼窟,哪时不是一波三折,不是屡屡受挫?他的眼里有得不到父母关爱的失落、有找不到落脚点和幸福的绝望、有长期被人欺侮的自卑,还有许多许多描绘不出来的复杂心情,世界上还有多少孩子正体验着这种痛不欲生,只有绝望没有希望的生活?世界上还有多少孤儿正被诱使着一步步走向深渊?而对于这一切,有多少个人对他人伸出援助之手,有多少个人流露出讥讽和不屑一顾的神情?人间的情谊就是这样的吗?写到这儿,我不由得觉得痛心,还有一种对那些自我清高的人士表示的鄙夷。
与一个心灵高尚的穷人交往,不但不会玷污你的灵魂,反而会使你的智慧更添光彩。因为,穷不在于物质上的穷,而在于心灵上的穷。一个人即使再有钱,只要心灵是残缺的,他就是一个里里外外都极穷的人;反之,一个人即使再穷,只要流露出心灵的美来,他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光凭钱来判断一个人是很武断的,钱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有人情味儿的东西,它能腐蚀人的灵魂。一个崇尚金钱的社会,真正正义、高尚的人如覆薄冰,得不到重用。而很有可能,那个年代动荡如同家常便饭,久久不能歌舞升平的一个主要原因,那绝对就是金钱的腐蚀力量。
在那个时代,穷人都受到了有钱人的冷嘲热讽,那种刻骨铭心的愤慨和憎恨一定给狄更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作家狄更斯体会到的,这也是每一个读者体会到的。这也是狄更斯写作的原因,他希望自己的书能唤醒每一个沉睡的人,终止愚蠢的做法,开始爱和情义的撒播。
篇四: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初级哲学书籍,讲述的是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一封由一个神秘的哲学导师寄来的信,从此开启了她学习哲学的道路。随着苏菲的经历,一系列哲学史的发展历程和哲学思想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从而也引起我对这个世界谜团的好奇与思考。
整本书篇幅很长,我前后一共花了两个多月才读完,内容很多,对于哲学史的发展过程,我记住的很少,但是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阅读前几章,以为本书的主角就是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而越往下,越觉得诡异,到苏菲十五岁生日的那场哲学宴会上,我才渐渐意识到,本书真正的主角是席德和她的少校父亲,而苏菲和艾伯特只是本书作者笔下的人物席德之父少校笔下塑造的人物,少校创造出这两个人以及他们的经历,写成一本书,作为给女儿席德的生日礼物。而奇怪的是,在少校的笔下,苏菲和艾伯特也渐渐感受到了这个创造者的存在,知道了自己的命运都掌握在他手中,于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脱离了少校的控制,获得了成功。这种被创造者逃离被安排的命运的构思,让我感觉很微妙,甚至感到思维有些被小小的扭曲了。
很久以前就被灌输以一种思想,就是哲学书非常枯燥、难啃,所以这是我第一次尝试阅读哲学类的书籍,但它给了我惊喜并激起了我的思考和兴趣。书中的少校笔下的苏菲的世界固然是一篇哲学的发展史,但它给我的启迪却很多,我想,作者用心良苦的构思,或许是要更直观地告诉我们,真实与虚幻其实并没有什么界限。而我们是谁,谁又是我们,我们是否真实的存在,还是如同苏菲和艾伯特一样,只是被一个更伟大的个体所操纵着的一些幻像而已?一切都如同迷一样。但无论如何,即使我们有太多太多的不解,世界仍旧存在,地球仍旧旋转,时间仍旧流逝,周而复始……或许这就是哲学吧!
知名作家南方朔是这样评价本书的:“《苏菲的世界》的小说部分,苏菲的主体自觉过程颇像侦探故事加上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哲学加侦探,加幻想,再加上宇宙观,它让人心胸开阔,这不正是哲学爱智最古典的定义吗?”是啊,虽然初次接触哲学的我还不能非常深刻地理解书中的一些内容,也不能像南先生那样作出深刻的评价,但是,我感受到,它唤醒了我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这的确是一本好书!
篇五:青铜葵花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青铜葵花》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一个特别的机缘使一个乡村男孩青铜和一个城市女孩葵花,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可当葵花12岁时,命运又将她找回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这个故事的结局虽然不想我们想像的那样美好,但是这么写,反而更加生动传神。语言描写十分细腻,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细节。故事的情节曲折,真是“尺水兴波”呀!
这本书写了主人公的种种挫折与苦难:葵花的父亲死了,青铜是一个哑巴,家里又穷,生活很艰难。但是,谁能保证自己一生没有挫折呢?
生命中没有挫折,那么人就会变得懦弱。只有你经过挫折,只有你面对现实,不逃避,你才会变得坚强。人好比一棵核桃树,受的伤害好比挫折;枝叶好比承受挫折的过程;果实好比成功的喜悦。受到的伤害越多,枝叶越茂盛,果实越甜美。
小时候,我常常跟爷爷去放风筝。总认为顺着风跑,风筝就会飞得很高,于是拼命地跑啊跑,但是很快风筝就被大风挂倒在地。爷爷说,只有逆着风跑风筝才能飞得高。我试了一下,果然如此。以后的日子,我常常在想:人好比风筝,只有在逆风中才会飞起来,只有在逆境中才能得到更高、更远的发展。
不是有句话说吗,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我读这本书时,恍如身临其境,那荡气回肠的文字,那催人泪下的情节,那动人心弦的故事……让我流连忘返。
以前,我曾看过《感动》这本书,上面介绍了“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中所有的书,上面说,曹文轩本人最满意的作品就是《青铜葵花》,而最受读者喜爱的也是这本书,当我满怀好奇心看过一遍以后,我不得不承认这真的是一本好书……
这是一个乡村男孩与一个城市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城市女孩葵花跟随爸爸来到了一个叫大麦地的村庄生活,孤单寂寞的她认识了一个同样沉默寡言而且不会说话的乡村男孩青铜。爸爸的意外死亡使葵花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贫穷但善良的青铜家认领了她,葵花和青铜成为了兄妹相称的朋友。在粗茶淡饭的生活中,一家人为了抚养葵花费尽了心思,而青铜更是在沉默中无微不至地呵护着葵花:为了葵花上学,青铜放弃了自己的上学梦想;为了让葵花照一张相,青铜在寒冷的冬天把自己脚上的芦花鞋也买了;为了葵花晚上写作业时不去别人家“借灯光”,青铜捉来萤火虫做了十盏南瓜花灯;为了葵花报幕时的美丽,心灵手巧的青铜做了一串闪亮的冰项链;为了让葵花看马戏是有个好位置,青铜一声不响地顶着葵花站了一个晚上……
不仅是青铜,葵花也为这个家、为青铜付出了许多许多:学校组织的拍照活动她没参加,为了给自己贫困的家庭省钱;每天放学和哥哥一起去采芦苇,为了能多编些芦花鞋去卖;自己一个人偷偷的跑到江南捡银杏、考试故意考差,为了赚钱、省钱给奶奶看病;用各种办法教她的哑巴哥哥写字,为了让哥哥在别人面前自信起来、抬起头来……在充满了天灾人祸的岁月里,青铜一家齐心协力,艰难、困苦而又快乐地生活着。
葵花12岁那年,命运将她召回了原先居住的城市,这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了。然而,在葵花走后的那一天,青铜望着那片它和葵花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遇见的河流,用生平最大的力气,从心底高声喊出了一个名字――“葵―花―!!”着强而有力的喊声震撼了每一个读者的灵魂
这本书表现了孩子、朋友之间的友谊,家人之间的亲情和人与人之间的爱,还反映了乡村孩子童年的苦难生活,字里行间无不充盈着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人间真情,这种真情无不湿润着每一位读者的眼睛、震撼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篇六: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挪威的森林》看了些许时日了,总想写点什么,昨天一以为我对村上的作品理解颇深的朋友就书中几个精彩片段向我发问,我的回答让她大失所望,于是答应她重拾秃笔把我的理解写给她看,于是又有翻开此书的机会。
在我看来,永泽是代表一类“没心没肺”的人,他的一套关于人生的理论以及自己所谓的成为“绅士”的行为规范带有太多让人触之心凉如冰的冷色,不消说是亲身历练,只是多注目一眼也会让你迅即染上某种病症--刚强者一杯温水即能恢复如初,柔弱者则久久地囿于其中不能自拔。 我不愿面对这本书的原因有二:一是直子,渡边两人所构建起来的让人忧郁的关联让我决绝地认为这个世界所给我们的指引着实黯淡无光,死亡倒不失为一种精神释放的绝佳去处;二是永泽这个太“硬”又带点灰色调“炫”了一点的角色,委实让我阅之如梗在喉,虽然他的话有时对人性的嘲讽往往一语中的--“所做的,不是自己想做之事,而是自己应做之事。”--入木三分! 村上用八十年代的笔触去缅怀六十年代的动荡,无聊,压抑,彷徨,消沉,以及对爱情的无望,时空的更迭便生出高于事件本身的幻象。在二十世纪的时空对于我们来说还只是将来时时,人们总想着到了二十一世纪所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可世纪的钟声敲过以后,人们失望地发现,身旁只是多了几件新奇的物什--那新奇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消失殆尽,但有希望总是好的,生活总是不断地在给你机会。 一则笑话云:一对穷人夫妇,一日得到神仙帮助,可满足他们三个愿望。饥饿的农夫立即说要是有根香肠吃就好了,话音刚落,香肠出现了。他的妻子见他就这么浪费了一个愿望,都快气疯了,遂诅咒他,让这根香肠长到他鼻子上去。她的愿望也实现了。故事的结局也就是第三个愿望自然是取下那根该死的香肠。这个笑话在我看来是如此残忍:你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但你未必就能抓住这个机会。 闲下来的时候我问自己:如果给我三个机会,我的愿望是什么?第一个念头是我要健康要快乐,远离失意。细想一下,却发现这些愿望受亦舒张爱玲小说影响太多以致过于苛求:我现在并非不健康,一口气可打四个小时网球;也不乏快乐的时刻;没有失意的衬托,我的得意和快乐岂不乏味?
- 大学中庸读后感
- 曾子杀猪读后感
-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