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篇一: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有一本风靡全世界的书,它的名字就叫做《致加西亚的信》。这虽然是一本小书,但它谈到的忠诚被全世界的人所关注,
在一切有关古巴的事件中,有一个人最让我忘不了。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带信给他。然而,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纸袋里,封好,吊在胸口,3个星期之后,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明的。我要强调的重点是: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像他这种人,我们应该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已不在人间,但现在还有其他的加西亚。凡是需要众多人手的企业经营者,有时候都会因一般人无法或不愿专心去做一件事而大吃一惊。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做事态度,似乎已经变成常态;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诱地叫属下帮忙,否则,没有人能把事情办成。在每个商店和工厂,都有一个持续的整顿过程。单位负责人经常送走那些显然无法对单位有所贡献的员工,同时也吸收新的进来。不论业务怎么忙碌,这种整顿一直在进行着。只有当单位不景气,就业机会不多,整顿才会出现较佳的成绩--那些不能胜任、没有才能的人,才会被留下来。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每个领导只保留那些最佳的职员--那些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我钦佩的是那些不论单位领导是否在办公室都会努力工作的人,我也敬佩那些能够把信交给加西亚的人。静静地把信拿去,不会提出任何愚笨问题,也不会随手把信丢进水沟里,而是不顾一切地把信达到。这种人永远不会被解雇,也永远不必为了要求加薪而罢工。文明,就是为了焦心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段长远过程。这种人不论要求任何事物都会获得。他在每个城市、村庄,乡镇,以及每个办公室、商店、工厂,都会受到欢迎。
世界上极需这种人才,这种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对于管理者来说,《致加西亚的信》能够给自己的团队一些重要的启示。从内容上看起来,这是一本劝告员工如何敬业和勤奋工作的书籍,然而一个世纪以来,却在更为广泛的领域被人们所应用。
当整个世界都在谈论着“变化、创新、实惠”等等时髦的概念时,重提“忠诚、敬业、服从、信用”之类的话题未免过于陈旧。然而,我们却又无法回避。员工的忠诚、敬业、道德风险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企业的老板和公司管理者们。我们所面临的变化也带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包括那些经济腾飞所依赖的基本的商业精神--信用、勤奋和敬业。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年轻人以频繁跳槽为能事,以善于投机取巧为荣耀。老板一转身就懈怠下来,没有监督就没有动力。工作时推诿塞责,不思反省,却以种种借口来遮掩自己缺乏对工作的责任心。懒散、消极、怀疑、抱怨……种种职业病如同瘟疫一样在各企业、政府机关、学校中蔓延,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无法彻底根除。
在现实生活中,到处都可看到有才华的穷人。试想,一个年轻人,如果只有才华,没有责任心,缺乏独立创业的勇气,敬业精神,而且不愿自我反省,养成一种嘲弄、吹毛求疵、抱怨和批评的恶习,只能在被迫和监督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根本无法独立地自发做任何事,这种人能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吗?这种人在单位能得到提升和重用吗?因为在他看来,敬业是老板剥削员工的手段,忠诚是管理者愚弄下属的工具,他在精神上与公司格格不入,他也无法真正从公司里受益。
有关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故事,有关送信人罗文,有关《致加西亚的一封信》这本书,在全世界已广为流传。“送信”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忠于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从、忠诚和荣誉的象征。忠诚和敬业并不仅仅有益于公司和老板,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是整个社会。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对事业高度的忠诚一旦养成,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这种人永远会被老板所看重,永远不会失业,而哪些懒惰的终日抱怨和四处诽谤的人,即使独立创业,为自己做事也会因为无法改变这些恶习而获得成功。看完以后,我想只要是个有心的人,都应该知道,要想干一件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应该一步一步的去走,没有什么捷径。
篇二: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内容简短平实,其主要在于它倡导了一种伟大的精神:信用、勤奋、敬业,这也是我们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细细品来,对我今后取得成功有着很大借鉴意义。
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想象中的激情澎湃,感慨万分,因为书中所表达的精神我都懂,也经常经意不经意地这样做,于是它对我来说只不过是将这种精神明朗化,系统化。其实让我感触较深的不是书的内容, 而是书中另存的内涵。
如今像罗文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呢?我想了很久,就拿我自己来说吧!真正的原因并不是我不想做事情,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思想上存有"瓶颈".上级给我的任务有一个,我却要把这个任务的做法问的清清楚楚 ,而我提出这些问题时是有以下几种考虑:(1)摆困难,让上级降低要求;(2)有言在先,万一事情没办妥,不能完全怪自己,上级会体谅我的;(4)希望上级帮自己解决困难。 其实在当今社会来讲这种想法每个人都有。但反过来讲:难道上司给我下达任务的时候我只能说:"没问题",其他的什么都不能问吗?比如上级让你到A城市送材料,而你不知如何到达A城市,顺便问一下上级A城市在哪里,如何搭车,省得到处找到处问,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这个问题我想了一个多月,也和很多同学讨论过,后来和我一个做生意的堂哥题到这个问题,他从中又提了个这样一个问题,他说:“如果连上级也不知道怎么办呢?那么一切都得自己解决。如果你不能帮助上级解决一些难题的话,那要你何用?”
听完这话后,我这才领悟到书中真正的内涵。
篇三: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享有如此盛誉,受人如此吹捧,带着这样的疑问,很快,我就把这本充满魅力的书读完了。
书中特别推崇强调了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仿佛不提任何问题就等同于忠诚、责任、主动。我以为,任何事情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多问一句,就能知道加西亚在哪里,想必罗文定会问个十遍八遍的,而不问,只是因为在当时的局势下,罗文知道总统并不能提供什么信息,也不必总统来提供,军事情报局不是吃干饭的,自然会提供相关的信息,如果罗文就此孤身一人独自开始行动,那他就不仅是个莽夫,更是对国家的极端不负责。事实上,整个过程中,罗文都是有着重要后援的。另外,书中66-67页清楚的说了,瓦格纳上校对罗文下达任务时,就已经告诉了他加西亚在古巴东部的某地,但是不知道具体位置,总统把信交给罗文,在我看来,仅仅只是表达一种任务的重要性,如果罗文还去问“他在什么地方”。那就真是愚蠢了。
而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布置任务的人员,往往也是掌握信息、资料最多的人,我们在毫不犹豫的接受任务的同时,何妨多问几个问题,让工作完成得事半功倍,甚至有些问题会带来更好的方法、更好的创意,这更是对工作的负责。提问不代表推却、不代表懒惰,只是不要提“百科全书放在哪儿”这样不着边际的问题。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作用同样是不可估量的,更何况,我们还需要团结协作啊。
我想,书中强调的不提问,只是一种表象,其所要揭示的深层,是罗文中尉体现的这种精神:忠于上级的托付,迅速地采取行动,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www.huamate.com)忠诚、责任、主动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我们作为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正需要这种精神来支撑。祖国的未来是属于青少年的。而培养人才的重担,是我们教师的责任。需要我们甘于淡泊,奉献自己的力量,用执着的信念,实干的精神去实现。
法国文豪雨果曾说:“塑成一个雕像,把生命赋给这个雕像,这是美丽的;创造一个有智慧的人,把真理输给他,这就更美丽。”我们老师,所追求的不正是这份美吗?我感受到了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这份责任,我会如罗文中尉一般不会退缩的。
每当我走进教室,踏上讲台,面对着一张张明媚的笑脸,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不由涌起一种人生价值得到体现的自豪感,一种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这种责任是我的动力,促使我尽一切的力量为教育事业而奉献,使我的青春也更加灿烂!
在我们的身边,正是在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下,无数教师同样以自己的勤勉和坚定,默默的实践着自己的责任,组成了一个星光闪烁的教育团体,在教育战线默默耕耘,谱写了一章章教育春天的新篇章。
我,是一个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我,更希望是一个能教出许多罗文的教师!
有一本风靡全世界的书,它的名字就叫做《致加西亚的信》。这虽然是一本小书,但它谈到的忠诚被全世界的人所关注,
在一切有关古巴的事件中,有一个人最让我忘不了。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带信给他。然而,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纸袋里,封好,吊在胸口,3个星期之后,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明的。我要强调的重点是: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像他这种人,我们应该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已不在人间,但现在还有其他的加西亚。凡是需要众多人手的企业经营者,有时候都会因一般人无法或不愿专心去做一件事而大吃一惊。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做事态度,似乎已经变成常态;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诱地叫属下帮忙,否则,没有人能把事情办成。在每个商店和工厂,都有一个持续的整顿过程。单位负责人经常送走那些显然无法对单位有所贡献的员工,同时也吸收新的进来。不论业务怎么忙碌,这种整顿一直在进行着。只有当单位不景气,就业机会不多,整顿才会出现较佳的成绩--那些不能胜任、没有才能的人,才会被留下来。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每个领导只保留那些最佳的职员--那些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我钦佩的是那些不论单位领导是否在办公室都会努力工作的人,我也敬佩那些能够把信交给加西亚的人。静静地把信拿去,不会提出任何愚笨问题,也不会随手把信丢进水沟里,而是不顾一切地把信达到。这种人永远不会被解雇,也永远不必为了要求加薪而罢工。文明,就是为了焦心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段长远过程。这种人不论要求任何事物都会获得。他在每个城市、村庄,乡镇,以及每个办公室、商店、工厂,都会受到欢迎。
世界上极需这种人才,这种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对于管理者来说,《致加西亚的信》能够给自己的团队一些重要的启示。从内容上看起来,这是一本劝告员工如何敬业和勤奋工作的书籍,然而一个世纪以来,却在更为广泛的领域被人们所应用。
当整个世界都在谈论着“变化、创新、实惠”等等时髦的概念时,重提“忠诚、敬业、服从、信用”之类的话题未免过于陈旧。然而,我们却又无法回避。员工的忠诚、敬业、道德风险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企业的老板和公司管理者们。我们所面临的变化也带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包括那些经济腾飞所依赖的基本的商业精神--信用、勤奋和敬业。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年轻人以频繁跳槽为能事,以善于投机取巧为荣耀。老板一转身就懈怠下来,没有监督就没有动力。工作时推诿塞责,不思反省,却以种种借口来遮掩自己缺乏对工作的责任心。懒散、消极、怀疑、抱怨……种种职业病如同瘟疫一样在各企业、政府机关、学校中蔓延,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无法彻底根除。
在现实生活中,到处都可看到有才华的穷人。试想,一个年轻人,如果只有才华,没有责任心,缺乏独立创业的勇气,敬业精神,而且不愿自我反省,养成一种嘲弄、吹毛求疵、抱怨和批评的恶习,只能在被迫和监督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根本无法独立地自发做任何事,这种人能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吗?这种人在单位能得到提升和重用吗?因为在他看来,敬业是老板剥削员工的手段,忠诚是管理者愚弄下属的工具,他在精神上与公司格格不入,他也无法真正从公司里受益。
有关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故事,有关送信人罗文,有关《致加西亚的一封信》这本书,在全世界已广为流传。“送信”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忠于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从、忠诚和荣誉的象征。忠诚和敬业并不仅仅有益于公司和老板,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是整个社会。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对事业高度的忠诚一旦养成,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这种人永远会被老板所看重,永远不会失业,而哪些懒惰的终日抱怨和四处诽谤的人,即使独立创业,为自己做事也会因为无法改变这些恶习而获得成功。看完以后,我想只要是个有心的人,都应该知道,要想干一件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应该一步一步的去走,没有什么捷径。
篇二: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内容简短平实,其主要在于它倡导了一种伟大的精神:信用、勤奋、敬业,这也是我们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细细品来,对我今后取得成功有着很大借鉴意义。
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想象中的激情澎湃,感慨万分,因为书中所表达的精神我都懂,也经常经意不经意地这样做,于是它对我来说只不过是将这种精神明朗化,系统化。其实让我感触较深的不是书的内容, 而是书中另存的内涵。
如今像罗文这样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呢?我想了很久,就拿我自己来说吧!真正的原因并不是我不想做事情,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思想上存有"瓶颈".上级给我的任务有一个,我却要把这个任务的做法问的清清楚楚 ,而我提出这些问题时是有以下几种考虑:(1)摆困难,让上级降低要求;(2)有言在先,万一事情没办妥,不能完全怪自己,上级会体谅我的;(4)希望上级帮自己解决困难。 其实在当今社会来讲这种想法每个人都有。但反过来讲:难道上司给我下达任务的时候我只能说:"没问题",其他的什么都不能问吗?比如上级让你到A城市送材料,而你不知如何到达A城市,顺便问一下上级A城市在哪里,如何搭车,省得到处找到处问,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这个问题我想了一个多月,也和很多同学讨论过,后来和我一个做生意的堂哥题到这个问题,他从中又提了个这样一个问题,他说:“如果连上级也不知道怎么办呢?那么一切都得自己解决。如果你不能帮助上级解决一些难题的话,那要你何用?”
听完这话后,我这才领悟到书中真正的内涵。
篇三: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享有如此盛誉,受人如此吹捧,带着这样的疑问,很快,我就把这本充满魅力的书读完了。
书中特别推崇强调了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仿佛不提任何问题就等同于忠诚、责任、主动。我以为,任何事情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多问一句,就能知道加西亚在哪里,想必罗文定会问个十遍八遍的,而不问,只是因为在当时的局势下,罗文知道总统并不能提供什么信息,也不必总统来提供,军事情报局不是吃干饭的,自然会提供相关的信息,如果罗文就此孤身一人独自开始行动,那他就不仅是个莽夫,更是对国家的极端不负责。事实上,整个过程中,罗文都是有着重要后援的。另外,书中66-67页清楚的说了,瓦格纳上校对罗文下达任务时,就已经告诉了他加西亚在古巴东部的某地,但是不知道具体位置,总统把信交给罗文,在我看来,仅仅只是表达一种任务的重要性,如果罗文还去问“他在什么地方”。那就真是愚蠢了。
而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布置任务的人员,往往也是掌握信息、资料最多的人,我们在毫不犹豫的接受任务的同时,何妨多问几个问题,让工作完成得事半功倍,甚至有些问题会带来更好的方法、更好的创意,这更是对工作的负责。提问不代表推却、不代表懒惰,只是不要提“百科全书放在哪儿”这样不着边际的问题。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作用同样是不可估量的,更何况,我们还需要团结协作啊。
我想,书中强调的不提问,只是一种表象,其所要揭示的深层,是罗文中尉体现的这种精神:忠于上级的托付,迅速地采取行动,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www.huamate.com)忠诚、责任、主动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我们作为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正需要这种精神来支撑。祖国的未来是属于青少年的。而培养人才的重担,是我们教师的责任。需要我们甘于淡泊,奉献自己的力量,用执着的信念,实干的精神去实现。
法国文豪雨果曾说:“塑成一个雕像,把生命赋给这个雕像,这是美丽的;创造一个有智慧的人,把真理输给他,这就更美丽。”我们老师,所追求的不正是这份美吗?我感受到了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这份责任,我会如罗文中尉一般不会退缩的。
每当我走进教室,踏上讲台,面对着一张张明媚的笑脸,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不由涌起一种人生价值得到体现的自豪感,一种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这种责任是我的动力,促使我尽一切的力量为教育事业而奉献,使我的青春也更加灿烂!
在我们的身边,正是在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下,无数教师同样以自己的勤勉和坚定,默默的实践着自己的责任,组成了一个星光闪烁的教育团体,在教育战线默默耕耘,谱写了一章章教育春天的新篇章。
我,是一个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我,更希望是一个能教出许多罗文的教师!
- 《送给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
-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