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读后感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2-04-24 11:56:23 阅读:
  篇一:让宝宝爱上幼儿园读后感
  
  今天我有幸阅读了《让宝宝爱上幼儿园》这本书,这是 董旭花教授和袁霞园长写的一本关于宝宝入园问题的一本书。这是一本涵盖宝宝家长从宝宝入园到幼儿园毕业所能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答案的“锦囊妙计集”。它不仅仅是一本教育策略的教育书,这本书里支撑每一个策略和策略中每每折射出的儿童观、儿童教育观是更值得我们熟读和深思的。
  
  作为母亲,我体验到了和所有父母一样的甜蜜和满足,也体验到了一样的困惑和挣扎。作为幼教工作者,我几乎每天都和孩子打交道,和家长在交流。每每看到新生入园时,宝宝撕心裂肺的哭啼、死死攥住父母的衣角头发不肯放开的拉扯、用噙满泪水的双眼盯着我喊“我要回家,我要找妈妈”的请求以及在个别家长交谈中流露出的“该送”还是“不该送”的内心纠结、一天好几个电话打给我背后的那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揪心、几乎什么也不想干只要可以在幼儿园的某一个角落看到自己的孩子的内心祈盼等等,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的令人心酸。此时的我,既要担负起引导幼儿尽快的度过入园焦虑期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责任,又要做好家长工作,随机的解决家长提出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帮助家长缓解比幼儿还要焦虑的心态。经过不懈的努力,幼儿适应了幼儿园,可每一个幼儿都会有不同的特点,每一个家长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针对每一个个体都会有需要我们解决的不同问题。这使我们绞尽脑汁,在这本书里让我们找到很多教育孩子和向家长解答问题的对策。
  
  篇二:第一天上幼儿园读后感
  
  看了《第一天上幼儿园》,我发现小恐龙贝儿不想上幼儿园,因为她任认为老师会很凶,而且那也没有她的朋友。而她的哥哥很想上幼儿园,因为奥斯卡上了两年的幼儿园了,所以他知道幼儿园的乐趣。吃早饭时奥斯卡告诉贝儿:“我会把我的朋友介绍给你,有熊布鲁诺、仓鼠戴奥、狐狸莉莎。”然后贝儿决定上幼儿园。河马老师一边欢迎新同学,一边跟家长说话,然后老师让其他同学带贝儿参观一下幼儿园。妈妈说五点接他们。参观完他们吃午饭。下午他们一起玩球。对了,贝儿在学校有一个特别的标志,就是微笑太阳。他们玩得很开心 ,完全没有感觉到一分一秒过去了,五点妈妈来接他们。贝儿问老师:“我明天可以再来吗?”老师说:“可以。”回答到家,爸爸问:“在幼儿园里好吗?”贝儿说:“太好了,和我今天早上想的完全相反,老师很好,同伴们都是我的朋友。”奥斯卡、爸爸、妈妈都笑了,贝儿也笑了。
  
  看完故事,我想起了我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把握送到老师身边。幼儿园有许多朋友。我最好的两个朋友是宇航和陈红哲。我们三个组成了一个小队,下了课,我们常常在一起玩。对了我忘说小队排名了。陈红哲老大,宇航老二,我就是老三,因为我长得最矮这就是我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我很开心,也很爱上幼儿园。
  
  篇三:从幼儿园到清华园读后感
  
  在我的孩子第一次以一个小小学员的身份庆祝“六一”的那一天,我获得了优秀家长这个光荣的奖项;奖品就是一本《从幼儿园到清华园》的书籍。我很期待,也很好奇,这究竟会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一直以来,我只知道清华是一个让人神往的名牌大学,虽然我没有去过那里,但是,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会常常听我的父母讲起她的名字。上学之后,每一任老师也会把这个名字挂在嘴边,极尽向往的给我们描绘她的样子。也许老师也并没有真正的去过那里,但确实清华大学是每个莘莘学子的梦想,她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都获得最高的崇拜和赞美。
  
  但是,当我看到书中关于清华身世由来的时候,我真的震惊极了,不可置信的把那一章一字不漏的又看了一遍。没错,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太多耻辱的、不堪回首的往事和记忆。那些耻辱的印迹由清代开始,并且以清朝为最多,真的很让人气愤。中国是一个历史大国,居然沦为一些小国家瓜分欺负,可见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慈禧太后和清政府是多么的腐败无能。尽管如此,我还是不能想象,清华大学居然是在那样一种国难当头状态下的产物,她是美国人妄想培育美式中国领袖制造的摇篮?!
  
  美国人的邪恶太让人气愤了,我血脉偾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以至于今天在写下这一段话的时候又愤慨了一回。是的,所有的中国人都会因为那一段历史悲愤,并且感同身受。
  
  我很喜欢书中的一段摘录:“……不幸之中,清华独幸而受国耻之赐。既享特别权利,自当负特别义务。”
  
  历史已经成为过去,留下的伤痛被岁月慢慢涤荡出坚强。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身世,每一个进入清华的学子才更能深刻的理解肩上背负的担子和使命。那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时刻鞭策着自己,不忘国耻,自强不息,奋发图强!
  
  老实说,这本书我还没有看完,一本好书不应该单从页面上来决定看完与否的,我认为好书就应该慢慢的看,一边看一边品味,那样才有意思。
  
  书中引荐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大胆,它直面了我们国家教育方式的不足。虽然说这个“钱学森之问”已经引起了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百姓的深思,但是它还没有直接当做议题用来改善我们的教育现状。怎么说呢,我觉得从我读书的时代乃至追溯到更早以前,一直到现在,衡量一个孩子优秀与否就是单看他的考试成绩。成绩好,得分高,自然就可以上好的大学,这样的孩子同学羡慕,老师喜欢,其他孩子的家长也逼着自己的孩子以他们为学习的楷模。我知道分数固然可以检验一个人到底学了多少东西,但关键是这些学到的知识可不可以转换到生活中,应用到生活中,这就值得我们深思了。因为有的人会读书,会考试,但毕业之后走向社会反而找不着点。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心理压力不知道如何排解,感到无所适从。正所谓“读死书,死读书”,就像清华校园里的雕塑“悟”一样,往上看,是在知识的海洋里徐徐崛起,展露头角;向下看,他正在书山书海中慢慢沉沦,湮灭。
  
  我不知道其他孩子的家长对教育孩子有什么样的想法,但是我对待孩子以后读书的态度就是:分数并不重要,因为它并不能决定一切。我会努力地尝试一种教育方法,能够让孩子学到东西,并且运用于生活。她打满分我当然高兴,她考试不及格也会有其它的路径。只要读书的方法正确,不盲目施加压力,又怎么能不爱上读书呢?
  
  还有一个我认为最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其实包括了很多方面,比如:品德修养,心理素质,口才艺术等等。大家应该都有发现,不管是电视剧还是传奇故事,我们所看到的,胜利总是属于那些代表正义,心态平和,内心充满力量的人。从小时候起,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扬善惩恶,只有善良才会永垂不朽。所以做人首先还是要具备善良的品性。
  
  我非常喜欢书的第十七章  “我是一切的根源,爱是最的的归宿”这一篇,人除了善良,还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他说:一个人如果管不好自己的情绪,其结果必然是:原本简单的事情迅速变得复杂,原本鸡毛蒜皮的小事酿为人命关天的大事,原本希望达成的目标愈来愈远。像早一段时间的新闻“药家鑫案”,还有早几年的“马加爵案”等等,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材生,结果却触犯法律,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的罪过。所以,我们还会以为只有读书成绩好才是教育孩子的终极目标吗?世界上原本没有“恶人”,也没有真正的“坏孩子”,是父母的教育忽视了最基本的东西,影响了孩子的一生。如果真的对孩子负责,那么在教会孩子各种各样的技能之前,先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魅力吧,人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品德修养抓起,正如王红兵老师说的那样,如果父母能懂得一个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哪些是关键素质在起作用,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能配合学校给孩子这些关键素质,那孩子上不上清华,其实已无足轻重。
  
  感谢这本书的作者王红兵老师,他不仅在书中带我游览了我少年时代心中的那个梦想圣地――清华大学,而且还 给了我很多思考的引子,以及教育孩子的一些方法,我相信这本书我会看很多遍,每一次都会有新的认识和感受。为了做我孩子的优秀母亲,我会继续努力的!加油!
  
  篇四:幼儿园指导纲要读后感
  
  以前从来没有这样的深入的去读《幼儿园指导纲要》。这次我也就利用空隙时间把纲要仔细的读了一遍,领悟了一边,我的脑细胞也跟随着我阅读的视线,一次又一次的冲刷着,洗礼着,让我有了更入一步的熟悉,也有了很多的感受和自己的一些见解和想法 。
  
  作为担任十年的幼儿园教师,深刻体会到:要得到孩子的喜爱,尊重。必须要学会尊重、信任孩子。要用发展,个别差异、全面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孩子。要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才能使自己走进孩子的世界,做到真正了解孩子,掌握孩子的个性,从而帮助自己更好的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比如:我们一再说要“蹲下来”看幼儿,尊重幼儿,从形体语言来看,要做到蹲下来是一件不难的事。事实上,在幼儿园很多老师已经在倾听孩子、与孩子交流、应答孩子、帮助孩子的过程中蹲下身来;而有时往往做法是:从动作上真的蹲下来了,但却做着训斥孩子的事,类似这样,即使老师的高度降的再低,幼儿也不会感到丝毫的平等,从而影响到教育的实施。不能真正营造了《纲要》所说的“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呢?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教师要将“心也蹲下来”,“……,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给予适当的方式应答,(www.huamate.com)形成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纲要》)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真诚的对待幼儿的精神情感世界。说实话,我也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再读《纲要》,我发现我做得远远不够。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细致观察了解幼儿的行为,用心地倾听孩子的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教学中,教师蹲下身体倾听孩子的声音是将幼儿置于平等地位的基础,是营造良好心理环境的基础。正如巴特尔所指出的 “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
  
  其次,要做到真诚,真诚就是认真、诚恳、关切、不欺骗、不虚假真诚地对待孩子的提问,真诚地对待孩子的“告状”,真诚的对待孩子的表达,甚至是孩子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每一点变化,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毫不吝啬的给予每个幼儿肯定的态度,关注的目光,鼓励的话语,卢梭认为儿童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精神生活“儿童具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 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读后感
  • 幼儿教师读后感
  • 幼儿读后感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