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当主角读后感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2-04-24 11:58:47 阅读:
  让孩子当主角读后感
  
  某一天我去新华书店看书,偶然看到成墨初写的《让孩子做主》一书,毫不犹豫的付钱买下。一是名字很吸引我的眼球,也是我目前关注的重点,二是这本书是通过一个个的小故事来告诉家长们怎样抚养0-16岁的孩子,三是我看到封底的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孩子就像一颗种子,需要在适合他的土壤中生长,我们的爱,是阳光,是空气,是水分,是内心呵护,是智慧启迪,是谆谆教导。成老师的这本书将告诉您:怎样正确爱孩子以及如何被孩子所爱。
  
  基于以上几点,我带着渴望的眼睛去读这本书,这本书的主题就是让孩子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主角,成老师也反复在提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孩子有自己成长的自然规律,不管是青春期的孩子,还是幼儿时期的孩子,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有一定的成长规律,父母要了解不同年龄孩子的成长规律,这是进行正确教育的基础,切不可把孩子培养出一个模样。
  
  "九龙生子,各有不同".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属于自己的特质。父母应该从内心深处摒弃攀比孩子的想法,对孩子多一些鼓励和赞美。现在的家庭往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忘了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角。孩子从一出生开始被迫上早教班,各种才艺比拼班,好不容易有个周末,被爸爸妈妈送往各种培训学校,只因幼儿园要面试,小学要面试,买高价的学区房,当然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说是为了孩子,但实际呢?我们的孩子真的领情吗?这是孩子想要的结果吗?他自己的人生他真的无法做主吗?一定需要父母的帮助他才能够成长为所谓的人才吗?其实,父母放任不管,孩子也可以成长的很好。
  
  所以,我们需要适时的跟在孩子的后面,不要走在他的前面,不要事事都替他做主,明确家长的身份。著名教育家孙瑞雪说过:用形象的方法来表达家庭关系,最合适的关系是爸爸妈妈站在一起,孩子在最前面。这样的关系中,孩子的成长背后有两个非常坚实的东西,这个东西不是钱,不是房子,是爱和支持,那么孩子的成长就会很好,因为后方是安全的,孩子的注意力都放在前方。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父母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自己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以他独立的人格,面对他自己的世界,孩子注定要成长,而父母注定要退到幕后,做孩子人生的"背景",把舞台让给孩子,为了孩子们在舞台上的精彩展示,我们一定要舍得放手。如果父母不懂得放开拉着孩子的手,孩子永远都不会独立行走。母乳喂养也如此,该自然离乳的时候,孩子已经准备好了,很多父母还是舍不得与孩子分离。
  
  写到这里,又想起上课时,戴老师播放的PPT―龙应台的《目送》,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www.huamate.com)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所以,对于一个小孩的成长,你在他的背后给他提供支持就足够了,你不能替代孩子成长,所以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信任孩子有能力做自己的主人,不用为他操那么多的心,不要剥夺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不要剥夺孩子自己成长的机会,即使跌倒了,告诉他爬起来,他的生命依然会往前。
  
  很多父母,因为担心孩子摔跤、受伤、受苦,就帮助或代替孩子做很多,喜欢做孩子的羽翼和拐杖。但这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鸟儿终究要自己飞翔,父母要给孩子磨练翅膀的机会。孩子一时无法做好的事情,父母不必马上代孩子去做好,而要引导孩子主动思考,让孩子自己找到做好事情的方法。告诉他错了没有关系,有错误才能改进,有改进才有机会成功,感谢那些错误让孩子变得不断完美。他的事绝大部分应该由他在负责。正确的教育方式是,不那么重视教育,你的小孩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跟随他,当你观察到她实在需要你的帮助,或者他十分需要你帮助时,才走过去,帮他一把。大部分时间,让他过他的日子,你过你的日子。
  
  我上过正面管教的公益课程,在说到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具备的品质的时候,每一个父母都说好的一面,说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责任感、善良、能独立思考、独立自主、孝敬老人、正直、勤奋、乐观开朗、活泼、有安全感、诚实守信等。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这就要求父母从小培养他独立自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要多给孩子机会,相信孩子的潜能,有能力发展他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我妈妈小时候总是对我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她越这样说,我越不听,抵抗心理越发严重,她用这句话来吓唬我,让我乖乖听她的话,却不相信我有自己独立成长的能力。其实,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要耐心等待孩子在幼稚中慢慢成熟,给孩子自己成长的机会。尽管如此,有多少父母能做到呢?
  
  现在不少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无法适应社会,就因为只会读书,只会考试。其他生活技能、沟通技能等通通很弱,毕业以后也无法从事高效能地工作,无奈父母都说这孩子白上大学了,其实上不上大学无所谓,关键是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做的怎么样,可以说家庭教育是贯穿孩子的一生。
  
  父母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做,认为只要他用功学习,能考上大学,就一好百好。这样的结果,孩子很容易就会变成高分低能儿,有可能因此还会产生自卑心理,这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十分不利。
  
  不可否认,这些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父母,真的很伟大,他们真的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仅有爱心是不够的,爱还要有智慧,明白如何爱才是明智的,才是对孩子成长有益的。真正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做法是,父母不代替孩子去解决问题、消除困难,而是鼓励孩子去独立面对难题,因为独立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孩子独立生存必备的能力。
  
  所以从小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不但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会使孩子养成勤劳的好习惯,从而帮助孩子更顺利的走向成功。
  
  父母还要做到无条件爱孩子,应是爱孩子的生命本身,只因你是我的孩子,而不是爱孩子身上附加的各种外在条件,比如优异的成绩、良好的表现等。
  
  好的父母必须学习去如何正确的爱孩子。正确认识和对待孩子的错误,孩子才能更快进步。尽量顺其自然,这样在孩子身上存在的看似错误的东西,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就会逐渐减轻、消除。即使孩子在公开课上答错了问题,父母也千万不要责备他,因为对于孩子本人来说,在爸爸妈妈和众多人面前出错这件事会给他自己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他会努力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而对于父母来讲,我们应该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如果责备他,相反,他会产生抵抗情绪,你越不让他怎样,他就越怎样。
  
  突然想起日本一本书叫《这么养孩子,全家都会更聪明》里面有句话: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表扬和夸赞可以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父母在孩子表现很好的时候给予夸赞,他们的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同时也会努力做得更好。即使你认为他没有什么值得特别称赞的地方,但也要就一些小事情给予他们积极的肯定与表扬。当孩子做不到某件事时,"惩罚"没有任何意义,不如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褒奖。
  
  有了孩子以后,我通过一步步的学习,越来越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就书中关于视角的问题,我的孩子很多时候都会说:妈妈抱抱。我明白是因为她看见的是我们大人的大腿,看不到我们所能看到的高度和视角,所以要家长常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因为只有蹲下来,你才能看清孩子的视线落在哪里,进而走进孩子的世界。这不仅仅是读懂孩子的途径,更是尊重孩子的体现。
  
  你蹲下来,和孩子处于同一高度,对于你来说,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对于孩子来说,孩子会感觉到你在尊重他,你和孩子的距离会大大缩短。
  
  最后一章还讲到有一个孩子自认为他是天下老大,谁的话都不听,成老师对这孩子的父亲说:如果你真相改变孩子,就放手让他参加夏令营活动。突然回忆起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在我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每个班选择一名代表参加北京的夏令营。恰恰我被选中,那是我第一次从县城走向大城市,也就是在那时,默默的在我心里种下了我要努力学习,考上北京的大学的伟大目标,这个潜意识,我到今天才知道,陈建翔教授教我们做父母的在孩子小的时候要带孩子去远足,我想我能深切明白远足的意义了,不仅仅是镜像神经元的作用,还有潜意识的作用。
  
  我也热切的希望今天的家长们如果条件都允许,请带孩子远足和旅行吧,走的越远越好,因为经常旅行和远足的孩子,长大真的会很不一样。
  
  另外关于孩子分享的问题我也非常的赞同,我曾经在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就明白孩子给我的东西我一定要接受,并且对她说谢谢,但是往往现在很多父母只是逗逗孩子,看孩子是不是懂得分享,当孩子给他东西的时候,他就会说:我不吃,你吃吧。如此几次,孩子就真的不会再给你吃了,是父母自己把孩子天生就有的与人分享的能力给抹杀掉了,还怪孩子今天怎么变的这么自私?如果父母每次都不拒绝孩子给的东西,那么孩子每次都会特别有成就感,因为这份成就感,所以他会越来越懂得与人分享,并且收获满满的快乐,做父母的,何乐而不为呢?
  
  做父母的我们,责任重大,关切到中华民族的未来,我们也不完美,所有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因为你不成长,就跟不上孩子的脚步啦。有些父母,自己错了,但碍于面子或者维护自己的权威,不敢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这是不对的。父母不是全知全能,也会犯错,在孩子面前犯错,父母要向孩子承认错误,这会教给孩子正确面对错误的态度。
  
  因此,父母要懂得让自己成长,设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于孩子一起成长,用积极的态度,与孩子共同面对眼前的问题。
  
  • 夏山学校读后感3篇
  •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 中河曲马德故事读后感
  • 陪孩子长大读后感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