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
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一)
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我想,读书和教育学生也是如此。
初读这本书时,我感到书中大量的专业术语、大段的长句子让人晦涩难懂,提不起兴致来。硬着头皮看下去,细细地咀嚼、慢慢地品味,一点点地耐着性子读下去,我发现自己收获颇多。
书中的第二章提到"理解学生,注重个体差异"这一观点让我产生了共鸣,联系自己的教学,我有了一些想法。
如今社会在飞速的发展,现在的学生可能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或许是方法受家长、幼儿园的启蒙教育等等很多原因,大多数孩子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学校中表现在与同学相处上,表现在课堂学习中,他们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有积极的,当然也有消极的。表现积极的学生自然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欢迎和青睐,而对待学习持消极态度的学生很容易引起家长和教师的反感,即在老师心目中形成"差生"的概念。
所谓的"差生"在学习上所表现出的状况可谓百出,而他们最容易表现出的是这样的情况:我喜欢这个老师,我对这门学科比较好奇,学习的动力就比较足,相反,就会比较马虎的学习。我体会到的一点就是:如何能让学生都喜欢你,如何能让学生有好奇心呢?如果这两点做好了,不仅学生学的容易,老师教的也开心,而且成效肯定也是不错的。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也许是一个关键。
比如说以前班有个小画家――金应威,以前只要一不注意他,就在书上随便乱画,作业本、练习册处处都留下过他的"大作".为此不知说教了多少次,可是他依旧我行我素。一天,教学《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我"利用"他画画的优势,请他到黑板上来画几个不一样的长方体,展示给同学们看,他的积极性很高,其他同学也听得比较认真。而他自己那方面的知识也学得非常扎实。课后,我给了他高度的评价。从这以后,他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改掉了坏毛病。画画上更是不甘落后,在各种比赛中频频得奖。
我们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个体差异(可以称为学生的落差),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真的就是人性。水的落差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学生的落差同样会产生重大的学习能量,这就是资源。利用个体差异资源,取长补短、扬长避短,那教育教学效果将会更加明显,就会实现师生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生命意义。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比较好表现,我就设计了一些环节,让学生当"小老师",我在旁帮助的,收到了异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希望自己也能够当一回小老师。还有的学生比较害羞,回答的声音很低,在这方面,我借鉴了其他老师的一些做法,多表扬他们,多给他们一次机会,真的很有效。
《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二)
由于对教育教学经验的短缺等很多因素对刚刚走上岗位的我提出了特别的挑战,所以我利用假期的时间看了教育类的书《有效教学方法》,仔细阅读后,我受到了很大启发,从中我发现了他们所提供的职业成长和进步的机遇。老师若想把自己认真准备的课付诸于实际,把教学原则成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就必须具备相当的素质,要达到这节课的基本要求。而读了《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有关促成有效教学的几种关键行为之后,我深有感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1、清晰授课:能使要点易于理解;清晰地解释概念,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口齿清楚不含糊。
2、多样化教学:丰富教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问问题。老师要掌握提问的艺术,能够区分出问题的类型。包括课堂里老师安排的活动和提供的材料等力求多样化。
3、任务导向。有研究表明,老师用于教授待定课题的时间越多,学生的学习机会就越多。如果课堂上师生的互动集中于思维内容,使学生获得学习机会,那么这个课堂上的学生的成功率可能更高。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5、确保学生成功率。学生学习的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
文中指出如果教师把大多数时间用于教授切题内容,而不是那些只是有可能需要的过程和材料上,然后才能使学生获得教学内容。那么,相比之下,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就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另外文中还说,有任务导向的教师应非常熟悉一些题目,这些题目很可能会出现在成绩测验中,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为考而教".确切地说,他们的课堂教学与教学目标、课堂要求是相吻合的。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我觉得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简洁而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疑等等。读了该书这一部分内容,尤如在我为师的道路上亮起一盏灯,尤其是对我这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教师而言,的确是受益多多。
虽然教育界提倡素质教育提了好多年,在我上小学到时候就听说过"素质教育"这个词,可是很多不变的中考、高考选拔制度,还无法让学校从根本上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但有效教学方法一书并不是在空谈什么素质教育,而是实实在在的在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名真正能发挥自身价值的教师。
在看清晰授课这部分内容前,年轻的我想当然的认为这绝非难事,应该容易做到。看过书之后才清楚要做到清晰授课自己还有很大差距。一方面,由于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存在欠缺,那么在授课的过程中重点和难点并不突出,对此讲解的还不够充分,而且对于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过于单调,没有很好地运用比如举例、图解、示范等方法;另一方面,没有很好地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这样使得所提出的问题缺乏足够的针对性。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规律性的检查作业在弄清学生是否掌握了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方面做的都不够好。
书中使我得知教师的任务导向应该是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去学习,而不应该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上,对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的事件有一个预测和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对授课内容在时间上有做出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够充分有效的传授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而学生的注意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非常密切,即使教师讲解的再精彩再投入,而学生没有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学的话,教师做的也是无用功。对照书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觉得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是要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反应,恰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对其回答更多的作出肯定的评价。二是要在平时要有对课堂纪律的一个严格要求,禁止出现那些讲话、睡觉等影响课堂教学的行为出现。当然在运用教师的强制力的同时,不能忽视跟学生的感性交流,为教学赢得一个相互尊重的的环境与氛围。学生在学习中如果不断的得到成功的证明,必然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在接上来的学习中他们会更有热情更有全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易于取得好成绩。相反,他们总是遇到失败的情况的话,则会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严重的会让他们丧失取得好成绩的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采用的题目应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能力要求,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正确的答案,确保较高的成功率,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自我效能感。
其实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无止境的艺术,要把课上得如同艺术创造的精品,实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我们必须长期追求和探索。
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三)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感到课堂时间不够用,甚至有时还会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总结其最大问题就在于授课不够清晰与直接,有时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有时则跑题,有时讲话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水平,有时则削弱了教材内容呈现的清晰度,往往讲得满头大汗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阅读《有效教学方法》一书后,我受到了很大启发,我觉得老师若想把认真准备的课付诸实施,把教学原则成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还必须达到上好课的一些基本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清晰授课、组织严密,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热烈。
一、目标明确。
目标明确是指上课时老师明白这堂课要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些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在一节课上,师生的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进行,教师上课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时插入课外内容,为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时把内容引申出去,涉及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以外的某些知识,甚至有相当广度,只要是有利于目标的完成,都是可以的。但是,漫无目的地讲故事、东拉西扯,做那些与实现目标无关的事,应予以否定,对学生也同样,教师要及时发觉并纠正学生努力完成任务。
二、内容正确、重点突出。
在一节课上教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任务和所有内容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对细枝末节的知识可以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对重点知识、概念和原理要花力气教学,对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懂、弄清、熟练掌握。
教师讲授的知识还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予以纠正,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往往是崇高的、万能的,他们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对待学生的疑问应持谦虚、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轻易作出没有把握的回答。当教师没有把握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是否有哪位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打算查些资料弄明白之后再回答你们""对这个问题恐怕要看看有关材料,我和你们共同学习",教师的虚心、严谨的治学态度能感染学生,使他们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科学的态度。
三、方法得当。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方法本身无所谓好坏,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围,教师上课运用的方法要与教学情境相适合。譬如,对尚未定论的争议问题,可以用小组讨论法;为了让学生认识一个他们不熟悉的物件的形状,采用讲述来描述,不如用演示法更加直观,等等。
四、清晰授课
一直以来,我以为清晰授课只是讲在上课时要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有激情,能做到抑扬顿挫。原来这只是清晰授课的前提,是基础,是一小部分。只有标准的普通话距离清晰授课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更为重要的是内容组织,教师对课文的熟悉以及授课策略的选择等要做到清晰授课,更多的功夫是在课上。
对于教师,要做到清晰授课,就要求在课前要深入研究教材,钻研教学大纲,通过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了解教学内容的整体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仔细阅读领会教学参考书,明确教材的地位和体系,掌握其中心内容和中心思想,确定教学目的,考虑教材的组织和处理。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前要对所讲授内容有清晰的理解思路,教师自身对知识有宏观和微观上的把握,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在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基础上,有要求教师在平时要苦练基本功,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能够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准确的转变为学生能够理解领会的语言并表达出来。语言是教师将自己的知识转换为学生知识的主要媒介。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总要有一个反应时间段,而教师清晰的表达,可以大大缩减转化的时间。通过教师清晰的讲授引导,形成学生较清晰的科学的知识脉络。通过第一次讲授,学生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这又需要教师能够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不同的阐述方法,从知识的其他角度入手,进行再次论述。这样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才会在学生脑海里生根发芽。有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语言的清晰表达,要达到清晰授课的教学效果,还要利用举例、图解和示范等方法,来解释和澄清。
五、组织严密。
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节奏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速度自然,课堂秩序好。教师要有一定的组织才干,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做到组织严密。
六、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热烈。
一节课应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发挥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在课上要边教边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调节自己的教学。一旦发现学生反映漠然、注意力分散,要立刻找原因,发挥教学机智,通过调整内容、方法、管理三个方面去激起学生的积极状态,如果内容太深了,就该尽量的浅显的方式来揭示的本质;如果进程太慢了,就该立刻加快来完成;如果学生太疲劳了,就该改个方法,如改讲授为议论或谈话,甚至讲个与为课题有关的故事。教学是艺术,是无止境的,教师要把课上得如同艺术创造的精品,实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有意识地长期追求和探索。
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我想,读书和教育学生也是如此。
初读这本书时,我感到书中大量的专业术语、大段的长句子让人晦涩难懂,提不起兴致来。硬着头皮看下去,细细地咀嚼、慢慢地品味,一点点地耐着性子读下去,我发现自己收获颇多。
书中的第二章提到"理解学生,注重个体差异"这一观点让我产生了共鸣,联系自己的教学,我有了一些想法。
如今社会在飞速的发展,现在的学生可能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或许是方法受家长、幼儿园的启蒙教育等等很多原因,大多数孩子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学校中表现在与同学相处上,表现在课堂学习中,他们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有积极的,当然也有消极的。表现积极的学生自然受到同学和老师的欢迎和青睐,而对待学习持消极态度的学生很容易引起家长和教师的反感,即在老师心目中形成"差生"的概念。
所谓的"差生"在学习上所表现出的状况可谓百出,而他们最容易表现出的是这样的情况:我喜欢这个老师,我对这门学科比较好奇,学习的动力就比较足,相反,就会比较马虎的学习。我体会到的一点就是:如何能让学生都喜欢你,如何能让学生有好奇心呢?如果这两点做好了,不仅学生学的容易,老师教的也开心,而且成效肯定也是不错的。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也许是一个关键。
比如说以前班有个小画家――金应威,以前只要一不注意他,就在书上随便乱画,作业本、练习册处处都留下过他的"大作".为此不知说教了多少次,可是他依旧我行我素。一天,教学《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我"利用"他画画的优势,请他到黑板上来画几个不一样的长方体,展示给同学们看,他的积极性很高,其他同学也听得比较认真。而他自己那方面的知识也学得非常扎实。课后,我给了他高度的评价。从这以后,他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改掉了坏毛病。画画上更是不甘落后,在各种比赛中频频得奖。
我们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个体差异(可以称为学生的落差),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真的就是人性。水的落差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学生的落差同样会产生重大的学习能量,这就是资源。利用个体差异资源,取长补短、扬长避短,那教育教学效果将会更加明显,就会实现师生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生命意义。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比较好表现,我就设计了一些环节,让学生当"小老师",我在旁帮助的,收到了异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希望自己也能够当一回小老师。还有的学生比较害羞,回答的声音很低,在这方面,我借鉴了其他老师的一些做法,多表扬他们,多给他们一次机会,真的很有效。
《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二)
由于对教育教学经验的短缺等很多因素对刚刚走上岗位的我提出了特别的挑战,所以我利用假期的时间看了教育类的书《有效教学方法》,仔细阅读后,我受到了很大启发,从中我发现了他们所提供的职业成长和进步的机遇。老师若想把自己认真准备的课付诸于实际,把教学原则成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就必须具备相当的素质,要达到这节课的基本要求。而读了《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有关促成有效教学的几种关键行为之后,我深有感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1、清晰授课:能使要点易于理解;清晰地解释概念,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口齿清楚不含糊。
2、多样化教学:丰富教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问问题。老师要掌握提问的艺术,能够区分出问题的类型。包括课堂里老师安排的活动和提供的材料等力求多样化。
3、任务导向。有研究表明,老师用于教授待定课题的时间越多,学生的学习机会就越多。如果课堂上师生的互动集中于思维内容,使学生获得学习机会,那么这个课堂上的学生的成功率可能更高。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5、确保学生成功率。学生学习的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
文中指出如果教师把大多数时间用于教授切题内容,而不是那些只是有可能需要的过程和材料上,然后才能使学生获得教学内容。那么,相比之下,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就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另外文中还说,有任务导向的教师应非常熟悉一些题目,这些题目很可能会出现在成绩测验中,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为考而教".确切地说,他们的课堂教学与教学目标、课堂要求是相吻合的。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我觉得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简洁而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疑等等。读了该书这一部分内容,尤如在我为师的道路上亮起一盏灯,尤其是对我这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教师而言,的确是受益多多。
虽然教育界提倡素质教育提了好多年,在我上小学到时候就听说过"素质教育"这个词,可是很多不变的中考、高考选拔制度,还无法让学校从根本上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但有效教学方法一书并不是在空谈什么素质教育,而是实实在在的在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名真正能发挥自身价值的教师。
在看清晰授课这部分内容前,年轻的我想当然的认为这绝非难事,应该容易做到。看过书之后才清楚要做到清晰授课自己还有很大差距。一方面,由于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存在欠缺,那么在授课的过程中重点和难点并不突出,对此讲解的还不够充分,而且对于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过于单调,没有很好地运用比如举例、图解、示范等方法;另一方面,没有很好地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这样使得所提出的问题缺乏足够的针对性。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规律性的检查作业在弄清学生是否掌握了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方面做的都不够好。
书中使我得知教师的任务导向应该是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去学习,而不应该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上,对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的事件有一个预测和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对授课内容在时间上有做出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够充分有效的传授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而学生的注意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非常密切,即使教师讲解的再精彩再投入,而学生没有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学的话,教师做的也是无用功。对照书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觉得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是要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反应,恰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对其回答更多的作出肯定的评价。二是要在平时要有对课堂纪律的一个严格要求,禁止出现那些讲话、睡觉等影响课堂教学的行为出现。当然在运用教师的强制力的同时,不能忽视跟学生的感性交流,为教学赢得一个相互尊重的的环境与氛围。学生在学习中如果不断的得到成功的证明,必然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在接上来的学习中他们会更有热情更有全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易于取得好成绩。相反,他们总是遇到失败的情况的话,则会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严重的会让他们丧失取得好成绩的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采用的题目应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能力要求,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正确的答案,确保较高的成功率,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自我效能感。
其实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无止境的艺术,要把课上得如同艺术创造的精品,实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我们必须长期追求和探索。
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三)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感到课堂时间不够用,甚至有时还会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总结其最大问题就在于授课不够清晰与直接,有时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有时则跑题,有时讲话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水平,有时则削弱了教材内容呈现的清晰度,往往讲得满头大汗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阅读《有效教学方法》一书后,我受到了很大启发,我觉得老师若想把认真准备的课付诸实施,把教学原则成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还必须达到上好课的一些基本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清晰授课、组织严密,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热烈。
一、目标明确。
目标明确是指上课时老师明白这堂课要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些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在一节课上,师生的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进行,教师上课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时插入课外内容,为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时把内容引申出去,涉及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以外的某些知识,甚至有相当广度,只要是有利于目标的完成,都是可以的。但是,漫无目的地讲故事、东拉西扯,做那些与实现目标无关的事,应予以否定,对学生也同样,教师要及时发觉并纠正学生努力完成任务。
二、内容正确、重点突出。
在一节课上教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任务和所有内容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对细枝末节的知识可以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对重点知识、概念和原理要花力气教学,对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懂、弄清、熟练掌握。
教师讲授的知识还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予以纠正,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往往是崇高的、万能的,他们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对待学生的疑问应持谦虚、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轻易作出没有把握的回答。当教师没有把握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是否有哪位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打算查些资料弄明白之后再回答你们""对这个问题恐怕要看看有关材料,我和你们共同学习",教师的虚心、严谨的治学态度能感染学生,使他们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科学的态度。
三、方法得当。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方法本身无所谓好坏,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围,教师上课运用的方法要与教学情境相适合。譬如,对尚未定论的争议问题,可以用小组讨论法;为了让学生认识一个他们不熟悉的物件的形状,采用讲述来描述,不如用演示法更加直观,等等。
四、清晰授课
一直以来,我以为清晰授课只是讲在上课时要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有激情,能做到抑扬顿挫。原来这只是清晰授课的前提,是基础,是一小部分。只有标准的普通话距离清晰授课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更为重要的是内容组织,教师对课文的熟悉以及授课策略的选择等要做到清晰授课,更多的功夫是在课上。
对于教师,要做到清晰授课,就要求在课前要深入研究教材,钻研教学大纲,通过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了解教学内容的整体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仔细阅读领会教学参考书,明确教材的地位和体系,掌握其中心内容和中心思想,确定教学目的,考虑教材的组织和处理。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前要对所讲授内容有清晰的理解思路,教师自身对知识有宏观和微观上的把握,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在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基础上,有要求教师在平时要苦练基本功,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能够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准确的转变为学生能够理解领会的语言并表达出来。语言是教师将自己的知识转换为学生知识的主要媒介。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总要有一个反应时间段,而教师清晰的表达,可以大大缩减转化的时间。通过教师清晰的讲授引导,形成学生较清晰的科学的知识脉络。通过第一次讲授,学生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这又需要教师能够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不同的阐述方法,从知识的其他角度入手,进行再次论述。这样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才会在学生脑海里生根发芽。有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语言的清晰表达,要达到清晰授课的教学效果,还要利用举例、图解和示范等方法,来解释和澄清。
五、组织严密。
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节奏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速度自然,课堂秩序好。教师要有一定的组织才干,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做到组织严密。
六、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热烈。
一节课应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发挥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在课上要边教边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调节自己的教学。一旦发现学生反映漠然、注意力分散,要立刻找原因,发挥教学机智,通过调整内容、方法、管理三个方面去激起学生的积极状态,如果内容太深了,就该尽量的浅显的方式来揭示的本质;如果进程太慢了,就该立刻加快来完成;如果学生太疲劳了,就该改个方法,如改讲授为议论或谈话,甚至讲个与为课题有关的故事。教学是艺术,是无止境的,教师要把课上得如同艺术创造的精品,实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有意识地长期追求和探索。
- 崔允 有效教学读后感
- 有效教师读后感
- 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