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教育读后感
用心做教育读后感(一)
读了张思明的《用心做教育》后,心中体会颇多。
我,作为一名新教师,没有经验,没有教学技巧,没有管理方法。而张思明的这本书给了我许多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更教我怎样才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怎样教书育人。
爱是教师人格力量的核心。《放飞美国》的作者别出心裁的把教师分为四类:以谋生为目的,以自傲为动力;以教育为己任;以爱为根本。我想张老师的教育就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吧!
张老师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因为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是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张老师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她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
有人将学生比作花朵,脆弱而敏感,稍微照顾不周就不会开出令人满意的花朵,如果对他们多一些关爱与细心,就会开出又大又美的花朵来。张老师不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有一颗爱心。他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的继续着他们的教与学,这是他获得了桃李满天下的硕果,我想作为教师还有什麽比这更幸福的呢?
张老师作为一名教学能手,在教学上取得的成就更让人羡慕,通过阅读它的数学教学的诸多方法,我体会如下:
首先是我们自身的专业素质要过得去。以前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这个说法对现在和未来的教师已经不够了。"桶"里的水毕竟是"死水",不更新,它的可用含量就会大大降低。作为跨世纪的教师,我们要想办法去开凿并拥有"一眼泉".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孤立的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找到学生的兴奋点,旁敲侧击,从点到面,提倡发散思维,提供多种解法,扩大题型量,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深入学生,听取他们的意见,那就会事半功倍。
其次是情感交流,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在与学生谈心时,通过观察学生的举止言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与学生谈话时要平等对话式的,多点鼓励、少些责备,以便有针对性的教育他们。当学生有了进步时,应予以肯定的赞扬,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当学生犯错误时,应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和危害,帮助他们制订改正的措施;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帮助解决,从而使学生感到我们老师是可依赖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真诚地热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信任和亲近,使学生对你所传授的知识感兴趣,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再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现代中学生见多识广、思想活跃,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唯老师是从,常常将不合己意的灌输拒之于心扉之外。所以老师要事事要和学生同甘苦,要和学生表同情,参与到学生里面去,指导他们,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抛弃那种反映出"师道尊严"的上对下的说教,尊重、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师生只有在平等、情感交融的情况下,才能推心置腹地沟通思想,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从而在平时的课堂中互相配合,教学相长。
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是需要爱、需要尊重与理解的过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相信我们的真诚和良苦用心会换来学生的进步的。
一个教师,他的胜利青春是不能保持的,但是它可以保持职业青春。
教师应该像一个有能源支持的火炬,后者性一个有生命的蜡烛,以便燃烧,一边又在生长。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烧值,更高的照亮度,这样才有可能在有限的从教生涯中,为祖国,为民族的教育事业,为千百万人的成长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用心做教育读后感(二):爱是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
最近,我读了《用心做教育》这本书,张思明老师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于他的心,正因为这种爱成就了他今天的辉煌。我从事教育事业已有十六个春秋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从事教育事业的座右铭。多年来我用点点滴滴微不足道的爱,浇灌着一个个孩子的心田,使他们一步步成长起来。爱心是教师道德的灵魂,我一直在努力地去做,却与张思明老师热爱学生的境界相差太远。张老师用心做教育的人生经历感染着我,使我不断地反思。
真正的爱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心灵的桥梁需要用感情去架设,用尊重、信任、宽容、体贴与关怀去充实。为此,教师要努力营造绿色的情感通道,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给以宽容使之学会宽容,给以公正使之学会公正,给以善良使之学会善良,给以真诚使之学会真诚,谱写一曲爱的交响曲。张思明老师用宽容和关心唤醒学生的爱的经历使我感触很深。在张老师刚参加工作时,接了一个出了名的乱班,当时因为他年龄只比学生大四岁,学生不时嘲弄他。在一次校外劳动中,一个学生因分配床位不合适,指着张老师破口大骂。张老师忍住怒火提醒自己"要沉得住气,要受得起委屈",在这个学生骂了持续四十分钟后,张老师端了一杯水递给他,全班同学突然安静了,骂人的学生也自觉没趣停了下来。在以后的劳动中,布置任务格外顺利,那位骂人的学生主动找张老师道了歉。后来当几位学生因缺乏伙食费合理安排的经验而没吃的时,张老师把自己并不充裕的饭票分给他们。张老师用自己的爱感动了学生,赢得了学生的接纳和尊重。试想当时假如张老师采取的是责骂与暴力"教育"这位学生的话,结果肯定不会是现在这样,教育必然会走向失败。可见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只有爱才能唤醒爱。我们要学会真正地爱学生,在与学生谈心时,通过观察学生的举止言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与学生谈话时要平等对话式的,多点鼓励、少些责备,以便有针对性地教育他们;当学生有了进步时,应予以肯定和赞扬,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当学生犯错误时,不要冲动,应以尊重和关爱为前提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和危害,帮助他们改正;(www.huamate.com)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帮助解决,从而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依赖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鲁迅先生也说过"教育是源于爱的。" 真诚地热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信任和亲近,使学生对你所传授的知识感兴趣,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真正的爱是一种平等。由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及社会、学校、家庭诸多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有些学生在思想品德、组织纪律、学习成绩等某方面表现出较一般同龄人稍差。有的教师就给这些学生带上"差生"的帽子,错误地认为"朽木不可雕也"而放弃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要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要让差生感到他是一个不合格的人。在每一节课上,每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应当在认识的道路上,迈出哪怕是最不显著的一步,取得一点点的成绩。教师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同时要有耐心,能够忍受学习困难的学生那种迟迟不能开窍的局面,那可以称之为豁然开朗的时刻必定会到来。
差生的学习成绩差,考试不及格,在和其他儿童交往过程中,明显感到自己不如他人,因此,特别容易受"我干什么都不行"这种痛苦思想的折磨,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其实"差生"并不像有的人认为的那样差,多数"差生"仅是某一方面落后。"差"不是其本质。考试的成绩不能作为衡量学生知识、智力的唯一标准,因为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教师要尊重学生,既要把学生当作学生,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张思明老师提出:多几把"尺子",会多出很多"好学生" .学生差异的形成是必然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将学生差异作为财富来珍藏,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教育实例,比如钱钟书和施光南的数学都学得很一般,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成为优秀的作家、学者和文学家。再如昔日冷眼中的瓦特、讥笑中的牛顿、愚笨的爱迪生,不是都成为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了吗?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可塑性很大。作为教师应当从各方面去关心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其树立进取的信心和勇气。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是需要爱、需要尊重与理解的过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相信我们的真诚和爱心会换来学生的进步的。
真正的爱是一种责任。我们教师给学生的爱是不同于父母的疼爱的,是"要对孩子们一生发展和幸福负责的爱".这种爱基于对学生的悉心观察。在学生需要某种东西时,可以给他作示范,但绝对不要代替他去做应由他自己去做的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对学生一辈子负责的爱才是师爱的最高境界。"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句话是过去老师们经常说的,并引以为傲,因为它体现了教师知识的渊博。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再这样说就已经不够了。张思明老师是这样说的:"为了给学生一杯有价值的水,自己就要努力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真正做一名让学生满意的教师!如何开凿一眼泉呢?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终身地学习,认真地去吸取与教学相关的各方面知识,并积极思考,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得到不断地成长。
教育是一项工作,更是项事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要像张思明老师那样"把教育工作不仅看成是事业,而且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断地想着它、念着它、琢磨它、感悟它、享受它",要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好每一项工作,就一定会体会到更多的幸福。
《用心做教育》读后感(三)
今天我要跟大家交流的是对《用心做教育》这本书的读后感。这本书真正引起我阅读的兴趣不是它跟我们从事的职业有关的书名,也不是作者的那些伟大头衔,真正让我走进这本书,是因为一次随手的翻阅看到的一段话,让我觉得很有趣。这段话是这样的:"一开始,我的工作很简单,哪里的课没有人上就让我去代。所以我先后代了两个星期历史,又代了一个月的语文,还教了一学期的物理。记得教物理时,正好是教怎样安装日光灯,为了教好这节课,我真正走访了很多电工师傅,自己做了一次又一次实验。上课时,我耐心地给学生讲解、示范。操作实验时,我让每个学生按照零件安装图的要求进行安装。可是,没想到课堂上却出现了令我哭笑不得的结果。当时的学生和我都没有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训练,一些学生根本看不懂电路图,直接把火线就拧在了日光灯灯座的木螺丝上,当我把灯管接上去,最后合上闸的时候,我正好被电机击中。一节实验课下来,我被电了好多次。"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忍不住的笑,直觉这个老师也太可爱,太有意思了,于是很想了解这个在一节课上被电击了很多次的老师他的成长、他的思想、他的教育。
这位老师也是本书的作者,他是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数学教师张思明老师。虽然他是一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获过许多杰出人物才能取得的奖项,却一直站在教育的第一线,这不能不让人从心底佩服他的敬业精神。
在他的书里,我能体会到他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是怎样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让学生感受数学鲜活、好玩儿,同时我又能感受到他做为一名数学教师又是怎样让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数学知识,怎样帮助学生赢得"好人生".
张老师说,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爱数学,我爱教学生数学。在做数学教师的日子里,"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吸引我去努力探求问题的答案,成为贯穿我的数学教育的一条主线。在我们目前的数学教学里,数学成了许多学生眼中的"陷阱".在很多学生眼里,数学的含意也许只有一个:那就是最难学的功课。在书里我还看到孩子写下的"数学是一些居心叵测的成年人为青年学生挖的陷阱"、"数学问题是一些仅仅出现在课本和试卷上的,让某些老师看着学生崴脚而感到窃喜的东西".这些酷似钱钟书的黑色幽默的话语可能开始会让我们数学教师觉得挺逗,但仔细一回味儿,就会感到一阵阵心酸,如果一个高明的数学教师只是一个针对学生"挖坑布雷、用心险恶的高手",那真不知是这位数学教师的得意还是悲哀。
到底我们应该给学生怎样的数学呢?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与能力的获得是永在的。通过数学所熏陶与培养的人才,在观察问题的全面性与深刻性、计划策略的主导性与严密性、处理方法的条理性与多样性等方面是独具特色的。因此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教学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的。新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正反应了上述要求,数学教学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模式更多地转变到"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创造、个性发展将受到更多的重视。数学教学将更重于培养、发展学生的广泛的数学能力。我想,当数学成为学生一项随手拈来、得心应手的能力的时候,那他才能从陷阱中爬出来,才能长出翅膀向天空飞翔。
我特别欣赏张老师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张老师说在"玩"中教数学、学数学是学生体验数学、喜欢上数学的好办法。这对于我们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让孩子看到的数学不仅仅是一张严肃的面孔。张老师在教学立体几何之前的假期,留给学生的作业就是做玩具。做柱、锥、台或由柱、锥、台组合而成的物体。结果开学后老师收到了学生们制作的许多漂亮的立体几何模型和手工纸模艺术品,如台灯、压力热水瓶、折纸魔星、长颈鹿、飞机、火箭、仿古花瓶、未来汽车等等。这让我想到,其实我们的作业可以不必那么机械,只停留在读读写写上,可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生活,动起来,玩儿起来。例如,我们年级在教学方向与位置一单元时就让学生回家设计动物园的平面图,孩子交上来的作业五花八门,可是却渗透了学生的智慧和快乐。
张老师在书中还写到,每年我都要组织学生到郊外的大自然中去玩,但我强调,玩不是无目的的疯玩、傻玩,要能够在玩中学到知识和技能。这让我想到我们二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利用周末组织学生到三圣乡、动物园等地开展亲子活动,后来学生还写成了一篇篇优美的作文,这不能不说我们学校的老师与大师级别的老师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这本书里,张老师还特别介绍了一个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感受到数学鲜活、好玩儿的办法,就是结合老师的微科研,在微科研中用数学,学数学。张老师写到:为了让学生们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形成科学探索精神,我们在教学中探索了让学生做"微科研"的办法,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指导学生做"微科研"强调用数学知识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这过程实际是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虽然是"微科研",但是其中的科研环节应尽量"仿真",选题、开题、查资料、建模、讨论、调查、论文写作、结题答辩,所有的过程都应让学生体验,师生是互助互动的伙伴,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学生的参谋、欣赏者、鼓舞者。张老师是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学生的自主性相对更大,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题研究。但是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选择性的借鉴这样的课题研究方法,让我们的学生参与到课题中来,把我们所做的微型课题变成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最后让我用作者的一段话做为我发言的结语吧。
没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爱,没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义,没有"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大志,岂有大教育家?孔夫子"颠沛流离,累累若丧家之犬"而不改其志,陶行知"脱下长衫"穿上草鞋,"与牛大哥做朋友",皆几十年如一日,始成教育家。
我想,也许不是每位老师都能成为教育家,但我们都是默默奉献爱的教育工作者。
读了张思明的《用心做教育》后,心中体会颇多。
我,作为一名新教师,没有经验,没有教学技巧,没有管理方法。而张思明的这本书给了我许多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更教我怎样才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怎样教书育人。
爱是教师人格力量的核心。《放飞美国》的作者别出心裁的把教师分为四类:以谋生为目的,以自傲为动力;以教育为己任;以爱为根本。我想张老师的教育就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吧!
张老师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因为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任是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从张老师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她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
有人将学生比作花朵,脆弱而敏感,稍微照顾不周就不会开出令人满意的花朵,如果对他们多一些关爱与细心,就会开出又大又美的花朵来。张老师不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有一颗爱心。他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的继续着他们的教与学,这是他获得了桃李满天下的硕果,我想作为教师还有什麽比这更幸福的呢?
张老师作为一名教学能手,在教学上取得的成就更让人羡慕,通过阅读它的数学教学的诸多方法,我体会如下:
首先是我们自身的专业素质要过得去。以前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这个说法对现在和未来的教师已经不够了。"桶"里的水毕竟是"死水",不更新,它的可用含量就会大大降低。作为跨世纪的教师,我们要想办法去开凿并拥有"一眼泉".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孤立的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找到学生的兴奋点,旁敲侧击,从点到面,提倡发散思维,提供多种解法,扩大题型量,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深入学生,听取他们的意见,那就会事半功倍。
其次是情感交流,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在与学生谈心时,通过观察学生的举止言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与学生谈话时要平等对话式的,多点鼓励、少些责备,以便有针对性的教育他们。当学生有了进步时,应予以肯定的赞扬,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当学生犯错误时,应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和危害,帮助他们制订改正的措施;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帮助解决,从而使学生感到我们老师是可依赖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真诚地热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信任和亲近,使学生对你所传授的知识感兴趣,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再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现代中学生见多识广、思想活跃,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唯老师是从,常常将不合己意的灌输拒之于心扉之外。所以老师要事事要和学生同甘苦,要和学生表同情,参与到学生里面去,指导他们,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抛弃那种反映出"师道尊严"的上对下的说教,尊重、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师生只有在平等、情感交融的情况下,才能推心置腹地沟通思想,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从而在平时的课堂中互相配合,教学相长。
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是需要爱、需要尊重与理解的过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相信我们的真诚和良苦用心会换来学生的进步的。
一个教师,他的胜利青春是不能保持的,但是它可以保持职业青春。
教师应该像一个有能源支持的火炬,后者性一个有生命的蜡烛,以便燃烧,一边又在生长。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烧值,更高的照亮度,这样才有可能在有限的从教生涯中,为祖国,为民族的教育事业,为千百万人的成长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用心做教育读后感(二):爱是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
最近,我读了《用心做教育》这本书,张思明老师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于他的心,正因为这种爱成就了他今天的辉煌。我从事教育事业已有十六个春秋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从事教育事业的座右铭。多年来我用点点滴滴微不足道的爱,浇灌着一个个孩子的心田,使他们一步步成长起来。爱心是教师道德的灵魂,我一直在努力地去做,却与张思明老师热爱学生的境界相差太远。张老师用心做教育的人生经历感染着我,使我不断地反思。
真正的爱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心灵的桥梁需要用感情去架设,用尊重、信任、宽容、体贴与关怀去充实。为此,教师要努力营造绿色的情感通道,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给以宽容使之学会宽容,给以公正使之学会公正,给以善良使之学会善良,给以真诚使之学会真诚,谱写一曲爱的交响曲。张思明老师用宽容和关心唤醒学生的爱的经历使我感触很深。在张老师刚参加工作时,接了一个出了名的乱班,当时因为他年龄只比学生大四岁,学生不时嘲弄他。在一次校外劳动中,一个学生因分配床位不合适,指着张老师破口大骂。张老师忍住怒火提醒自己"要沉得住气,要受得起委屈",在这个学生骂了持续四十分钟后,张老师端了一杯水递给他,全班同学突然安静了,骂人的学生也自觉没趣停了下来。在以后的劳动中,布置任务格外顺利,那位骂人的学生主动找张老师道了歉。后来当几位学生因缺乏伙食费合理安排的经验而没吃的时,张老师把自己并不充裕的饭票分给他们。张老师用自己的爱感动了学生,赢得了学生的接纳和尊重。试想当时假如张老师采取的是责骂与暴力"教育"这位学生的话,结果肯定不会是现在这样,教育必然会走向失败。可见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只有爱才能唤醒爱。我们要学会真正地爱学生,在与学生谈心时,通过观察学生的举止言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与学生谈话时要平等对话式的,多点鼓励、少些责备,以便有针对性地教育他们;当学生有了进步时,应予以肯定和赞扬,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当学生犯错误时,不要冲动,应以尊重和关爱为前提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和危害,帮助他们改正;(www.huamate.com)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帮助解决,从而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依赖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鲁迅先生也说过"教育是源于爱的。" 真诚地热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信任和亲近,使学生对你所传授的知识感兴趣,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真正的爱是一种平等。由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及社会、学校、家庭诸多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有些学生在思想品德、组织纪律、学习成绩等某方面表现出较一般同龄人稍差。有的教师就给这些学生带上"差生"的帽子,错误地认为"朽木不可雕也"而放弃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要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要让差生感到他是一个不合格的人。在每一节课上,每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应当在认识的道路上,迈出哪怕是最不显著的一步,取得一点点的成绩。教师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同时要有耐心,能够忍受学习困难的学生那种迟迟不能开窍的局面,那可以称之为豁然开朗的时刻必定会到来。
差生的学习成绩差,考试不及格,在和其他儿童交往过程中,明显感到自己不如他人,因此,特别容易受"我干什么都不行"这种痛苦思想的折磨,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其实"差生"并不像有的人认为的那样差,多数"差生"仅是某一方面落后。"差"不是其本质。考试的成绩不能作为衡量学生知识、智力的唯一标准,因为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教师要尊重学生,既要把学生当作学生,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张思明老师提出:多几把"尺子",会多出很多"好学生" .学生差异的形成是必然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将学生差异作为财富来珍藏,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教育实例,比如钱钟书和施光南的数学都学得很一般,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成为优秀的作家、学者和文学家。再如昔日冷眼中的瓦特、讥笑中的牛顿、愚笨的爱迪生,不是都成为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了吗?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可塑性很大。作为教师应当从各方面去关心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其树立进取的信心和勇气。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是需要爱、需要尊重与理解的过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相信我们的真诚和爱心会换来学生的进步的。
真正的爱是一种责任。我们教师给学生的爱是不同于父母的疼爱的,是"要对孩子们一生发展和幸福负责的爱".这种爱基于对学生的悉心观察。在学生需要某种东西时,可以给他作示范,但绝对不要代替他去做应由他自己去做的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对学生一辈子负责的爱才是师爱的最高境界。"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句话是过去老师们经常说的,并引以为傲,因为它体现了教师知识的渊博。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再这样说就已经不够了。张思明老师是这样说的:"为了给学生一杯有价值的水,自己就要努力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真正做一名让学生满意的教师!如何开凿一眼泉呢?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终身地学习,认真地去吸取与教学相关的各方面知识,并积极思考,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得到不断地成长。
教育是一项工作,更是项事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要像张思明老师那样"把教育工作不仅看成是事业,而且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断地想着它、念着它、琢磨它、感悟它、享受它",要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好每一项工作,就一定会体会到更多的幸福。
《用心做教育》读后感(三)
今天我要跟大家交流的是对《用心做教育》这本书的读后感。这本书真正引起我阅读的兴趣不是它跟我们从事的职业有关的书名,也不是作者的那些伟大头衔,真正让我走进这本书,是因为一次随手的翻阅看到的一段话,让我觉得很有趣。这段话是这样的:"一开始,我的工作很简单,哪里的课没有人上就让我去代。所以我先后代了两个星期历史,又代了一个月的语文,还教了一学期的物理。记得教物理时,正好是教怎样安装日光灯,为了教好这节课,我真正走访了很多电工师傅,自己做了一次又一次实验。上课时,我耐心地给学生讲解、示范。操作实验时,我让每个学生按照零件安装图的要求进行安装。可是,没想到课堂上却出现了令我哭笑不得的结果。当时的学生和我都没有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训练,一些学生根本看不懂电路图,直接把火线就拧在了日光灯灯座的木螺丝上,当我把灯管接上去,最后合上闸的时候,我正好被电机击中。一节实验课下来,我被电了好多次。"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忍不住的笑,直觉这个老师也太可爱,太有意思了,于是很想了解这个在一节课上被电击了很多次的老师他的成长、他的思想、他的教育。
这位老师也是本书的作者,他是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数学教师张思明老师。虽然他是一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获过许多杰出人物才能取得的奖项,却一直站在教育的第一线,这不能不让人从心底佩服他的敬业精神。
在他的书里,我能体会到他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是怎样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让学生感受数学鲜活、好玩儿,同时我又能感受到他做为一名数学教师又是怎样让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数学知识,怎样帮助学生赢得"好人生".
张老师说,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爱数学,我爱教学生数学。在做数学教师的日子里,"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吸引我去努力探求问题的答案,成为贯穿我的数学教育的一条主线。在我们目前的数学教学里,数学成了许多学生眼中的"陷阱".在很多学生眼里,数学的含意也许只有一个:那就是最难学的功课。在书里我还看到孩子写下的"数学是一些居心叵测的成年人为青年学生挖的陷阱"、"数学问题是一些仅仅出现在课本和试卷上的,让某些老师看着学生崴脚而感到窃喜的东西".这些酷似钱钟书的黑色幽默的话语可能开始会让我们数学教师觉得挺逗,但仔细一回味儿,就会感到一阵阵心酸,如果一个高明的数学教师只是一个针对学生"挖坑布雷、用心险恶的高手",那真不知是这位数学教师的得意还是悲哀。
到底我们应该给学生怎样的数学呢?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与能力的获得是永在的。通过数学所熏陶与培养的人才,在观察问题的全面性与深刻性、计划策略的主导性与严密性、处理方法的条理性与多样性等方面是独具特色的。因此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教学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的。新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正反应了上述要求,数学教学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模式更多地转变到"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创造、个性发展将受到更多的重视。数学教学将更重于培养、发展学生的广泛的数学能力。我想,当数学成为学生一项随手拈来、得心应手的能力的时候,那他才能从陷阱中爬出来,才能长出翅膀向天空飞翔。
我特别欣赏张老师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张老师说在"玩"中教数学、学数学是学生体验数学、喜欢上数学的好办法。这对于我们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让孩子看到的数学不仅仅是一张严肃的面孔。张老师在教学立体几何之前的假期,留给学生的作业就是做玩具。做柱、锥、台或由柱、锥、台组合而成的物体。结果开学后老师收到了学生们制作的许多漂亮的立体几何模型和手工纸模艺术品,如台灯、压力热水瓶、折纸魔星、长颈鹿、飞机、火箭、仿古花瓶、未来汽车等等。这让我想到,其实我们的作业可以不必那么机械,只停留在读读写写上,可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生活,动起来,玩儿起来。例如,我们年级在教学方向与位置一单元时就让学生回家设计动物园的平面图,孩子交上来的作业五花八门,可是却渗透了学生的智慧和快乐。
张老师在书中还写到,每年我都要组织学生到郊外的大自然中去玩,但我强调,玩不是无目的的疯玩、傻玩,要能够在玩中学到知识和技能。这让我想到我们二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利用周末组织学生到三圣乡、动物园等地开展亲子活动,后来学生还写成了一篇篇优美的作文,这不能不说我们学校的老师与大师级别的老师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这本书里,张老师还特别介绍了一个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感受到数学鲜活、好玩儿的办法,就是结合老师的微科研,在微科研中用数学,学数学。张老师写到:为了让学生们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形成科学探索精神,我们在教学中探索了让学生做"微科研"的办法,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指导学生做"微科研"强调用数学知识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这过程实际是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虽然是"微科研",但是其中的科研环节应尽量"仿真",选题、开题、查资料、建模、讨论、调查、论文写作、结题答辩,所有的过程都应让学生体验,师生是互助互动的伙伴,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学生的参谋、欣赏者、鼓舞者。张老师是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学生的自主性相对更大,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题研究。但是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选择性的借鉴这样的课题研究方法,让我们的学生参与到课题中来,把我们所做的微型课题变成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最后让我用作者的一段话做为我发言的结语吧。
没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爱,没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义,没有"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大志,岂有大教育家?孔夫子"颠沛流离,累累若丧家之犬"而不改其志,陶行知"脱下长衫"穿上草鞋,"与牛大哥做朋友",皆几十年如一日,始成教育家。
我想,也许不是每位老师都能成为教育家,但我们都是默默奉献爱的教育工作者。
- 守望教育读后感
-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 幸福与教育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