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品先生传记读后感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2-04-24 13:23:17 阅读:

  举重若轻话人生

  ――张孝品先生传记读后感

  周玉甫

  有幸成为张老传记的第一个读者,这是张老对我的信任。

  在我的印象中,张老身材不高,壮硕结实,耄耋之年,走路不摇不颤,花白的头发和眉毛,脸上总是透出平和而慈祥的微笑。之前,除了他是单位老职工的身份,我对他是一概不知。

  但是,当我读了他的传记,始觉他平凡中的不凡。他的经历多半有着父辈的沧桑,他的成就是一代人奋斗的缩影,他的多面人生折射出一名体育人对事业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从他身上,我读到更多的是责任和使命;作为晚辈,我们似乎做得实在太少――这或许就是我为张老写这篇文章的缘由吧。

  出生、童年与上海

  01

  1936年,张孝品出生于江苏海门农村的一户贫苦人家,兄妹7人,他排行第六。家无一寸土地,以租地交租为生。时运不济,日寇、国民党军队及流寇土匪、回乡团在这片土地上如蚂蜂肆虐,民不聊生。为求生机,他13岁就离家到上海谋生。离家的那天,为省盘缠,硬是走了几十里地,又不幸在客栈过夜时遇到劫匪,钱物被劫。幸好次日清晨登船时,因人小被人流推挤上了轮船,逃过了检票。

  来到上海后,繁华的都市只是开启了人生苦难的另一篇章,做学徒工需凌晨4点多就起床,烧火做饭、打扫卫生、搬运物件,犯了差错,免不了皮肉之苦。饭须到"客师"(技师的别称)吃完后才能吃,有残羹冷炙已属幸运;睡要到深夜11点后才可以在走廓上占个位置,又苦于蚊蚋袭扰,若遇风雨,更难入眠。由于劳累,白天有时要犯困,有一次在工作台上打瞌睡,一只手指被冲床刨走了。

  体育人生

  02

  苦难是人生的良药,因为苦难滋养了善良,留下了坚韧,也孕育了奋斗的信念。当新中国的曙光升起的时候,也照亮了一个漂泊少年前进的道路。张孝品参加了工会,在工会的帮助下到老闸区职工业余学校报名学文化,每周一三五晚上,整整四年,风雨无阻。后来考取了位于格致中学内的第25业余中学。

  1954年的一天,他听说南京东路慈淑大楼精武体育会分会在招健美班学员,他抱着既要强智也要强体的想法报名参加了培训班,师从费芳来,学习举重,从此开启了他的体育人生。

  工人到运动员

  在精武体育会举重班,张孝品的举重水平提高很快,不到两年,运动成绩已经达到一级运动员水平。1956年6月,在苏中举重友谊赛中,广东选手陈镜开打破了挺举133公斤的世界纪录,这大大激励了张孝品要在举重运动中干出一番事业的雄心。

  1958年8月,他从广东路五金厂选调进入上海市集训队,备战在西安举行的全国举重比赛。在西安的比赛中,他九次试举,成功七把,虽然没有取得好名次,但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得到了锻炼。随着"大跃进"的掀起,举重队也要大赶快上,人数骤增,目标是赶超世界。

  在高强度的训练环境中,又缺少必要的保护,一次训练中,80公斤的杠铃从后背部落在腰间,造成了腰椎损伤。后来,虽然一度重新出山,也达到了运动健将的标准,但运动水平的发展受到了瓶颈。1959年,新城区体委点将,点名要张孝品担任举重教练。于是,张孝品开始了教练生涯。

  开始教练生涯

  从工人到举重教练,这是张孝品人生的又一次转折。面对新的挑战,张孝品对未来充满了自信,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当时,举重队一无所有,全部家当都要自己想办法。没有器材,就从上海健身学院搬来小杠铃,从体育宫淘来了一副老式杠铃;没有举重台,就与北京路拆迁部门联系,要来一扇大门作为举重台;没有学生,就深入到学校,看体育课,选拔学生。张孝品知道自己的文化底子差,又拣起课本。

  为了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他利用晚间,先是到业余中学学俄语,还订了苏联体育报,借助词典,居然对苏联举重能够有个大致的了解。后来,中苏断交,张孝品又改学英语,从26个英文字母开始――这也为他后来担任举重国际裁判打下了基础。

  在他的调教下,新城区举重队是上海市举重队的中坚力量,曾先后输送了徐宝富、陈士荣、唐志强、冷高仑、黄建平、韩震宇、王海利、曹国臻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并在全国比赛中取得过优异的成绩。1964年市体委借调张孝品组建上海青年举重队参加全国比赛,取得4个冠军1个亚军。

  国际举联A级裁判

  除了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经历,张孝品还是国际举联的A级裁判。

  由于人缘好,精通举重项目,又懂一点英语,所以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张孝品担任检录员工作,主要职责是安排运动员出场介绍、通知运动员出场试举、报把重量、电脑安排试举顺序等工作,张孝品圆满完成了任务。

  不久,他报名参加中国第一批国际裁判,成为中国第一批8名举重国际裁判之一。后来,他又通过考试,顺利拿到了国际举联A级裁判证书。他先后参加了在日本、韩国、俄罗斯、南非等国际举联举办的A级比赛裁判工作,并体现了中国裁判员的良好素质。

  1997年,张孝品参加南非青年举重锦标赛的裁判工作,他担任6场比赛的执裁。在女子53kg比赛中,中国广东选手郭惠冰出场,第二次试举85kg成功后,将金牌稳稳收入囊中。按惯例,小郭将冲出88kg的世界青年纪录,但是,小郭的教练意外地申请93kg.由于语言不通,当值裁判无法沟通,不允许这个申请。在此紧要关头,张孝品马上向技术官员喊话:"no  youth .is word record".此时,裁判和竞赛秘书才恍然大悟,观众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郭惠冰在掌声中走向举重台,握杠、运气、发力,一气呵成,将93kg的杠铃举过头顶,新的世界纪录诞生,比赛大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体育收藏

  对于热爱事业的人来说,工作和生活往往难以两全,但张孝品却是例外,两相兼顾,相得益彰。

  张孝品喜欢体育收藏。他的藏品主要有二大类,一是体育文化类的,二是专项举重比赛相关物品。为了让自己的藏品发挥更大作用,他在虹口区收藏协会名家指导下,于2004年成立了张孝品体育文化收藏馆,旨在结交同道人士,传播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在他的收藏中有许多珍贵的藏品,如历届奥运会举重类纪念币;第43届世乒赛全套纪念币,因其中一枚混双纪念币因全部在国外发行,所以尤显尊贵。但是,随岁月流逝,年事增高,他明白人生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为了要为自己的藏品找到最妥当的归宿。

  3年前,中国举重博物馆在中国举重之乡广东石龙成立,举重博物馆知道他有不少举重方面的藏品,派出一个4人小组,2次赶往上海与张老接洽。第一次是慕名观摩,第二次是诚意征集。张老经过权衡,他觉得,自己的举重藏品由中国举重博物馆收藏,这是最好的选择,表示无条件接受。4位专家经过2天的整理、归类、造册、录像,共计藏品1026件。最后,博物馆负责人要张老开价,张老看着码得整整齐齐的藏品,眼中似有无限爱怜不舍却又有一种坚定决绝,"除了买来的钱币、邮票、纪念章、奖杯、奖章算钱,裁判服装、冠军签名封、比赛证件、比赛秩序册、专业书籍等权当奉送。"馆方一定要张老报个实价,张老说:"就5万吧,我把自己的爱物交给你们,不能全部用钱衡量啊。""太低了,我们是有价征集,不能让您嫁女儿还赔本啊!"结果,馆方主动提出加价到20万元。

  体育与工匠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中国品牌在世界上能够叫得响的实在太少了,主要是我们缺少"匠人".纵观张孝品个人传记,我觉得张老的传奇,还有一种"匠人精神"在。

  体育与工匠是二个行当,特点完全不同,泾渭分明,但张孝品却兼而有之,既有五金工匠的精细,又有大力士力拔千钧之豪迈。张孝品在五金厂有过6年学徒经历和12年的工,熟悉各类五金铸造,而正是这段经历,让他与体育发生了奇妙的姻缘。

  1980年代初,张孝品在体育场工作。当时体育界对体育场馆姓"体"还是姓"钱"有过大讨论。为了群众体育的需要,体育场领导召集职工开会,决定开溜冰场,并已购置了从广州买来的一批溜冰鞋。会上,张孝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批鞋子质量不过关,用不了一周,会变成废铁一堆。领导当然有些生气,但过了一周,张孝品的话变成了事实。这时,领导才关注到张孝品憨厚微笑中的真诚,非常诚恳地请教张孝品。张孝品不卖关子,谈了自己的想法:"我曾在新仙林溜冰场工作过,也有过10年五金工厂的经历,如果领导信任我,给我2个月的时间,我可以拿出质量过硬的产品!"于是,张孝品联系工厂做鞋底板、胶布轮子、钢珠、轴子及其它配件,又专门招聘了从工厂退休的技师,建起了馆办工厂。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产品质量大大优于广州货。恰逢全国体育场馆会议在上海召开,30多名到会代表一下子涌进溜冰鞋厂参观,当场有8个省份要订购溜冰鞋。张孝品一炮打响,当年年营业额达到30多万元,张孝品也成为体育系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来,上海制造溜冰鞋的厂家多达11家,张孝品又开辟新战场,主要业务是各类奖杯的制作和复制。当然,这项工作的工艺要求非常高,许多修复工作都是张孝品亲自出马。

  大约是97年的时候,为配合成都举办世界级体育赛事,四川博物馆特地从国家体育总局借了一批奖杯展出,但四川博物馆被梁上君子光顾,奖杯或破或损或严重变形。四川方面心急如焚,派员乘飞机紧急求助。经过张孝品的精心修复,中国女排夺得奥运会的奖杯完好如初,时任四川女排主教练的邓若曾对张孝品的修复技术赞不绝口。

  有分寸守底线

  张孝品是个爱认死理的人,认准的事情一定会干到底,但他做事有分寸守底线,审时度势,机敏过人。当时有上凌冰箱明星厂长因受贿7000元而锒铛入狱,当时也有人武断推测,张孝品肯定也有"花头",于是上面派人,上上下下查,几近掘地三尺,但结论是帐目清楚,没有贪污受贿证据!

  传记中的情怀

  03

  在张老的传记中,我还读到了一种情怀,那便是中国老一辈体育人对体育事业的忠诚、热爱和无私奉献。

  与力士牌举重器的不解之缘

  作为体育人,张老对体育,特别是举重项目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有一篇《我与力士牌举重器的不解之缘》,介绍了张老的一段特殊经历。1964年,全国举重比赛在上海举行,国家体委确定比赛用杠铃为天津春合厂的产品,上海只负责裁判灯、电动计分牌和体重称。张孝品向国家体委游说,将上体一厂的"力士"牌举重杠铃作为备用产品,并要求上体一厂尽可能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备不时之需。事实证明,这个决断非常英明。比赛第一天,天津春合厂的杠铃发生弯曲变形的情况,而"力士"牌适时登场,力挽狂澜。从此,上海"力士"牌杠铃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国际举联比赛使用的A级产品。但文革开始,全国掀起乒乓球运动热潮,举重项目下马,上体一厂也被合并,"力士"牌杠铃从此销声匿迹。

  力士牌举重器登上奥运会舞台

  2001年7月,北京取得了奥运会举办权,作为老体育人的张孝品喜上眉梢,但觉得自己有一件大事没有完成。于是,欣然提笔,给上海红双喜(上体一厂的前身)的楼世和副总经理写信,要求红双喜公司恢复生产"力士"牌杠铃,并希望"力士"牌杠铃能够在北京奥运会举重台亮相。楼副总接信后,非常重视,马上召集技术人员开会,并在三天后,邀请张老列席会议。会上,张老细述"力士"牌杠铃的辉煌历史,以及上海制造的优势,同时强调中国作为举重强国、举重大国的产品需求前景,与会人员大家都被这个古希老者的一腔热血所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要重塑体育品牌,让奥运会成为展示中国品牌的舞台。经过红双喜公司的技术攻关,上海生产的"红双喜"牌举重器材得到国际A级产品证书,2008年顺利登上了北京奥运会举重舞台。当人们惊叹于中国在举重项目上取得8金1银的优异成绩时,有一个老人却把"红双喜"牌杠铃有些单调枯燥的铿锵声音当作是最美的交响乐来欣赏。

  思考与探索

  04

  张老今年已是八十有二,他自称是"80后",二年前进入静安区老年大学,报的是写作班。现在二年不到,好几篇文章已在报章上发表,传记也将结集付印。 但愿,张老的文章能被更多的人读到;但愿,他的故事、他的精神,能够唤起我们对生活本真的思考和探索。

  美是沿途的风景

  也是心灵展开的旅程

  爱在你的视线里

  你在同行者的航程中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