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有感:活尽不凡
活尽不凡
――读《活着》有感
CMU临床一系学生会
活着,短短两个字,便赋予人最大的勇气, 正如余华所说:“这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 是来自于进攻,而是一种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或许,忍受和苦难造就了活着。
故事讲述了在内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的大时代背景下,主人公福贵经历了年少阔绰、家道败落、战争的离乱、丧妻失子,最后仅剩下一头老牛与他相依为命。他知道自己的日子也不长了, 谁知一过又是好些年,他庆幸这些他最爱的人都是他亲手埋的,他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 所以与其说《活着》叙写了福贵悲剧的一生,不如说讲述了福贵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故事中,没有正派和反派,没有好人和坏人,有的只是一群在兵荒马乱、鱼肉百姓、人言可畏的时代里求得一家安稳的可怜人。读到有庆死去,我好似也同主人公一样经历了这剜心的痛,小小的孩子, 每日赤着脚跑着十几公里去上学,只为能够不把鞋磨破,每日割草一天三顿喂养羊羔,只为能够贴补家用不让父亲把姐姐送人,学校里的校长难产,争着抢着去献血,却不曾想再也没能回来。都说万恶的旧社会吃人,这活泼善良、懂事可爱的有庆就是被这旧社会生吞活剥的,任谁听了都心疼唏嘘。
小说从这一个人、一家人身上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穿越了六十年的历史,这六十年打上了为个人生活,为变化的政治身份而斗争的烙印,书中有关于解放战争各种关乎生死的恐惧图景,也有田园生活里人们朴实简单的幸福追求,和乡村中因着时代的变革和人们的愚昧而引起的骚乱,但是,这本书教会了我们如何生活,尤其是在困境中如何求生,它描绘了二十世纪中国的惨淡生活,是对于那个无限匮乏的年代的赞歌,虽然福贵有着种种恶行,但是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他还是学会了如何生活。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便与福贵同甘共苦,当好运垂顾他时,我会欣然微笑,当他遭受厄运打击时,我又会黯然落泪。福贵的命运仿佛神话悲剧一般不可违抗,在我的视角里不断苦煞着,但是作者又给予我们读者一丝安慰:活着的意志,是他唯一没被夺走之物。福贵的一生可谓是窄如手掌,可如今我读起来,却深感他带给我们的生命又宽若大地。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全世界。很显然,余华他做到了, 他笔下的那个世界是那么的真实,真实的可以看清福贵裤管上的泥巴,可以听见家珍得了软骨病后深夜把自己的衣服拆了为丈夫儿女赶做衣裳的声响。蜂拥而来的真实几乎都在诉说着丑恶和阴险, 怪就怪在这里,为什么丑恶的事物总是在身边,而美好的事物却远在海角,人的友爱和同情往往只是作为情绪到来,而相反的事实则是伸手就可触及。好在,整本书,余华告诉我们,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所活着。
书中结尾写道,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活着,大抵就是这样,悲情中夹杂着温馨、希望,可是却又坚强地、麻木地带着往日记忆活着,偶尔回忆过去,仿佛看别人故事一般, 看看命运和我们自己究竟谁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文章/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