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干校六记》有感:那年那事那人
那年那事那人
――读《干校六记》有感
孙珊 涡轮院琼林书社
"干校两年多的生活是在这个批判斗争的气氛中度过的,按照农活、造房、搬家等等需要,搞运动的节奏一会子加紧,一会子放松,但仿佛间歇疟,疾病始终缠住身体。记闲、记劳,记这,记那,都不过是这个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在钱钟书先生的小引下,开始了《干校六记》的阅读之旅。被杨先生笔中的世界包围充斥,浸润,然后融化。
《干校六记》主要讲述了1970-1972年钱老夫妇下放河南干校时所经历的一系列生活琐碎小事,开辟菜园挖井之辛劳、驻守菜园之闲情逸致、"小趋"之乐、冒险之幸。杨老的文字朴实无华,就像一位老朋友跟你促膝长谈,娓娓道来。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像杨老这样的知识分子也得自己种菜养猪、造屋凿井。大暑天,清晨三点钟空着肚子就下地劳作。凿井又累又脏,杨先生打趣说:"平时总觉得污泥很脏,痰涕屎尿什么都有;可是把脚踩进污泥,和它亲近了,也就只觉得滑腻而不嫌其脏".那个年代小孩拉了粑粑在床上用手纸都是浪费的,直接招呼小狗来舔干净炕和屁股才会主流。面对老乡的偷菜,她追上去也只是尽一个看守员的职责,实际上它觉得这些菜让老乡拿回去吃了也挺好。对于屡见不鲜的偷菜现象,杨老在书中并没有进行过多辛辣的批判,而是表现了对当地穷苦人民的同情、理解与宽容。
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干校的经历,让钱先生和杨先生有了又一次恋爱的机会。夫妇俩在干校分属不同的部门,见面机会较少。时空距离给思念以养分。杨先生驻守菜地的时候,钱钟书就远远隔着小溪与杨先生说上一两句话。有时小溪干涸,杨先生就一跃而过,这样夫妻俩可在菜园相会,远胜于旧小说、戏剧里后花园私相约会的情人了。
杨先生通过一件件小事展现了在文革期间,中国这一代知识分子下放时的苦中作乐、同志友谊和夫妻亲人之情,让人感动的同时也忍俊不禁,感到别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