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鹿鼎记》读后感
读《鹿鼎记》有感
张玉娇
《鹿鼎记》是金庸老先生的最后一部作品,也可谓是在其诸多作品中最为奇特的一部作品。
老先生的作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无一不是热血激昂、豪情四海的大侠武风,爱,在爱恨情仇交织、风发意气的江湖中肆意驰骋。就像那些大侠们一样,敢爱敢恨,随他们快意恩仇、挥洒着色彩斑斓的武侠人生。
而《鹿鼎记》却让我感觉到了一种与其他作品大径相庭的文风。或许我是少年人,便会更多的欢喜那些侠气与风骨,认为大丈夫当如是,然而我已逐步、小心翼翼的探出象牙塔之外,一窥这世界的究竟,虽只有一隅,也足够我感慨这世间。
在经历了个人的成长、遇上了很多的不明就里与是非曲折之后,我接近了韦小宝的轨道,上天作为礼物,在我彷徨消沉又百无聊赖之际将之悄然送至案前。
韦小宝可以说是诸多武侠小说里最奇特的一个角色,与那些古道热肠的大侠们有所不同,韦小宝生于妓院,长于市井,不识孔孟,不知礼仪,然而,他却最终做成了正人君子的大侠、满肚经纶的才子们无法做成的事情。
特殊的生活背景与奇特的际遇,都成为他得以成就一番事业不可或缺的条件:因为他生长于市井,没有知识,传统的礼义廉耻对他的影响不深,偷蒙拐骗、吃喝嫖赌、阿谀奉承等不良习性习以为常。
这样的性格使其行事不稳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再加上善于见风使舵、机灵狡猾,于是韦小宝在江湖和官场上都来去自如、游刃有余。
另一方面,他对朋友极讲义气,甚至为朋友担风险、丢官职都在所不惜。这两种矛盾的性格却在韦小宝身上得到了高度统一,并最终使他这样"一个典型的市井泼皮,却成了天下最吃得开的人物".
图片1.png
可是这样一个天下最吃的开的人物,最终还是和小玄子生分了。这是让我感到最难受的部分。金庸老先生在书中叹到:"在江湖上,也许他是老手行家;在政治中,他却不过是初生牛犊。"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小桂子战战兢兢跪在厅内,小玄子向门外走去,心想着‘这小子对我还算忠心’。"这句话冒出的时候,不知他想不想哭,反正我鼻子酸了。面前的两个少年站在各自的蒲草上,湍急的溪流把他们隔开。
在韦小宝的概念中,从没有"忠"和"善",只有义气。对陈近南类似父亲那样的敬爱,对小玄子像唯一的兄弟那样保护,对阿珂不顾危险地追逐。他是个聪明狡猾的人,但每每让自己跌入险境,几乎都是为了义气,因为每次与此相关的问题发生时,他都撇除了自私的理性,毫不顾忌地把自己投入漩涡当中。
所以明还是清,与他都毫不发生联系,他只是个生活在高层权力中心的投机分子小混混,依靠坑蒙拐骗步步高升。然而仔细想来,他只有对陈近南和康熙是几乎没有使过他撒谎的绝技的,有的顶多是瞒着。
他舍身保护康熙有三次。他那三次挡刀抗箭不是为了表现忠勇而保护康熙,是豁出命来让自己唯一的兄弟小玄子不死。但小玄子却不再对小桂子敞开心怀,他开始思考小桂子是否忠于自己,试探着他对自己说了多少实话,小玄子最终还是玄烨,他的的确确是"寡人".
难听的说,《鹿鼎记》可以算是一部"厚黑学".通过韦小宝的所见所闻,将社会中的现实赤裸裸的扒光展现在众人面前。
天地会都是英雄好汉,这没错,可他们也足够愚昧无知,不精心策划一番便无头无脑的去劫法场。
康熙宽容仁爱,这也没错,可他毕竟是君主,最终还是猜忌了与自己一起偷糕点吃的小桂子。
阿珂纵然漂亮,却实在是没脑子,郑克 已三番五次流露出自己是个贪生怕死的小人,却喜欢他那张小白脸不顾一切的跟随。
但若当有朝一日,
所有的英雄梦想,
不得不在现实面前跪下,
我只希望,
心中仍然存有一席之地,
住着那个不谙世事的小玄子。
愿你走过战场,
归来仍是少年。
撰稿人:控制学院16级 张玉娇